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翘街——侗乡的红色老街

贵州省黎平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县城所在地——德凤镇,是座秀美的山城古镇,镇里有一条很有名气的古街——翘街。翘街顺坡势而建,中段下凹,两端缓缓翘起,因此得名“翘街”;由于形似扁担,黎平民间又称其为“扁担街”。这是一条极不寻常的“扁担”,它一头挑起侗苗人民的古老历史,另一头挑起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古今一脉

  黎平翘街独特的历史沿革,使它在不长不短的历史长河里经历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社会变迁。

  在唐、五代、宋3个时代,翘街为羁縻诚州治所,元朝为五开洞长官司。明朝“拨兵下屯,拨民下寨”,翘街周边遍设卫所,激起了侗族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黎平侗族农民吴勉率众起义。明庭遣兵镇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五开洞长官司,设五开卫。一年后,征虏将军周骥率兵筑造五开卫土城,是为翘街开埠之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开卫指挥使姜瞻建石城垣。

  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新建包括黎平在内的八大府,为贵州建省奠定了基础。府治设在距翘街10千米的官团,因有里平江环绕,又寄予黎民“平伏”“归顺”的希冀,黎平由此得名。

  明宣德十年(1435年),府治迁入翘街街区黄龙山,自此,黎平府、五开卫同城,分列翘街两侧。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府袁表重修城池,扩大城区规模。

  1644~1680年,由于明末清初战乱、吴三桂叛乱,翘街街区被毁。此后的太平天国及多次农民起义使得翘街街区频频毁于战火。为保持政权在侗寨苗乡的存在,当时的朝廷多次拨帑重建,使翘街延续至今。现在翘街较为完整地保持着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由明清时期的东隅厢——今东门坡、后街厢——今后街、庆远厢——今东门坡脚、两湖会馆等构成。

  在满眼尽是苗侗建筑风情的黎平,翘街展现出完全与众不同的风貌。翘街包括东门坡、二郎坡、后街、左所坡、右所坡等,含宋家巷、姚家巷、大井街、双井巷、两湖会馆至荷花塘区域。其主街东段因临近东门,被称为“东门街”;南段因曾有供奉“川王”李冰父子的“二郎庙”而被称为二郎坡。翘街均宽8米,长724米;街道中轴线为白石板铺墁,条石宽约1.5米,两侧则用青石板铺成。边缘靠建筑物处,用白石镶砌为排水沟;翘起的两段部分斜坡为条石砌台阶。

  在翘街的街口,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牌坊上雕刻的两副对联是用黎平的乡镇地名和历代名人的名字组成的,很有情趣。这里也是老街的制高点,由此向下望去,整条街区尽收眼底,已被岁月磨砺得十分光滑的老街路面,也为老街带来了厚重的历史沧桑的味道。

  历史上黎平与外界的交流主要是水路,几百年前,商贾们将陶瓷、绸缎、药材等物资,经清水江、都柳江等运至黎平,又将这里的木材运出去。在商贸的繁荣中,考究的徽派建筑也被带进了黎平。勤劳智慧的当地人民把江南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与少数民族文化和当地的建筑技术融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漫步于翘街的街巷,仿佛穿越时空,置身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一排排风火墙,一座座四合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彩绘精美,古香古色。

  翘街两边的巷弄数不胜数,这些巷道均是卵石墁街,石梯连接,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翘街上有一个广场,名叫红军广场。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红军广场”。

  踏着台阶上去,是城关一小,孔庙大成殿就在“一小”的校园里。孔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为三开间二步廊式歇山顶木构架。大成殿内,龛台设在殿堂主座,束腰上刻有浮雕。龛上是孔门弟子的神位。过去,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人们都会在此祭祀孔子。

  为了让湘楚客商有一个聚会、叙旧场所,清朝嘉庆二年(1791年),黎平府倡修两湖会馆。两湖会馆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中有一水塘。会馆内,有禹王宫、佛殿、庑厅、阁楼、洞庭宫、水榭等建筑物。禹王宫内,保存有“惟善为宝”“泽沛三楚”“万古平成”“绩著平成”“诞敷文德”等匾额。其中,“绩著平成”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手书,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已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

  走在翘街上,白色墙面上绘着红色十字架的福音堂显得非常特别。这是德国传教士郁德凯设立的。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来到此地传教行医,直到20世纪40年代。

  红色老街

  翘街历史上最厚重的一页,当属1934年在这里召开的黎平会议。那一年,中央红军历经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失利,辗转来到黎平。红军总司令部、干部休养连、教导队和中央高级领导周恩来、博古(秦邦宪)、朱德、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驻进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黎平老城区——翘街。

  当时,红军正处于危难关头。1934年11月27日至当年12月1日的湘江战役空前悲壮。经过此战,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险些全军覆没。一些人甚至对红军的前途产生了怀疑。红军此时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要抉择。

  面对严酷的形势,1934年12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在黎平翘街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被认为“揭开了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

  这次会议经过激烈地交锋最终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正确主张,在行军的方向路线上,改变了原定北上湘西的计划,转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界行进。会议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为一个月后召开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

  两天后的12月20日,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移。黎平会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长征和革命的胜利”。

  黎平会议会址原为城东翘街胡荣顺店铺。会址为晚清建筑,前低后高,建筑分为3进,是黎平城内十分讲究的古式木建筑。第一进为店铺;第二进为住宅,有明间、次间、稍间;第三进为后院花园。会址有大小天井8个,四周为青砖空斗封火墙,高约2米。第一进门面左墙壁书有“锅鼎瓷器”4个行书大字。第二进有一较大的天井,正堂雕塑着“二龙戏珠”,左右窗边书有“苏洋广货”“京果杂货”“各种名酒”等行书大字。正堂对面雕有两只精美的凤凰。墙顶有一屏峰台,塑有狮、鸟、兔类。左右为格扇门书房,房后为小天井,置有青石水缸。整座建筑高大、宽敞、森严。原廖家住房及店铺,为晚清四合院“窨子房”建筑,分为3进,前低后高。第一进为店铺,第二进为住房,第三进为厨房、花园,每进之间用砖墙相隔,形成独立的院落。1934年的12月14日~12月18日,中央红军进入黎平时,这里是红军干部休养连住址,徐特立、何长工等在这里居住。

  如今,黎平会议会址经维修后对外开放。会址门面悬挂陈云手迹“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黑底金字横匾。会址共设8个展室,陈列文物数百件(幅)。除了当年召开“黎平会议”的会场仍旧保留着原貌外,朱德住过的房间也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侗乡风情

  翘街的区位非常独特。它位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为“八百里侗乡”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历史上“两湖”“两广”进入云贵的桥头堡,明、清以来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翘街融合土司文化、军屯、商贾和延续传承至今的侗、苗各族文化,呈现出颇具特色的“边城”人文景观。

  作为一条明清时期的商人街、灰墙黛瓦的徽派风格建筑、波浪形屋顶的福音堂、中共黎平会议会址……在侗族风情浓郁的贵州省黎平县,这条翘街承载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内涵。

  凡是到过黎平或与黎平人有过交往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黎平人说话特别像普通话。黎平的很多语言语调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话相近,因此黎平被人们戏称为“小北京”。黎平话只是以黎平城关为主,半径5000米以外的人们说的话大不相同,都夹杂着少数民族的语音语调。一些专家学者指出,黎平话是我国长江以南唯一一个与普通话十分相近的方言。关于黎平话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一说黎平有人在北京当官,觉得北京话好听,就命家人和乡人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黎平话;第二种说法是明朝实行屯军制,黎平城关人大部分是从北方屯军而来的,因而以说北方话为主,最终形成了黎平话。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但毕竟只是传说,其真实性至今已无法考证。

  会馆文化是翘街的又一道人文景观。明清两朝,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在翘街修建了具有聚会、接待、救济等功能的各地会馆,如两湖会馆——禹王宫、江西会馆——万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四川会馆——二郎庙、贵州会馆——黑神宫等,让翘街一度会馆林立。

  由于黎平位于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盐道上,明清时期,湖广等地的盐经此运进贵州。明初开埠以后,翘街商贾云集,官兵、汉侗各族络绎于市,商品交易蔚然成风。明正德年间,湖广木商进入黎平收购木材,销往全国各地。黎平丰富优质的林木资源,众多的交易机会,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商贩接踵而来,在翘街落户居住、开设商号。

  从保存下来的建筑群和堂匾、字号来看,翘街一直是南侗地区的商品交易中心。今天的翘街依然是黎平周边地区的旅游工艺品集散地。

  “飞山崇拜”是五溪地区的侗、苗、土家诸族的共同信仰,黎平城区也受其影响,曾建“飞山庙”和“二王庙”各两座祭祀“飞山神”杨再思。县城原有社稷坛,致使黎平西北部地区的侗寨也称“萨坛”为“社稷坛”,赋予了民族英雄“萨岁”以土地、五谷等复合神格。

  人们说,侗族有“三宝”——鼓楼、花桥和大歌。这“三宝”在翘街都能寻到踪迹,尤其是侗族大歌。

  大歌在侗语中称“嘎老”,是侗族多声歌的意思。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可能依然有人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盛典仪式前的那段大歌表演记忆犹新,30位侗族歌手为海内外观众献上了侗族大歌的经典曲目《蝉之歌》,夏日里的蝉鸣之声,被歌手模拟演唱得惟妙惟肖、声声入耳。

  鼓楼和花桥则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侗族建寨,先建鼓楼,它的功能除聚众议事、传递信息和报警外,还是重要的娱乐场所。一般重大节日活动的对歌大都在鼓楼中进行,在平日里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来访,主寨的歌班也邀请对方夜间进入鼓楼唱歌。关于这一情景,早在宋代的《老学庵笔记》中即有所记载:“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导之。”

  沿着翘街,一直往南走,在黎平县城南的南江河上,坐落着贵州侗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黎平花桥。在这里未通公路前,它是贵州黎平去往广西三江的必经之路。这座花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后来被烧毁,当地对其进行了重建。花桥的全部桥身都是用杉木横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铁钉和金属部件,却十分牢固,足见其结构的科学合理。

  由于翘街的影响,至今侗族地区的“寨老”盛装还沿袭江南明清时期的长衫马褂形式。黎平城关地区汉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借鉴了侗族服饰中的绣、染手法。融合了汉、侗女红技艺的黎平特产“诸葛锦”,在清朝中期就已蜚声京畿、江南等地。

  翘街还是一条充满苗侗风情的商业街,这里是周边少数民族商品的集散地,侗、苗等当地少数民族服饰应有尽有,侗家米酒、侗乡茶叶、板栗糕等特产琳琅满目,堪称荒僻之中的一处繁华之所。

  丰富优质的资源为侗乡人换来了大量的银两,孕育出独特的银饰文化。贵州并非银产区,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然而在整个黔东南地区,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成百上千,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千。

  走在翘街上,推开一扇临街作坊虚掩的门,可能寻到的就是一个老银匠在油灯下为待嫁女儿精心准备银嫁妆的故事。

  回到翘街,数点着脚下的一方方青石,有如默读着一页页侗族地区的史书……

  【责任编辑】赵 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