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递

为什么会有清凉感?

  

  夏日炎炎,吃一根雪糕或含一块薄荷糖,都能给人清凉的感觉。科学家最近在分子水平上找到了这种清凉感的根源——种特殊的受体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名叫TRPM8,科学家已经证实它在实验鼠体内起着能感知温度降低的作用,还能感知薄荷中的清凉物质一薄荷醇的存在。科学家认为,人体内的这种蛋白质有类似作用。而缺乏TRPM8蛋白质的实验鼠失去了对凉爽温度和薄荷醇的大部分感知力。

  

  环境刺激法可缓解智障症状

  

  荷兰科学家最近发现,将有类似智障症状的实验鼠放置在信号刺激较强的环境里,可使其神经细胞功能增强。如果这一方法对人也有效果,将可用于治疗某些智力障碍疾病。在人类智力障碍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称为“脆弱x染色体症候群”,患者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存在缺陷,导致学习和记忆能力低下、面对陌生人时感到焦虑等。

  

  史前一种巨大植物可能是菌类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称,一种在约3.5亿年前灭绝的巨大植物可能是一种像蘑菇的菌类。科学家早在1859年就分别在加拿大和中东地区发现了这种植物的化石。这种植物被认为广泛分布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地球上,有着高达6米以上的像树干一样的“身躯”。研究小组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将这种植物化石的碳同位素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化石的碳同位素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更符合菌类的特征。

  

  用木屑制取生物燃料

  

  美国科研人员开发出用木屑制取生物燃料的技术。科研人员把干燥后的木屑进行无氧高温分解,而后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最终生成新型生物燃料。将这种生物燃料与柴油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成为传统发动机的燃料。虽然过去科学家也能从木材中提取燃料,新方法则比较简易,且效率高、成本低。

  

  肉毒杆菌基因组测序成功

  

  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对肉毒杆菌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肉毒杆菌可产生致命毒素,因此破译它的基因组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种特殊细菌。通常情况下,肉毒杆菌都处于休眠孢子状态,或者在土壤里的动物腐尸中“谋生”。它会伺机而动,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外部伤口,进入活体动物体内,引发宿主中毒甚至致命。肉毒杆菌本分泌的致命毒素可以破坏神经功能,因此在医学领域用于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美容领域还用它来除皱。

  

  操控基因让实验鼠变“聪明”

  

  美国研究人员“关闭”实验鼠体内一种与阿尔茨海默氏症有关的基因后,实验鼠会变得更“聪明”。这一发现被认为有助于人类研发新型药物或治疗方法,治疗记忆力疾病。研究人员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一种其体内Cdk5基因可被操控的实验鼠。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Cdk5基因被“关闭”的实验鼠的环境适应能力高于普通同类,也就是智力高于普通同类。

  

  从地下“听”地面声音

  

  在3000多米深的地下“听”地面声音,这可能吗?可能。俄罗斯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地下深处的高灵敏度探测仪,对地面一家采矿冶金企业的工作规律进行了准确“监听”。在俄西北部的科拉半岛上有一口深层科研钻井,为了研究地壳深处高频声波的特点,俄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在这座钻井内距地面3050米处安装了一个灵敏度很高的磁致伸缩检波器。经过数年的不间断探测和记录,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他们记录下的一部分声波变化能准确反映出当地一家采矿冶金企业的工作规律。

  

  4种基因与乳腺癌有关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妇女体内的4种基因发生变异可导致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研究显示,这些基因参与着控制细胞生长及信号传导的过程。由于对这4种基因仍不熟悉,科学家们尚需进一步研究。遗传学和癌症学专家普遍认为,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激素分泌有关的基因;另一类是决定细胞自我修复能力的基因。而瑞典科学家新发现的4种基因不属于上述两类。

  

  血液炎症可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

  

  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发现,血液有炎症迹象的人,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研究人员共选取了691名平均年龄为79岁的健康人,通过血液检测确定其血液是否有炎症迹象。随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历时7年的跟踪观察。这期间,共有44人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人员检测了被调查者血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发现,血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最高的一组比最低一组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危险要高两倍多。

  

  巨行星中的“流浪人口”

  

  太阳系行星绕着太阳有规律地运转,这在行星界也许只是特例。根据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一项新理论,银河系里可能充满了在星际间流浪的巨行星,其数量超过绕恒星运转的巨行星。这些流浪巨行星是被幼年恒星系统抛射出来的,它们的存在有可能解释一个长久以来的谜:迄今发现的太阳系外巨行星绕其恒星运转的轨道大都是很扁的椭圆,不像太阳系巨行星如木星那样有着近乎完美圆形的公转轨道。

  

  大量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新法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大量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方法,这一成果有望应用于未来的干细胞研究。与培养实验鼠胚胎干细胞相比,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技术难度较大。日本研究人员对40多种物质进行了筛选,找到了一种能够促使人体胚胎干细胞“自杀”的酶“ROCK”。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抑制“ROCK”发挥作用,这使人体胚胎干细胞成活率大幅提高。

  

  红矮星附近可能有地外生命

  

  美国天文学家最近提出,围绕红矮星运转的行星,可能很适合孕育生命。由于宇宙中大多数恒星是红矮星,地外生命存在的机会可能比人们原先认为的大得多。红矮星是一类质量小、表面温度低、颜色发红的恒星,质量通常不足太阳的三分之一。红矮星上的核聚变很缓慢,这使它们的寿命非常长,可以保持几十亿年甚至更长久的稳定状态,这对周围行星上的生命发展是有利的。与之相比,太阳大约只能支持地球生命15亿年,此后将膨胀变成红巨星,把地球烤焦并吞噬。

  

  美制成类似壁虎脚底的黏合材料

  

  壁虎能在光滑的墙面行走自如,因此制造出像壁虎脚底一样具有神奇黏合力的材料一直是某些专家的夙愿。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研制出一种黏合材料,据称比壁虎脚底还要“黏”。壁虎的脚底有数十万根极其微小的细毛,“飞檐走壁”时壁虎就是靠这些细毛与物体表面分子产生的黏合作用,在停下时可强劲黏合,抬腿欲走时可轻松分开。

  

  日本开发出高效便捷的酶催化剂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溶于油但不溶于水的酶。利用这种人造酶可实现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高效分离。研究人员在水溶性酶“P 450”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这种新型酶。在上层是油、下层是水的溶剂中,新研制的酶和原料物质在油层反应,完成催化作用的酶停留在油中,而不溶于油的生成物会沉入水中并被溶解,省去了人工分离生成物和酶的工序。

  

  文稿 彭 文

  责任编辑 庞 云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