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鼠灾需要智慧

中国的洞庭湖区人与鼠的搏奕以人的胜利暂告一段落,但是,潜在的危机仍然让人惴惴不安。在数以亿计、浩浩荡荡的鼠群面前,人们致胜的武器只剩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毒药。据估计,此次洞庭湖区灭鼠,官方和民间投放的毒剂不下10吨。

  其实,这怪不得当地人,在试用了棍棒、渔网、塑料薄膜、陷阱、捕鼠夹、火攻、防鼠墙等种种手段(更不用说猫狗之类了)都败下阵来后,人们也只能用毒药了。

  毒药灭鼠后最直接的后果是二次毒杀或后续毒杀。其他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人类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伤害。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所描写的灾难将会悄悄地重现。上个世纪的上半叶,由于大规模使用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动植物受到了一次、二次和后续毒杀,欧美的大地上鸟语花香减少,听不到燕子的呢喃、麻雀的啁啾,甚至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杀虫剂而灭绝。

  人鼠大战后的洞庭湖地区,尽管毒杀老鼠的不是早就被禁用的“毒鼠强”,而是目前被认为最安全的敌鼠钠盐粉剂和鼠克星水剂,但其后遗的毒杀效果已经呈现。村民们发现,家里养的猫和狗因为吃了毒老鼠也同归于尽。滨湖村村里1000多只猫所剩无几。毒杀老鼠后,另一个直接遗患是疾病的传播。毒杀的老鼠若没有及时地被全部深埋,就会为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等十分凶险的疾病的爆发和传播提供了可能。

  对付鼠灾,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毒药只能是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更不是永续之策。

  人与鼠的关系并非是你死我活。老鼠处在进化的顶端,甚至比人还进化得早,靠毒杀这样的暴力虽然一时有效,但直到今天都没有起到过一劳永逸的作用。因为,老鼠会产生抗药性、会产生警戒防范力,并把这种能力遗传下去。因此早在1995年6月于巴黎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老鼠会议上,与会代表和专家就获得了共识。老鼠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要想从地球上彻底消灭它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与它们和平共处,尽量减少它们造成的危害。限制它们的办法不是毒杀,而是要用生态平衡中相生相克的方法来制约它们。

  猫头鹰、蛇、猫和黄鼠狼等动物是老鼠的天敌,因此要让它们获得广泛的生存空间。不能人为地危害和杀灭它们,比如不能因满足口胃之欲而饕餮食用它们,更不能去人为地毒杀这些老鼠的天敌,因为能毒杀老鼠的药也必然会毒死老鼠的天敌。这次洞庭湖区农民家中养的猫狗大量死去,就已经是一个警示。

  控制鼠害,用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才能达到人类与鼠的共生共存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生物控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更需要人们有科学的观念和行为。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