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光环下的OPCW

万众瞩目的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尘埃落定,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英文简称OPCW)最终夺得殊荣。OPCW从幕后走上前台,是因为它在当前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美俄的斡旋和联合国的协助下,OPCW有望在2014年7月前彻底销毁阿萨德政府的化学武器,避免内战进一步升级。历经16年的发展,从鲜为人知到家喻户晓,OPCW见证了人类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也折射出国际政治中各方势力的尖锐交锋。

  短暂而卓越的发展史

  OPCW是在1997年5月23日举行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缔约国大会第一届会议上成立的,总部位于荷兰海牙。该组织意在实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确保公约的各项规定、包括对公约遵守情况进行核查的规定得到执行,并为各缔约国提供一个进行协商与合作的论坛。

  根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缔约国不得开始或继续研发、生产、获取、扩散或使用化学武器。从1997年生效以来,公约已经获得了189个国家的批准。在这189个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印度、伊拉克、利比亚、俄罗斯、美国和韩国)声称具有化学武器,其中就包括芥子气、沙林毒气和维埃克斯(VX)毒气。今天,OPCW的非缔约国只剩下北朝鲜、索马里、埃及和南苏丹。以色列和缅甸已经签署公约,但还没通过国内立法机关的批准。叙利亚已承认具有化学武器,并于2013年10月16日正式加入该公约。

  OPCW只有500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工业化学家、分析化学家、弹药专家和医务专家,但它取得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在短短16年时间里,OPCW在86个国家开展了5000多次核查。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全球公开声称的化学武器中有81.1%(57740吨)已经被销毁。阿尔巴尼亚、印度和韩国已逃脱了化学武器的阴影,储藏量最大的美国和俄罗斯也积极配合,分别销毁了各自总量的90%和70%。此外,OPCW劝说缔约国放弃了70处化学武器生产设备,其中已有43处被销毁,21处转为民事设备。

  诺贝尔和平奖反映了国际社会对OPCW的肯定和支持,也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销毁化学武器的事业。OPCW的经费由缔约国提供,2011年达到1亿美金,但远不足以应对全球范围的核查和销毁工作。

  诺贝尔和平奖的争议

  OPCW成绩斐然,当前仍在叙利亚战场上坚守使命(这也是该组织第一次在战区执行核查任务),赢得了各方的认可。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OPCW的工作已经让使用化学武器成为了国际法中的‘禁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祝贺OPCW获奖,认为它的工作“强化了裁军和防止武器扩散领域的法制”。法国总统奥朗德说,“诺贝尔和平奖是对国际社会干预叙利亚行动的确认,希望国际社会对该组织提供更多的支持”。美国国务卿克里评价道:“诺贝尔委员会非常正确地认可了OPCW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也有人对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此前最被外界看好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妇科医生穆克瓦格没能如愿,让一些人大失所望。另外几个候选者包括:美国军官曼宁,他因将机密文档透露给维基解密而被判刑;埃及事工领袖高布兰,她为开罗贫民窟的穷人提供援助和支持。

  在政治漩涡中

  在叙利亚战事越演越烈之际,OPCW半路杀出,似乎成了左右时局的重要角色。

  但是,在大国主导的国际舞台上,OPCW其实时时刻刻受到约束。在政治漩涡中,诺贝尔和平奖的光环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压力。OPCW在叙利亚危机中的行动就展示了这一点。

  叙利亚化学武器危机爆发之初,美国表示:阿萨德政府如果被确证运用了化学武器,那就是跨过了美国的“红线”,美国必须考虑动用军事力量。此后,第一组由联合国和OPCW联合派遣的专家小组奔赴事发地点,搜集相关证据和材料。但专家小组的工作举步维艰,其下榻的宾馆也险些遭到不明火箭弹的袭击。正当西方动武的呼声日渐高涨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俄罗斯外长出面调停,一面劝说阿萨德政府尽快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配合OPCW在规定时间内销毁所有化学武器,一面与美国协商,希望它放弃武力干涉的可能。

  在微妙的政治平衡下,专家小组的工作取得了迅猛进展:10天内就完成了对三处武器库的核查工作,并制定出下一步计划。叙利亚政府也积极配合,向OPCW提供了相关的化学武器资料,耐心等待着资料审核结果。在OPCW的监督下,叙利亚政府已经销毁了部分弹药和化学武器生产设备。

  然而,OPCW的努力一定会给叙利亚带来和平的曙光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同样拥有化学武器的叙利亚反对派得到了西方的支持,但各派又四分五裂,政治目标也不尽相同。其中有的派别和“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有的又有沙特在背后撑腰。在推翻阿萨德政府的残酷斗争中,OPCW能成功地说服反对派放弃化学武器吗?如果不能,阿萨德政府单方面放弃化学武器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此外,OPCW的努力具有多大的重要性呢?有学者就指出,让阿萨德政府放弃化学武器的不是OPCW,而是俄罗斯。俄罗斯在美国和阿萨德政府间的成功斡旋,才给了OPCW一展身手的机会。OPCW虽然执行了销毁化学武器的工作,但它不是方案的提出者和主要推动者。人们有理由担心: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OPCW只能在特定大国的协调下发挥作用;如果大国没有达成妥协,OPCW也许只能在危险的审核工作中不断地抱怨和求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形,OPCW艰难地保持着自身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诺贝尔委员会在授予和平奖的同时,批评美国和俄罗斯没能在预定的2012年4月前销毁各自的化学武器。但OPCW的成功,恰恰离不开这两个大国的协助与配合。

  获奖不久,国际主流媒体又放出“重磅炸弹”:11年前OPCW总干事曾被美国赶下台。这位OPCW总干事、现任巴西驻法国大使布斯塔尼在隐忍多年之后爆料指出,2002年初布什政府曾想“要我的脑袋”,原因是我阻碍了美国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布什担心OPCW赴伊拉克调查,会证实伊拉克根本没有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让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借口破灭。布斯塔尼表示,他的专家曾说,伊拉克的化学武器早在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结束后,于1990年代被摧毁了。在布什政府的压力下,OPCW召开临时会议,投票决定让布斯塔尼下台。因为,当时美国承担OPCW约两成的预算,它威胁切断财政支援,并警告日本、英国也会紧跟美国脚步。OPCW若不乖乖就范,就有崩溃之虞。从这一当年的风波不难看出,OPCW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也是可能存疑的;在超级大国的压力下,它也会“失声”。

  再回过头来看OPCW获奖一事,似乎又多了一层异样的色彩。英国《卫报》的记者皮特·沃尔克这样描述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和平奖既是一个奖励,也可视为一个激励。颁奖声明关注于OPCW在叙利亚开展的工作,理所当然地希望OPCW取得成功。这类颁奖决定存在风险,因为它暗含的计划是针对局势动荡的叙利亚”。

  所以,OPCW如果想摆脱外界的质疑,就需要扩大资金来源,与美国保持适当的距离。诺贝尔和平奖提升了OPCW的知名度,也让各大国看到了其在政治舞台上可能发挥的作用。一旦更多的国家向OPCW投入资金,它就能减少来自单一大国的牵制,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核查对象、核查步骤、核查时间与地点。

  OPCW的500多位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多样的文化背景和职业技能是天然的优势。借助这一优势,OPCW能比较全面地评估潜在化学武器危机,界定冲突各方的政治立场;一旦出现争议,它又可以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展开行动,完成任何主权国家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很难想象阿萨德政府会与任何仅由西方国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合作)。或者说,OPCW要特别珍视自身的独立性,寻求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持。一个由国际社会共同运作的国际组织,才会具有普遍认可的独立性,防范单一国家的控制。OPCW也许永远不会成为决定性的政治角色,但独立性和专业性是它存在的核心价值。如果它成功地与各国保持一定距离,那么所有处于化学武器危机中的国家都会愿意与它合作,或者把与它合作视为备选项。这也许是现实中OPCW最可向往的前景。

  就在OPCW获奖不久,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了新一批由联合国和OPCW人员组成的核查小组,授权该小组执行下一阶段的化学武器审查、鉴定、核实、销毁工作。光环下的OPCW又要踏上叙利亚的土地。这一次,主要大国达成了短暂的和解,各类人道主义机构也在为难民奔走,OPCW有望为叙利亚的和解做出新的贡献。愿光环下的OPCW给叙利亚人民叩开和平的大门。

  【责任编辑】林 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