“扑朔迷离织女星”等4则

扑朔迷离织女星

  

  织女星是北半球可见的第二亮的恒星,它被天文学家用作确定其他恒星亮度的标准。依赖其光谱,织女星的亮度得到准确认定,还把其亮度与能量的关系联系了起来。但是,根据这种比较得出的结论一直存在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从极向视角看织女星是一颗扭曲的、高速旋转的恒星。

  现在,美国斯托尼布鲁克大学的彼得森及其合作者报告说,织女星的确在高速旋转,而且也几乎是在极向视线上的。这个观点解决了以前的一些问题,但是既产生了织女星年龄的不确定性,又提出了一个可能性:织女星的尘埃带可能比过去认为的古老得多。

  摘自《自然》

  2006年4月13日

  

  肥胖和遗传有关?

  

  肥胖视为部分可遗传,但是,要确认具体的相关基因却很困难,很可能是因为基因的数量庞大而每一个体仅能发挥很小的作用。

  最近,美国波士顿大学的赫伯特及其合作者扫描了一组很有特色的、有遗传标志的患者的基因组,有86000多种遗传多态性。在这些遗传标志中有一个与肥胖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有联系。在对包括成人和儿童的完全独立的5组人群追踪研究中,有4组存在这种联系。多态性位于参与球状脂肪新陈代谢的一种基因的上游,并潜在地影响球状脂肪的新陈代谢。研究者认为,普通遗传多态性是肥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摘自《科学》

  2006年4月14日

  

  疯牛病和痴呆症的真正起因

  

  过去认为,异常朊病毒(即正常脑蛋白的畸形态)触发疾病是通过食物或伤口进入生物体后启动连锁反应,使生物自身的朊病毒转变成有害的朊病毒。它们繁殖并阻塞大脑,因而是致命的。吃下的受污染食物中的朊病毒未经消化就从消化道管壁进入被称为派氏结的特殊淋巴组织,它们在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之前就在那里大量繁殖。

  英国兽医实验研究机构的马丁·杰弗里及其团队对50只绵羊进行研究分析后却有了新发现。这是一个能颠覆诸如疯牛病和早老性痴呆症等疾病起因的传统观念的新发现。对绵羊进行试验后提出的新观念是,异常朊病毒可能不是传染物质,而是“朊病毒症”的后果。

  摘自《新科学家》

  2006年4月15日

  

  让黑暗的冬天变明亮

  

  奥地利的拉滕贝格镇以玻璃吹塑闻名,然而,从晚秋到仲冬,这里却没有阳光光顾。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不过,等日光反射装置这种旋转巨型镜建好后,居民们将能看到阳光了。

  奥地利蒂罗尔的巴滕巴赫照明实验室计划从今年8月开始建造这种日光反射装置。计划成功后是否能带来巨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还有其他约60个阿尔卑斯山下的小镇也面临类似的阴暗,因此日光反射装置可能变得更普及。便宜的日光反射装置也许还会削减办公室照明的开销因为反射的阳光可以为专门的太阳能灯供能,并有望每天使用太阳能。

  摘自《科学美国人》

  2006年4月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