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雾霾还要重来

雾霾,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与之相关的词汇,如“PM2.5”“爆表”“APEC蓝”等,几乎家喻户晓,“‘霾’头苦干”“自强不吸”等网络段子更是为人津津乐道。2015年刚开始,重庆主城区为治理雾霾叫停烟熏腊肉、柴火鸡的措施,又使雾霾成为舆论焦点。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4年,雾霾无疑是我们记忆中浓重的一笔。
  十面“霾”伏时常有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2014年)》显示,2014年,全国共出现了13次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比2013年有所增多,主要集中在1月、2月、10月和11月,发生区域主要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主。
  2014年新年伊始,中东部地区就发生了3次雾霾天气过程。1月,全国平均霾日11.7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霾日数在10天以上,其中,黄淮大部、江淮东部、江南中东部以及河北西部、山西南部、北京、广西东部等地超过20天,中东部大部地区霾日数比常年偏多10天以上。
  10月的雾霾,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由此还催生了一个网络词——“APEC蓝”。10月,全国出现了4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
  在10月的第一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中,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霾覆盖面积达到151万平方千米。为了保证11月初北京APEC会议期间的空气质量,京津冀地区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
  2014年11月的1~12日,北京空气质量均为优良级别,又恰值APEC会期,网友就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揭晓,“APEC蓝”作为热词被推上榜。“APEC蓝”还入选了年度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年度十大科普事件、互动百科年度热词等。
  雾霾如此受人关注,一方面,缘于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与危害。雾霾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并导致死亡率上升;另外,雾霾天气出现时,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容易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关闭,引发海陆空交通受阻和事故多发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雾霾日益频发。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霾日数36天,较常年偏多27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北京观象台2013年出现223个霾日,比常年(27天)、近10年均值(58.7天)和2012年(124天)明显偏多。2014年,我国京津冀地区霾日数为61天,较2013年偏多25天;长三角地区66天,较常年偏多7天;西北地区较2013年偏多4天。
  2014年,雾霾不仅仅在我国发生。2014年春季,法国就遭遇了多次雾霾天气。3月12日,该国近1/3的国土面积被富含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所覆盖,大巴黎地区、北部和西部省份及中部部分地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巴黎市区空气中的PM2.5和PM10指数连续多日严重超标。4月末,巴黎再遭雾霾天,埃菲尔铁塔被笼罩在雾霾之中,几近“消失”。
  愈发频繁为哪般
  看到上面的数据后,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近年来雾霾越来越频繁呢?我们知道,污染物排放和静稳天气是雾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雾霾的形成是人为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雾霾的增多与这两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
  首先,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肯定是逐年增加的。关于这一点,《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中指出,近50年来,我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过程增加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饪、热水)以及地面灰尘。以北京为例,据中科院的研究结果,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一般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物等转化而来),它们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其次,除了人类排放外,有利于雾霾发生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成为雾霾天气增多的“帮凶”。其中包括静稳天气增多、平均风速减小、降水日数减少等。
  静稳天气通常指近地面风速小、大气稳定的一种低层大气特征。大气持续静稳,导致扩散能力较差,使污染物在近地层累积,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气象部门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静稳天气指数,是可以定量反映大气静稳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发生或维持大气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大气污染的程度就越高。2014年,我国静稳天气指数平均为9.72,比2013年的9.30偏高近5%。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平均风速减小、降水日数减少已经得到相关数据的支持。降雨、降雪对大气中的雾霾能起到清除和冲刷作用。从降水日数来看,1961~2013年,全国降水日数减少明显,近50年来减少了10%。西北地区东部、江淮、华北、东北西部等地降水日数每年减少0.5~1天。
  大风有利于驱散雾霾。2013年《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显示,1961~2013年,我国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01~0.05米/秒,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每年减少超过0.05米/秒。从静风、微风日数来看,1961~2013年,我国静风、微风日数出现显著增加趋势,静风日数在长江流域增加比较明显,每年增加1.5天以上。2014年也符合上述变化趋势,全国平均风速为1.9米/秒,较2013年偏小5%;小风日数为230天,较2013年平均偏多2%,有利于消除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总体较差。
  2014年,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温度持续偏高,并在10月达到弱厄尔尼诺事件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指出,这会进一步增加雾霾出现的风险。厄尔尼诺状态下,东亚冬季风偏弱,会造成气流的输送和扩散能力变弱,空气静止不动,呈静稳状态,同时层结稳定度也增加,空气下冷上暖,流动性变差,有利于雾霾的形成。“弱的季风会带来脏空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赵 菲
有多少雾霾还要重来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