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狂想

9月26日Fl大奖赛将第一次在我国举行,上海为此建立了目前最先进的F1赛车场。程丛夫与麦克拉伦车队签约,即将参加雷诺方程式;江腾一和陈少权也参加了德国大众方程式的比赛。一下子,F1与中国的距离从“十万八千里”变成了“近在眼前”。

  

  超级车手

  

  在我们看来F1似乎高不可攀,要成为F1车手,难度更大。驾驶一级方程式赛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高速运动下,F1赛车的过弯时会产生高达4个G的重力加速度,用他们的话来说“内脏要从嘴里喷出来。”因此F1的驾驶员必须是世界上最强壮的运动员,通常一场比赛车手必须换挡2500次,平均2秒钟要换挡1次,车手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过弯时的4个G,让车手的重量变成4倍,身体或许还有安全带可固定,但头部就需要极强壮的颈部肌肉才能支撑。而一场比赛下来,车手会脱水3.5~4千克,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已出现休克。一场F1所花的体力和踢一场世界杯足球赛或打一场NBA篮球赛相当。

  除此之外,一名一流的赛车手要具备一流的心肺能力、耐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一般一级方程式车手的体型都比较小,因为他们所坐的赛车要求尽可能的节省空间给其他零件。所以像伍滋(班尼顿车队)的体型属于另类。当他要求车队减轻赛车重量时,诸多媒体暗笑说应该从自己开始。

  每一位车手在跻身Fl大赛前,都必须经过多个级次的选拔,例如小型车赛、三级方程式(F1)车赛等等,堪称过五关、斩六将,而要成为世界冠军,更非易事。根据FISA的有关规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资格驾驶世界F1赛车的车手不超过100名,所有驾驶F1赛车的选手,都必须持有FISA签发的“超级驾驶执照”。只有少数的优秀车手有资格参加决赛。

  

  Fl的“登天之梯”

  

  成为一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站在世界赛车体育的最高峰是每一位车手所共有的梦想。绝大多数的F1赛车手都是从卡丁车起步。卡丁车的外观近似“玩具”,然而,卡丁车赛却成为无数F1世界冠军的摇篮。卡丁车的比赛分为各种年龄级别,即使成年后,一样也能参赛。F1现役车手中,每个人都拿过自己国家或者是大洲级别的卡丁车赛冠军。在这个“玩具”上,车手们磨炼了自己最初的技艺;在这个“玩具”上,车手们朝着真正的赛车迈出了第一步。

  1972年在德国科尔蓬,罗尔夫·舒马赫为自己4岁的大儿子迈克尔亲手建造了一辆卡丁车,几年后便带着他去参赛。可是,德国卡丁车锦标赛的年龄限制是l4岁,不到10岁的迈克尔只能到附近的卢森堡参赛。1984年,当这个孩子拿到在德国参赛的资格后,他一举夺得当年的德国卡丁车冠军。如今,迈克尔·舒马赫已经成为F1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可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第一个冠军,直到今天,他还经常出现在卡丁车赛场上。

  一般情况下,车手要从卡丁车比赛升级到F3和F3000,经过F3和F3000的陶冶车手才能与F1更加贴近。F3赛车和F1赛车相比,外形已经没有太大差别,只有性能的高低之分。F3赛道比F1要短,速度要更快。F3比赛是分国别举行的,一个车手如果在F3获得了很好成绩,职业赛车手的未来将向他展开。正如前世界冠军塞纳所说:“进入F3,F1就在你的视野里。”

  从F3直接进入Fl的车手很多,但是大部分车手仍然要经过F3000的考验,因为这个程序是真正的“Fl官方晋级程序”。从比赛名称上看,从Fl升级到F3000多少有些令人奇怪,其实,FIA也想改变这种让人莫名其妙的命名方式,决定把F3000改称为F2,但由于F3000的历史几乎和F1一样长,这种称谓上的传统一时还难以变化。

  跳过F3000直接成为F1车手的有两个人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5次世界冠军舒马赫。1990—1991年,舒马赫从F3“改道”怯参加房车赛。当时许多人认为,没有经过F3000的陶冶,舒马赫很难成为F1车手,但事实证明他们大错特错。另一个人则是“未来的冠军”莱科宁。“芬兰新飞人”甚至连F3都没有参加,就被索伯车队直接从雷诺方程式提拔起来。这种“跳级”在F1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向莱科宁颁发F1车手“超级驾照”的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则受到了强大压力。而事实再次证明“惯性思维”的僵化,莱科宁在自己参加的第一场F1比赛里就得到了积分,如今更成为F1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塞纳狂飙突进的身影渐行渐远

  

  提到F1车手就不得不说说前车王塞纳。埃尔顿-塞纳(Aryton Senna)以其勇敢、智慧,奔驰在赛场上10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当代世界最优秀的赛车手,被誉为“赛车王子”。塞纳对于赛车的感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赛车已然与他的身体结合为一。在一次赛前练习后,塞纳对工作人员说“赛车的两个前轮大小不一样。”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密测量的确如塞纳所说,两个轮子大小相差l毫米。

  1994年5月1日14点18分,F1圣马力诺大奖赛伊莫拉赛道第七圈tamburello弯道,时速300千米的FWl6突然间脱离了既定轨道,在一声沉重的巨响中撞击在混凝土护墙上支离瓦解,那个黄绿色的头盔无神地垂落一旁,鲜血在狭窄的单座车舱里急速蔓延,塞纳就这样离开了赛车和赛道,他没有输给任何对手。

  塞纳之死却使F1比赛安全性提高,避免了如今叱咤赛场的车手遭受和塞纳同样的命运。首先,塞纳死后,车手肩部以上的安全带的宽度从2厘米增加到3厘米。虽然只有一个厘米之差,但受伤概率却因此降低了1/3!第二,增设了颈部保护装置。这个装置里填充的是一种“异形泡沫”,撞车时会缩变成圆形小颗粒。颈部保护装置被安装在车手座舱里,仅75厘米厚,却能把车手头部在发生车祸时遭受的冲击力降低一半!另外还有,赛车座舱的加宽,增设座舱护板,严格安全性能测试程序,本赛季又增加了可以配在车手身上的活动头颈保护装置(HANS)等措施同时也提高了F1赛车的安全性。

  自1994年5月1日塞纳在伊莫拉赛道丧生后,10年中再没有一位车手在赛道上丧生。在F1运动的早期和中期,车手因车祸而非自然死亡的比例极大。特别20世纪是50年代,有45名F1车手死于车祸。这其中包括1958年的世界冠军英国人郝特恩,1 956年的世界亚军英国人彼德科林斯,1957年的世界亚军意大利人莫索等F1早期的风云人物。到六七十年代,这种趋势仍保持着上升趋势,共有56名车手在各种事故中丧生。进入80年代后,车手的安全成为F1运动能否生存下去的命脉,没有人希望看到比颁奖仪式更多的车手葬礼,结果还有9名车手在车祸中丧生。进入90年代,只有塞纳一人在车祸中丧生,但他的事故比之前所有人的影响力总和还要大得多。Fl一时间成为比拳击还可怕、还残忍的竞技项目,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Fl根本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所幸,在那之后,国际汽联采取了能够想到的所有措施来保证车手安全,虽然赛道上仍在发生严重的碰撞事件,但再没有车手丧生。客观地说,如果哈基宁1996年的车祸和舒马赫1999年的银石撞车发生在以前,我们很可能就会失去这两位伟大的世界冠军了。

  

  F1的诞生

  

  如此让世人疯狂的Fl的英文名字是:“F0rmula l”。Formula被译为方程式,其实真正含义是“规定”,也就是对赛车的基本概念用比赛规则进行规定,按比赛规则制造出的单纯的比赛用车……。

  从1894年首次汽车比赛到1904年间,没有出现“方程式”一词。当时的汽车比赛规则很简单,只是按燃烧方法(汽油机与蒸汽机)、座位数来分组比赛。而且每个国家及汽车俱乐部都可组织汽车比赛,各自使用自己的一套规则,因此不可能举行国际性汽车赛事。

  当时最有影响的一些汽车俱乐部为了保持汽车赛事的繁荣局面,决定成立一个国际组织,由它提出通行的规则,适用于全世界的汽车比赛。1904年6月20日,由法国、英国、德国和比利时几个欧洲国家发起的国际汽车联合会(FISA, 简称国际汽联)便应运而生,现在总部在设瑞士。

  所谓“方程式”赛车是按照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SA)规定标准制造的赛车。这些标准对“方程式”赛车的车长、车宽、车重、发动机的功率、排量、是否用增压器以及轮胎的尺寸等技术参数都作了严格的规定。简而言之,就是轮胎裸露在外(openwheel)的单座席(monopost)比赛用车。目前的“方程式”限定是发动机气缸总容积为3升、禁用增压器、最小车重600千克(包括车手及他的比赛装备)。

  “一级方程式”一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1999年的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比赛规定,赛车最大宽度为180cm。前轮的突出悬挂系统(overhang)与前轮中心距离在120cm以内,后轮的突出悬挂系统与后轮中心距离在50cm以内。引擎要求为自然吸气、最大排气量为3000CC的4冲程(stroke)、12气缸以内。该类引擎的最大马力没有正式发表,据估计应在750~800马力之间。在方程式赛车的家族中,一级方程式赛车是该类比赛的最高峰。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也称为“F 1格兰披治(Grand Prix)大赛”,法语中Grand Prix的意思为大奖。FISA举办的第一场一级方程式大奖赛——世界锦标赛于1950年5月13日在英国银石赛场举行。

  赛车这项运动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危险最大的体育活动之一,但仍然有那么多的车迷狂热地喜爱这项运动,有那么多的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过说到底应该还是归于人希望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愿望。其实有时人们的一些举动乍看起来甚至有点“疯狂”,比如有人潜入海里几十英尺,有人在0℃的海洋里游泳,有人顶风冒雪冻伤手脚只是为了在雪山顶上站一下……然而就是这些疯狂的举动让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认识。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