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与天才病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

  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英国诗人拜伦

  前不久,畅销小说《盗墓笔记》的作者、著名作家南派三叔被诊断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属于精神疾病而非心理疾病)。这位天赋极高的作家已经入院治疗,如果入院治疗意味着药物治疗的话,那么即使南派三叔以后还能写作,但很可能再也写不出那么精彩绝伦的故事了。笔者这么说,决不是危言耸听。

  创造力与精神疾病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用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这样的特点与精神病人非常相似。来自瑞典卡罗林学院的研究者跟踪了120万个病人和他们的亲属,甚至包括远房表亲,结果发现某些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基因与创造力相关,所以与一般人比起来,从事创造性工作(尤其是作家)的人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此外,那些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后代更容易出现艺术家和科学家。众所周知,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明显的遗传性质。截至目前,这是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方面最全面的研究。

  为什么作家更容易患精神疾病呢?那是因为当作家在创作故事时,他必须将自己分裂成若干个人物,然后他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自由穿梭在这些拥有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人物特质里。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的话,意味着作家在创作时,相当于把自我的所有子人格进行拆解,使他们彼此独立,失去联系(作家因而变成多重人格者),并且为了塑造打动人心的立体的人物个性,作家还需要将每个子人格的特质发挥到极致。

  上述研究的带头人认为,在为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患者治疗精神疾病时,应尽量降低药物副作用,即避免损害其创造力。目前对精神疾病进行药物治疗时,锂元素的应用最为广泛,而这种药物对人的创造力是会产生干扰和损害作用的。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躁郁症。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又躁动,又抑郁。

  精神医学将双相情感障碍界定为精神疾病,是因为当人处在躁动状态时(学名叫躁狂),会没来由地感到兴奋和激动,感觉像是有千军万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恣意驰骋,连续好几天都处在这种激越的状态里,无法平静下来。与此同时,当事人还可能会觉得自己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满心满脑都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事者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无法合理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因此显得莽撞、幼稚,

  冲动。

  可是没过多久,当事人却又感受到异乎寻常的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灰色的闷罐子,四周一点阳光都没有,浑身有气无力,连呼吸都觉得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到。他还可能同时觉得自己很差劲,一无是处(与先前对自己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因而可能有自杀自伤的念头。

  由于无法自制地在两种极端的强烈情绪里徘徊,双相情感障碍者的生活时常显得一片混乱,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做很多事,可是每件事都只做了一半就放下;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多段情感关系(也可能只是性关系),可是每段关系都无法深入下去;比如他可能忽然做出一些决定,然后抛下乱七八糟的结局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走开……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内心异常混乱的外在投射。

  边缘性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除了有生物学基础,还与患者自身的性格、气质、思维模式等密切相关,并且它们之间会互相影响。即因为有某一类型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容易有相应的性格、气质,而这种性格、气质,又进一步加强了某种生理影响。

  当精神疾病患者情况严重时,在服用药物使状态稳定之后,必须还要配合心理治疗,使患者的内心和人格继续成长,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调整不理性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可是目前人们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认知还很不够,对于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治疗就更加缺乏了解渠道。

  在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中,各种教材和资料都在强调:心理咨询师没有能力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必须依靠药物才有康复的可能。

  可是,我们忽略了有一部分所谓的精神疾病其实只是处在精神疾病的边缘,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强迫症和抑郁症,当然也包括双相情感障碍。那些患有这类疾病的人,很大一部分是有自知力的,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互动,有一些人甚至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出卓越的成绩。比如不少成功的政界、商界人士以及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有躁狂倾向。他们的明显特征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只需要很少的时间睡眠和休息,他们只要走上演讲台就能滔滔不绝,显得神采飞扬、激情澎湃,同时也能对听众的提问快速反应,幽默机智。

  值得一提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更是文艺界流行的“天才病”,大诗人李白、拜伦,画家梵高等都深受它的困扰,同时他们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要视个体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程度来决定。若程度较轻,则可以做不低于12个月的持续性的心理治疗;若程度较重,则必须先服用药物以获得一段时间的稳定情绪,然后再辅以持续的心理治疗。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而关系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当事者自身以及他与咨询师、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得到成长的。这意味着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边缘性的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健康的抱持性的关系得到疗愈,而不是只能靠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事实上,笔者身边就有两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一位,在躁狂和抑郁状态里徘徊了近10年之后,经过两性关系的调整以及努力地自我觉察和自我治疗,如今已得到了彻底的康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长时间处于宁静平稳的情绪状态里。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他确实不似前些年那么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了。从这个层面来说,是做个正常的普通人比较好,还是做一个不正常但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比较好呢?这大概谁也说不清吧。

  【责任编辑】张小萌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