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缺乏伤害大脑 等

睡眠缺乏伤害大脑

  瑞典一项研究显示,只要一晚上不睡觉,人的大脑就会发生变化,其影响和头部遭到重物打击一样。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是脑震荡等脑损伤的生物标记。研究人员发现,在一晚上没睡觉的健康的年轻人体内,这些化学物质在血液中的水平明显升高,虽然这种升高尚没有达到头部外伤造成的效果。人在睡觉时,大脑会自己净化有毒物质。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的增加是对这些物质做出的反应。此前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和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以及多发性硬化症危险的增加有关。

  鳉鱼“相亲”有奇效

  鳉鱼是一种小型鱼类,每天早晨雌鱼和雄鱼会进行交配。日本研究人员先让雌鱼和雄鱼隔着玻璃“熟悉”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再把它们放到同一个水槽中,调查雄鱼开始求爱到雌鱼与雄鱼进行交配的时间。结果发现,比起不认识的雄鱼,雌鱼会优先与事前“相过亲”的雄鱼进行交配。研究人员发现,雌鱼脑内被称为“GnRH3神经元”的特定神经细胞会在“相亲”时强烈发挥作用,制造出“GnRH3”的激素。如果利用激光破坏这种神经后,“相亲”的效果就消失了。虽然人类还没有确认存在这种神经细胞,但是却有相同的激素。这一发现有助弄清人类陷入情网的机制。

  危险路况预警系统

  芬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能监测路面湿滑及受损程度的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向驾驶员发出预警信号。这套系统包括3部分:传感器、数据传输通道和服务器。传感器通过测量汽车运转状况,进行实时摩擦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分析数据传送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向驾驶员发出预警。该系统可收集和保存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制成湿滑或受损路段地图。通常情况下,驾驶员每次驾车刚上路时难以准确判知路况,而这套系统可以使驾驶员在出发不久就收到实时路况信息,从而为应对危险状况做准备。

  浅色皮肤的起源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欧洲人浅色皮肤源自1万年生活在中东和印度地区某位人类祖先的基因突变。一种名为SLC24A5的基因的一种氨基酸差异对于欧洲人和西非人之间皮肤差异起到了重要作用。浅色皮肤能够使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居民更易于通过阳光照射在体内形成维生素D,以这项研究为基础,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各地人群的DNA序列差异性。他们发现基因序列片断存在突变,这种突变被命名为A111T。研究显示,该基因突变的所有现存实例都源自相同的一个祖先。

  唤醒“罗塞塔”

  欧洲空间局研制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近日成功被科学家“唤醒”,它将于今年8月抵达目标——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对这颗彗星展开为期几个月的观测。它所携带的一个名为“菲莱”的微型登陆器将于11月在彗星表面着陆,成为第一个在彗星表面着陆的人造物体。“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发射,过去的3年内,“罗塞塔”号被调整为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科学家希望通过“罗塞塔”号任务了解关于彗星演变的具体情况以及太阳系的起源之谜。

  蟑螂如何“走出”北美

  根据一项新的化石发现,一种常见于欧洲和非洲的蟑螂很可能起源于北美大陆,起源时间也向前推移了500万年,即4900万年前。至于这种蟑螂是如何“走出”美洲,到达欧亚大陆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理论。例如,由于始新世时期的海平面相对较低,因此大陆之间的距离比今天要近得多,大西洋的跨度比今天窄。这些蟑螂有可能爬到了加拿大东北部,然后进入格陵兰,之后又扩展到了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另外,这些蟑螂也有可能穿过白令海峡地区,到达亚洲之后再扩展到欧洲。但在亚洲尚没有发现过这种蟑螂的化石。

  球形机器人登陆外星

  美国宇航局正在设计一个名为“超级球形机器人”的球形结构,有助于在外星着陆时吸收冲击能量。科学家认为,这个超级球形机器人可从距土卫六“泰坦”表面大约100千米的高度落下而不会受到损坏。一旦成功登陆,它还能借助球形结构在表面滚动,无需轮子。球形结构的登陆装置有着较好的能量吸收特点,比如“勇气”和“机遇”号火星车就使用了球形缓冲气囊,登陆方式也是在火星表面反复弹跳以逐级降低能量,最后完全停稳。而这种新设计的登陆机器人并不是单纯的气囊缓冲结构,其外围为一圈缓冲架构,其能量吸收能力更加强大。通过结构上的巨大改变来节省其他减速措施,这样可以降低探测器的重量,以便一次部署多个球形机器人探测器。

  水分子内部结构什么样?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但它们究竟是如何形成水分子的呢?中国科学家最近解开了这一世界难题,首次拍摄到了水分子的内部结构。据科学家介绍,水分子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的百万分之一,而且流动性非常强,拍照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给它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而要想用电子显微镜拍照,这个背景还得能导电才行。以前科学家用金属作为衬底,曾经观测到模糊的水分子外形,没有任何内部结构。此次科学家选取氯化钠薄膜作为背景,将水分子吸附在盐表面进行观察,捕捉到水分子更清晰的面貌。

  有关狗撒尿的科学发现

  人们都认为狗是随处撒尿的,但捷克的一项研究发现,狗在撒尿时会将身体与地球南北轴线相对齐,在早晨狗撒尿时身体位置倾向于朝西,但在下午位置则会略微向东移动。在太阳耀斑发生时,地球磁场变得“不稳定”,这时狗撒尿的位置就会变得更随机。之前的研究发现,地球的磁场可能会影响鸟类、蜜蜂和鲸鱼的行为和朝向。大约有50个物种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

  黑豆可治贫血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黑豆皮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带皮食用黑豆能够改善贫血症状。黑豆皮提取物的补血作用通过人体内的“铁调素”而达成。铁调素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调节分子,是调节人体铁稳态和铁代谢的关键物质。铁调素过度活跃会令血液中铁含量下降,进而限制红细胞的合成,这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之一。目前治疗贫血的手段主要靠药物补铁,但这会进一步加强铁调素的活跃水平,限制治疗效果,此外,药物补铁还会增加老年痴呆风险,而通过膳食干预改善机体铁水平则相对安全。

  【文稿】彭 文

  【责任编辑】庞 云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