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重重困难的再生医疗

我们知道,很多动物具有再生功能。一个器官遭到意外创伤之后,它可以通过再生功能恢复创伤。那么,在人类而言,再生医疗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恢复人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如今,利用干细胞技术是再生医疗的最大热点。比如说,糖尿病患者的胰脏内胰岛素分泌细胞功能衰退,利用将来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人们可以在培养皿中分化胚性干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移植至患者身上,病患即可痊愈。

  

  胚胎干细胞研究引起争论

  

  在人体内存在着三种干细胞:胚性干细胞,体性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显微镜的放大下,宛如银河系中闪闪浮动的美伦美奂的星体。尽管用尽所有的医术仍无法使病人起死回生,但采用再生医疗的手段或许能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抑或再生。它的横空出世,不仅给人类的生命延续带来了巨大的期望,同时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开拓出一派崭新的天地。

  虽然这是一项造福生命的福音,但这项医疗技术一问世,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从人类的受精卵中提取胚性干细胞的尝试,使得在科学界、宗教界和政治界之间,发生了无休无止的争执。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孕育着一个崭新的神圣的人类生命。但从人类的道义上讲,许许多多的人却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是大逆不道、有悖人伦,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其争执焦点,就是不可回避的干细胞问题。

  怎样才能在不使用受精卵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和推进人体干细胞的研究开发事业,这就是再生医疗的最大难题。

  若干年以来,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对于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的研究一直在取得值得炫耀的进展,甚至连那些一贯对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持反对意见的群体也发出了“欢迎”的呼声。使用胚性干细胞,若从伦理上讲,也仅仅是局限于干细胞的研究而已。胚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惊人,目前已具备将构成人体的200种以上的细胞进行分化的水平和能力。

  近年来,对体性干细胞的研究提出质疑的观点却再次掀起争执的风波。哈佛大学的索恩教授表示,对细胞进行分化的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社会对这项研究较为敏感和瞩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许多专家认为,在医疗革命的前进和竞争道路上,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方向既有它的超前领跑意义,同时也意味着步履维艰。

  与胚性干细胞不同,体性干细胞只不过是一种特定种类的组织。这就如同一场戏剧在舞台上表演那样,一台戏有舞台总监来统一指挥,每个演员的登台亮相和表演都要等待时机,按部就班上台。同样,对疾病的细胞研究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拥而上。必须恰如其分地掌握好补充细胞组织的操作过程,以利更好地治病救人。

  造血干细胞是体性干细胞研究的分支之一。目前根据所谓的骨髓移植形式所采用的治疗癌和血液病的方法,多年来已取得骄人的业绩。其中,对造血干细胞中的胚性干细胞的排序功能,有可能是研究领域继续研究的课题。但无论怎样高明的再生医疗技术,都不可能无限延续生命。

  

  再生医疗的前景展望

  

  美国俄勒冈州立健康大学的库伦拜博士曾经使用老鼠做过实验,并发表了造血干细胞变成肝脏细胞的实验结果。除此之外,有关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的研究报告和成果也在不断发表。

  库仑拜博士等将骨髓的干细胞移植到受伤的老鼠的心脏里,继而发表了心肌方面的研究成果。参与研究的专家之一、纽约医科大学的安巴尔萨博士评论说:这一研究将为心脏病的治疗开辟新的医学方法。但在2004年,其他研究小组却公布了2项补充性实验结果,即心肌无法再生。由此看来,提取干细胞来使原始器官达到再生的目的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专家们都期望或许会有那么一天,能用胰脏的干细胞制出可以不断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胰岛素依存型的糖尿病,是一种因丧失了这种β细胞而罹患的疾病。但哈佛大学的马尔顿博士发表论文指出,他的研究表明,在胰脏内没有发现干细胞。他说:“若想使β细胞增殖,是不可能依赖胚性干细胞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巴尔巴伊博士,已经分离出了特殊的体性干细胞。他的研究业已表明,现在已经具备的分化能力可以使干细胞“变身”为肌肉和肝脏之类的细胞。

  整体看来,再生医疗的研究虽然有进展,但仍一波三折。迫于社会伦理等的压力,研究领域试图从政治上的自由开放政策中寻找突破口。其中,体性干细胞的培养可以说是最为困难的课题。

  多个研究机构的相互交流和交叉实验的做法是很有必要的。很多研究人员认为,现在需要全球的研究部门竭尽全力,扭成一股绳投入胚性干细胞的研究,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的确,现在无论对哪种类型的干细胞做出断言,都为时过早。专家们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当前无论是胚性干细胞还是体性干细胞的研究都应积极推进,不应半途而废。

  在政治界,政客之间的论战仍在继续。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于胚性干细胞的研究只能强化管制而不能松懈。而在其他国家,如欧洲的爱尔兰和奥地利等国家,则出台了比美国的强化管制更为严格的法案。另一方面,专家们和社会支持者群体则在大声疾呼,各国应有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政治环境来支持这项造福人类健康的科学研究。在英国,已经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干细胞银行”。

  对此,有专家认为,随着某些国家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必将为全世界的胚性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源动力。如果人类的第一例临床实验成功,即对第一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得以公认,那么反对者的声音就会自然销声匿迹。

  毫无疑问,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患者群体,都在巴望着成功的喜悦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李金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