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君:从革命者到汉奸

陈璧君(1891~1959),字冰如,原籍广东新会,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一个华侨富商家庭,其父陈耕基为南洋富商,在当地人称“陈百万”。陈璧君小时候长得胖,被大人们戏称为“肥环”,懂事后她不喜欢这个绰号,以避嫌别人说她胖;但当有人告诉她,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美女,一个是汉武帝的皇后,叫赵飞燕,以瘦为美,一个是唐明皇的宠妃,叫杨玉环,以肥为美,体态丰腴,美貌过人,被称为“燕瘦环肥”,因此称她“肥环”是赞美她的美丽,她才高兴人们这样称呼她。陈璧君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从小对政治十分关心,还在华侨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认识来槟城进行革命活动的汪精卫,一见钟情。并在16岁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最年轻的会员。此后追随孙中山、汪精卫等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汪精卫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后,成为“第一夫人”。抗战爆发后,她积极怂恿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遗臭万年的汉奸。1945年8月25日被诱捕,判处无期徒刑。新中国建立后,被转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1959年6月17日病死狱中,终年68岁。

  

  最年轻的同盟会会员

  

  1905年9月,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在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并办有报纸《槟城日报》。同盟会经常组织讲演会和演出新剧,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陈璧君当时正在读初中,年纪虽小,但积极参加同盟会的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爱国热情。同盟会分会在马来西亚刚刚成立,非常需要吸收新的成员,几个老会员见陈璧君热情高,活动能力也很强,便将她发展为会员。于是,16岁的陈璧君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

  1907年11月初的一天,同盟会分会长吴世荣急匆匆地找到陈璧君,对她说:“汪精卫先生到了槟城,就住在我家,你不想见见他吗?”

  “是不是那个常在《民报》上写文章的‘精卫’”陈璧君问。

  “正是,‘精卫’是他的笔名。”于是,陈璧君随吴先生赶往他家。

  在吴世荣家里,陈璧君第一次见到了汪精卫。汪精卫当年24岁,个子不高,但生得天庭饱满,浓黑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那身得体的白色西服,鲜红的领带,更映衬出不凡的气质。陈璧君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位慕名已久的才子。从此只要有汪精卫的演说会,陈璧君必然到会,成为忠实的听众。汪精卫成为少女陈璧君心中的偶像。

  1908年初,当听说汪精卫受孙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陈璧君也以留学为名,一路追到日本。在这期间,得知同盟会正为活动经费发愁,陈璧君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物,全部拿出来捐给了同盟会,作为活动经费。当时,汪精卫正在组织暗杀团,准备行刺清政要员。陈璧君听说后,坚决要求参加。开始,汪精卫不同意,看到陈璧君态度坚决,才勉强答应吸收她。

  听到汪精卫同意她参加暗杀团的消息后,陈璧君非常高兴。她想,这样她就可以有很多时间与汪精卫在一起了。陈璧君是个办事非常认真的人,她想,既然参加了暗杀团,就要干出一个样子来。于是,她四处拜师,请人教她柔道、剑术和枪法,还学习如何制作炸药。期间她还专门回槟城筹集活动经费,得到母亲的大力支持。母亲把自己的首饰典当,加上平日自己的积蓄全部给了她。

  1910年初,汪精卫带着陈璧君,还有黄复生、罗世勋等暗杀团的其他成员,秘密潜回北京。他们以开照相馆为掩护,寻找行刺机会。可是,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汪精卫、陈璧君等人这次在北京的活动以失败告终。他们的行踪被清政府发现。黄复生在照相馆被捕,汪精卫则在他的住地东北园被清兵抓走。汪精卫被捕后,关在北京北郊的监狱里。陈璧君忧心如焚,四处奔波,设法营救。

  一次,陈璧君买通狱卒,送给汪精卫10多枚鸡蛋。其中一枚鸡蛋藏着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表达了对汪精卫的关心和无比思恋之情。

  正在监狱备受煎熬的汪精卫看见这封信,精神为之一振,陈璧君在如此境遇下仍对自己一往情深,使得他非常感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被迫宣布开放党禁,汪精卫被释放出狱。经过这一番生死之恋,两人的感情有了进一步发展。1912年初,汪陈二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陈璧君锲而不舍的追求终于有了结果。

  

  夫唱妇随当汉奸

  

  陈璧君在汪精卫卖国投敌的罪恶活动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汪精卫汉奸集团的第二号人物陈公博有过一句绝妙的评语:“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由于汪精卫性格优柔寡断,而相对讲,陈璧君则敢想敢干。周佛海在其日记中多次写到汪精卫“无一定主张,容易变更”,“汪先生无担当,无果断,做事反复,且易冲动”。因此在整个投降叛变过程中,陈璧君实际上起着拿主意、下决心的作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内的一些悲观失望者和一部分对蒋介石不满的人,提出要汪精卫想想办法,寻所谓救国退敌的途径,这使本来就有些不得志的汪精卫、陈璧君产生了强烈的政治欲望。陈璧君始终认为自己和汪精卫是老资格的同盟会员,曾为革命出生入死,但一直在政坛不如意。因此当1938年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这使汪精卫、陈璧君颇为兴奋。因为这样和谈的代表人物,自然非汪莫属。

  1938年10月30日,汪精卫决定与日本议和,但对于是否要逃离重庆还在犹豫之中。11月26日上午,梅思平将与日方签订的重光堂《日华协议记录》等带回重庆,由陈璧君收藏。在此期间,汪精卫召集周佛海等人讨论投敌的事,一连开了七八次会,顾虑重重。据人回忆:“那几天,每天晚餐后,汪精卫总是在上清寺公馆的院子里踱来踱去,一言不发,一个人陷入穷思极想的苦海中。陈璧君特意关照周围的人不要打扰汪精卫,说,干与不干,要由他自己决定。”在这个关键时刻,又是陈璧君代替汪精卫下了决心,11月底,梅思平要去香港给日方答复,汪精卫设家宴为梅饯行。饭后送梅至客厅门口时,陈璧君从旁激励汪说:“梅先生明天就要走了,这次你要打定主意,不可反悔!”汪频频点头说:“决定了,决定了!”

  1938年12月19日汪精卫集团出逃后,蒋介石动员各方力量劝阻,希望汪精卫回心转意。曾与汪精卫夫妇留法并有过较长时间交往的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深知陈璧君的为人。他认为汪精卫的叛逃,陈璧君一定起了关键的作用,因陈璧君“向有女中豪杰之风,能左右汪的意志”。他特别发了一封快信到河内,此信是写给陈璧君的。在这封信中,吴的言辞十分恳切,他以“病中所为”为汪氏夫妇的回头留下了台阶,但是,他一番恳切之词并没有使陈璧君回心转意,吴稚晖后来痛骂陈璧君为“陈屁裙”,认为汪的叛国,陈璧君要负相当重要的责任。

  确实如此,在1938年11月27日汪精卫召周佛海、梅思平与陈璧君等共同商谈,对脱离重庆,另立政府,单方面与日本“和谈”问题仍然前顾后盼,犹疑不决时,又是陈璧君力排众议,竭力主张离开重庆。她说,不走“难道当汉奸也坐第二把交椅吗?”于是,汪精卫在陈璧君、周佛海等人的劝说下,才终于下决心选择所谓“和平救国”的道路,成为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

  在汪伪政府搭班子的过程中,陈璧君更是积极得很,把自己的亲戚友好全部安排进各部门,为了壮大汉奸队伍,她还专门跑到香港动员陈公博“归队”,经过她的鼓动,本来与汪精卫私交很深的陈公博就慨然应允“决不能有负汪先生”。陈璧君见机赞许道:“我知道你是忠臣,你一定会出山的。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你在香港陪母亲,是孝子,到了紧急关头就马上归队,忠心耿耿,是忠臣。”第二天陈璧君又去拜见陈公博的母亲,称赞陈公博能干有孝心,说得老太太高兴,竟然催促陈公博马上去追随汪精卫。没过几天,陈公博就与陈璧君飞到南京,成为彻头彻尾的大汉奸。

  主内而涉外的霸道

  

  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后,汪精卫在南京出任行政院长。陈璧君俨然是行政院长的夫人了。她那本来骄纵的个性,又增加了傲岸的成分,逐渐干预汪精卫的政事。甚至有人想见汪精卫,也得先通过她这一关。如有人与汪精卫谈话时间稍长,她会当面对客人下逐客令,且声色俱厉,因此一般人对陈璧君无不讨厌。汪精卫呢,则因怕麻烦而顺从她的意志,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汪精卫被人称为美男子,很讨女人欢心,陈璧君对他看得很紧。早年汪精卫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同盟会的女会员方君瑛。方君瑛文静温柔,才貌出众,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汪精卫对她情有独钟。后来,由于陈璧君的介入,汪方之间才没有结成姻缘。

  辛亥革命后,方君瑛曾和汪、陈一起去法国留学。那时陈璧君已和汪精卫结婚,并有了孩子。方君瑛见陈璧君一人又要学习,又要带孩子,忙不过来,便来帮助她照看孩子。一次,陈璧君有事提前回家,看到汪精卫与方君瑛两人在家,十分亲密的样子,陈璧君当即就吵了起来,她大骂方君瑛是个婊子,在许多朋友中羞辱她。方君瑛从来没受过这种侮辱,气愤之余,便上吊自杀了。方君瑛的死,使得汪精卫痛惜万分,他亲笔写了挽联,挂在方的灵堂上。在内心中,汪精卫对方是很有感情的,而且久不能忘。

  陈璧君沦落为囚徒被关押期间,其雌威也照逞,足见本性难移。

  1945年10月14日陈璧君等被押到南京,关进宁海路25号看守所,从此开始了她14年的囚徒生活。在看守所的这栋楼里,住着大小汉奸十几人。即使落到这种下场,陈璧君仍然丝毫不改其骄横态度,和她关押在一起的这些人,仍必须尊称其为“汪夫人”。

  一天,陕西警备总部稽查处少将处长徐远来南京办事,听说陈关押在南京,出于好奇,向上司提出想参观一下看守所,以便一睹陈的风采。经批准后,徐远打扮得很神气地来到看守所,旁若无人地大声问:“陈璧君关在哪里?”声音传到陈的耳朵,陈十分生气。站在门口,瞪着来人说:“我就是陈璧君!是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当看守所长把徐介绍给陈时,徐双脚并拢,举手向陈敬了一个礼,正想说几句讨好的话,没想到陈璧君指着他说:“你凭什么直呼我陈璧君!就是蒋先生见到我时,都会称我一声汪夫人,你怎么能叫陈璧君?简直毫无礼貌!”陈璧君发完脾气,就头也不回地回到房间里去了。这位少将站在那里十分尴尬。

  1946年4月16日,开庭审判陈璧君这天,旁听者人山人海,大家争相一睹中国近代史上这个头号女汉奸的真面目。经江苏省高等法院公开审讯,陈璧君以随同汪精卫“谬倡和运、通谋敌国、糟践抗建大计、图谋反抗本国”等汉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陈璧君在法庭上叫嚷:“我有被枪毙的勇气,没有坐牢的耐心!”

  

  临死前的悔悟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宋庆龄与何香凝找到毛泽东、周恩来为陈璧君说情。宋庆龄、何香凝与陈璧君私交很深,1912年汪精卫和陈璧君结婚时,何香凝还曾做过陈璧君的伴娘。

  何香凝对毛泽东说:“汪精卫叛国投敌,陈璧君也跟着一起跑,当了汉奸。但她毕竟是参与者,不是决策者。陈璧君已经在牢里关了几年,听说身体不好,能不能够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对陈璧君进行特赦。”

  毛泽东略作思考,回答道:“陈璧君是个很能干、也很厉害的女人,可惜她走错了路。既然宋先生、何先生为陈璧君说情,我看就让她写个认罪声明,人民政府下个特赦令,将她释放。”

  周恩来在一旁说:“那就请宋先生、何先生给陈璧君写封信,我们派人送到上海监狱,看看陈璧君的态度。”

  当天晚上,宋庆龄与何香凝便给陈璧君写了一封信:

  陈璧君先生大鉴:

  我们曾经在国父孙先生身边相处共事多年,彼此都很了解。你是位倔强能干的女性,

  我们十分尊重你。对你抗战胜利后的痛苦处境,一直持同情态度。过去,因为我们与蒋先生领导的政权势不两立,不可能为你进言。现在,时代不同了。今天上午,我们晋见共产党的两位领袖。他们明确表示,只要陈先生发个简短的悔过声明,马上恢复你的自由。我们知道你的性格,一定难于接受。能屈能伸大丈夫,恳望你接受我们意见,好姐妹殷切期待你早日在上海庆龄寓所,在北京香凝寓所畅叙离别之情。谨此敬颂大安

  庆龄(执笔)何香凝

  1949年9月25日夜于北京

  信很快送到了陈璧君手里。

  据说,陈璧君接到信后,沉默多时,最后表示拒绝。她提笔给宋庆龄、何香凝写了回信:

  共党要我悔过,无非还是持蒋政权的老观点,认为我是汉奸。汪先生和我都没有卖国,真正的卖国贼是蒋介石。这不用我历数事实,二位先生心中有数,共党心中有数。正由于二位知道我的性格,我愿意在监狱里送走我的最后岁月。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1957年以后,陈璧君的身体每况愈下,她除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外,还因痔疮、颈部淋巴炎、肺炎等住过医院,每次住院,短则个把月,长则近一年,她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1959年5月2日,陈璧君突然咳嗽、气喘,心跳加快,被再次送进医院

  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时年68岁。第二年,陈璧君的骨灰由其子女撒入香港附近的大海里。

  【责任编辑】林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