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在心中的长城

2006年1月,瑞士人伯纳德·韦伯发起的“重评世界七大奇迹”投票活动在网上开启,该活动会在2007年元旦结束并揭晓结果,在全世界获得提名候选的21处名胜中,中国的长城是一大热门。

  

  中国人不知道长城的大概绝少,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恐怕也不算多。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程,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却绝不止于防御的功能。它作为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受到崇高礼赞,同时也不断遭到严厉的指责。它是劳民伤财的罪魁祸首吗?它的防御作用是徒有虚名吗?它是大汉族主义的产物吗?它是我们民族封闭心理的像征吗?鲁迅曾写过一篇短文,称长城为“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正说明了我们对于长城的矛盾心理。

  

  修建的历史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各诸侯国在边境上修筑的防御工程。秦统一六国后将燕、赵、秦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在一起,用以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这之后几乎每个朝代都或多或少修建过长城,较大规模的修建有汉明两朝。至满清入关后,长城废弃不用。

  最早的长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割据混战,都分别修筑了长城,有些是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如燕、赵、秦三国北方的长城;更多的是为了防御中原其他诸侯国。修建最早的长城据考证是位于河南省境内的楚“方城”,始建于公元前688年楚国灭申之后。

  秦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诸侯国之间的长城拆除了,史书称“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与统一钱币、文字、度量衡一样,是一项巩固统一的措施。但燕、赵、秦北边防御匈奴的长城没有拆除。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以游牧打猎为生,战国后期强盛起来,经常骚扰秦、赵、燕等国的北方边境,至秦统一时,匈奴已经侵占了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30万大军进攻匈奴,大获全胜,夺回了河套地区,把匈奴逐回了赵长城以北的地方。之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派蒙恬的军队与征用的民夫及大量战俘近200万人,修建长城。一方面把燕、赵、秦三国原来的长城连接起来,另一方面,由于疆土的扩展,又进行了增修。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向东经宁夏、陕西,渡黄河到山西、河北,直到今朝鲜平壤大同江附近的碣石山为止,位置比明长城略偏北。秦长城的遗迹现在仍断续可见,残垣高约5~6米,多为夯土筑成,也有用石块砌筑的。

  明长城: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被赶到长城以北的蒙古贵族仍经常南下滋扰,同时,东北又有女真族兴起。明朝为了防御北方边患,在正式建立国号的第一年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就开始修建长城,前后修建了200年,有些关塞直到明末还在修建,工程规模之大自秦皇汉武以后没有一个朝代能与之相比。长期以来明长城的最东端被认为是山海关以东探入渤海湾的老龙头,但1992年考古学家认定了鸭绿江畔辽宁丹东虎山南麓才是长城的起点,只是由于这一段长城工程比较简单,也没有像山海关这样的雄关大塞,所以被人们忽略了。因此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并非长期以来被误认为的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万里。明长城与历代长城相比,工程质量更高,建筑材料更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气魄宏大的长城,多为明代所建。

  清代长城的废弃:满清统治者本身就是兴起于东北的女真族,因而没有汉族政权那种“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传统观念。满清入关以前已经收复了蒙古诸部,因此满清视蒙古为兄弟,远比与汉人的关系亲厚。当时满、蒙、汉人的地位是满洲人第一,蒙古人第二,再下才轮到汉人。既然蒙古已成为满清政权的依靠力量,自然就没有必要再沿用明朝以防御蒙古为目的的长城了。因此,清代没有再修建长城,长城也不再驻防。与此相对应,清朝的承德避暑山庄承担起了过去长城所起的作用。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清朝皇帝的避暑之地和打猎的围场,更是清朝安抚蒙古、藏、维吾尔等北方少数民族,推行怀柔政策的重要政治策源地。避暑山庄内修建大量喇嘛庙和蒙古包,清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会见藏族和蒙古族的宗教领袖和王公贵族。有人说明清两代的民族政策是:明修长城清修庙,是有一定道理的。

  清康熙时期,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也曾提出拨款修理,但被康熙否定了,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说了这样一段话:“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当时是康熙三十年,在此之前中国北方连续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康熙二十八年与沙皇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二是康熙二十九年平定准格尔叛乱,三是康熙三十年康熙亲率诸王贝勒大臣与蒙古诸部会盟,为蒙古诸部定疆界,制法律。当其时也,清朝国力鼎盛,军事实力尤其强大。所以康熙才能有将天下纳为一家的宏伟气魄,而不仅仅像明朝那样修长城以守住边疆。

  

  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上长城多次失守,使北方少数民族长驱直入,占领中原腹地,最近的一次就是满清入关。加之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闭关锁国造成的,横亘在北方边疆的长城也被看作是我们民族封闭心理的一个象征。因此,近代以来,长城多受人诟病,它在冷兵器时代曾起到的防御作用也备受质疑。那么,中国历史上长城修了两千年,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长城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扰掠,保护国家安全和边民的生产生活。

  在中国北方先后有三个民族称霸朔漠:匈奴、突厥和蒙古。这三个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移动迅速,飘忽不定,骑兵忽来忽去,进行一番劫掠后就迅速远遁,很难防御。边境上如果常年派重兵镇守就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兵力稍有薄弱,他就趁虚而入;如果派许多大部队追击,他就远走,当大兵退后,他又依然返回骚扰。况且逐水草而居本来就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转战中带着家产、牲畜,没有什么军粮军费的问题,而中原军队千里迢迢去追讨,单单军粮问题就很难解决。所以经秦皇、汉武以及以后历代中原地区的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想过许多办法,经过实践证明,修筑长城还是较好的办法。

  二、移民屯田,开发边疆。

  西汉文帝时候,晁错上书建议在长城以里屯田。他认为,从远方调集来镇守边疆的士兵不了解胡人的情况,不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如招募附近的百姓,分给他们长城附近的土地,平时耕种,战时保卫家乡。这就是屯田制度,屯田不仅有民屯,还有军屯,兹不赘述。长城和烽燧是一道保护屯田的屏障,使飘忽无定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不得进行扰掠,在长城的保护下,长城一带的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

  三、保护交通和贸易。

  虽然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但长城的作用也不仅在于封闭,它还有保护交通和贸易的开放作用,秦始皇时沿长城12郡有道相通,传递文书,商旅往来络绎不绝。长城和烽燧正是保护这些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又打通了经西域通往西方国家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长城烽燧对保护“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使节、商旅的安全,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城的修建和驻防制度

  

  长城的构造:长城绵延万里,由墙体、女墙、垛口、墙台、敌台、烽火台还有大大小小的关城隘口组成。

  敌台:登过八达岭长城的人会注意到,长城上每隔百十步有一个高出城墙的两层或三层的骑墙墩台,这就是敌台。这种敌台是明代名将戚继光创建的。作用是存放武器,住人和巡逻。敌台上四面有箭窗和垛口,战时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

烽火台:烽火台是长城上的一个重要部分,长城沿线以及长城向内地中央传递军情信息就是由它来完成的。烽火台的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防火。长城沿线、长城向外延伸、长城向内通往中央以及地方各郡县州府之间都有烽火台。烽火台约十里一个,地势开阔的地方稀疏,地势复杂的地方密集,保证每一段上的三个烽火台能互相看得到。这样,边关的守军一发现敌情,烽火相传,很快长城沿线和中央政府就能得到消息。

  长城的驻防制度:长城的防御功能需要驻防士兵常年累月的驻守才能实现。长城的形状虽然是一条蜿蜒起伏的线,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体系完备的防御网,长城上的每一个小据点都通过层层军事与行政机构与中央政权相联系。以明代的驻防制度为例:明代长城沿线的驻军分为九个镇,每镇设总兵指挥,每镇的兵员大约在10万人左右。镇之下又分设几“路”,“路”的军事长官一般是守备,所驻地点大多在重要的关城。如明朝的山海关路,管辖附近十数处关隘,守备即驻在山海关城内。路之下又有关城隘口,这是长城上的重要据点,管辖附近一段长城的巡防,并支援相邻关隘的防务。重要的关口设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关隘之下是堡或小城,设百总或把总把守,守兵数目由数十人至百人左右不等。最基层的单位是敌台,上面可住人巡逻,眺望和打击来犯的敌人,视台大小可驻守兵数人至二三十人不等。以上这六层加上京城里总领天下兵马的兵部,组成了长城组织严密的防御网络。

  长城是如何修建的:长城大都修建在陡峭的山岭上,攀登长城殊非易事,除了累得气喘吁吁外,登至险要处甚至难免两股战战。崇山峻岭之上的万里长城是由谁修建的?亿万吨的建筑材料又是如何运送的呢?

  修筑长城的人力来源大约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戍防的军队,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第二是强迫征调的民夫,各个朝代修筑长城都大量强征民夫;第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关于修筑长城的建筑材料,在没有大量用砖以前,主要是土、石和木料、瓦件等。需用的土、石量很大,一般都就地取材。在高山峻岭的地方,就在山上开取石料,用石块砌筑。在平原黄土地带即在就地取土,用土夯筑。在沙漠地区还采用了芦苇或红柳枝条层层铺砂的办法来修筑,在东北的辽东长城还有用编柞木为墙、木板为墙的。

  

  相关链接:

  长城的不同名称:根据现存的资料,“长城”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所撰《史记》。先秦时期,长城的称谓有列城、方城、亭障等多种。最早修建的楚国长城即称为“方城”。秦国还修筑过一条人称“堑洛”的长城。“堑”就是掘的意思,即削掘洛河河岸,使之变成高崖以利防守。汉以后多用“长城”这个名称,但也杂用其他名称。如北魏曾在京城南部修筑了一条称为“塞围”的长城。金代所修长城称界壕,也有称边堡的。明代所修长城有边墙之称谓。据《明宪宗实录》载:“自永乐中罢海运后,筑边墙于辽河之内”。

  外国的长城:长城这种防御工程并非中国所独有,很多国家都修建过长城。比较著名的有古希腊长城、日耳曼防线和哈德良长城。古希腊长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建于雅典城通往海港比雷埃夫斯的道路两侧,用以保障战时雅典与海上的联系,长仅8千米。日耳曼防线是古罗马人修建的,亦称“罗马壁垒”。修建在黑海沿岸、多瑙河以及莱茵河流域,总长约500余千米,主要目的是防止日耳曼人的南侵。哈德良长城也是古罗马人修建的,修于公元117年。当时罗马势力已扩展到大不列颠岛上,为防御北方民族的入侵而修建了这条长城,位于今英国境内的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交界地带,西起爱尔兰海,东到北海,把大不列颠岛一分为二,全长约200千米。

  【责任编辑】林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