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流感

北美甲型HINI流感让人类不得不用历史的眼光来回顾人与流感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流感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类,而且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使得人类对它防不胜防,常常会因为低估它而损失惨重。

  

  相似的流感

  

  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赫希则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从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发生的情况。第一次明显的流感流行于1510年,发生于英国。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也是一次大流行,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进入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网提供的信息表明,20世纪有5次波及全球的流感大流行,每次都导致数百万以上的人死亡,这5次分别发生于1900年、1918年、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不过,有些专业人员认为只有4次,即除去1900年的后面4次。那么,除了我们已经了解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剩下的几次流感大流行都有一些相似而又相异的情况。

  1957年亚洲流感大流行,称为“亚洲流感”,病原菌是H2N2流感病毒,原因可能是由人H1N1病毒与亚洲禽H2N2病毒混合产生的新病毒所致。这次流感于1957年2月首先在我国贵州西部出现,于当年3~4月引起全国大流行,5~6月进入日本和东南亚各国,7~8月袭击中东、欧洲和非洲,10月份蔓延至美洲,在8个月的时间内席卷全球。发病率为15%~30%,病死率不算高。

  如同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一样,1957年的流感也有二至三个高峰期。大多数国家在1958~1959年出现了第二或第三个高峰。以我国为例,这次流感在我国有两个高峰期。第一次在1957年2~5月间,致病范围集中在城市,3月达到峰值,4月开始下降,5月告终。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病率大致相当,只是死亡率较低,约为0.01%。第二个高峰发生于1957年12月至1958年4月,发病区域发生了改变,以农村为主,而且发病率较高,症状严重。有的地区流感病死率较高,如陕西、吉林某些地区病死率为0.6%~1.0%,死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

  

  20世纪有特点的流感

  

  1968年香港暴发流感,称为“香港流感”,也引起全球大流行。经查证,香港流感病原菌是H3N2病毒,估计是人H2N2病毒与亚洲禽病毒混合产生的新病毒所致。疫情首先于1968年7月中旬发生于香港,但其传播速度和发病率都不及1957年的那一次。1968年8~9月间流感经香港传入新加坡、泰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同年秋季到达欧洲,年底到达美洲。这次流感在我国同样出现了两个高峰期。第一次高峰出现在1968年7~9月,从香港、广东开始,再往北向全国扩散。这次流感持续时间较长,到1970年6~12月出现第二次高峰期,表现为在南方是夏季流行,在北方是冬季流行。

  时间行进到1977年,俄罗斯发生流感流行,称为“俄罗斯流感”,病原菌是HINI流感病毒,但是对病毒的来源无法查清,该病毒与1950年的人类流行病毒株几乎完全相同。具体时间是1977年11月~1978年1月在苏联出现。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暴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此次俄罗斯流感迥然不同于以往历次流感。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致病病毒为1950年流行的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因此,在该病毒株流行期生活过的人,即出生于1957年前的人,对于1977~1978年再次出现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绝大多数有关1977~1978年流感流行的报告均指出,尽管此次流行为典型的暴发流行,但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此外,与1957年及1968年的流感流行不同,此次出现的病毒新亚型并未取代以前流行的病毒株。因此,到目前为止,由1977年的病毒株进化出的甲型病毒(H1N1)与从1968年的流行病毒株中产生的甲型病毒(H3N2)已流行了20多年,而且仍然在引起流感流行。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是在中国首发流行的,具体时间是1977年5月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但传播速度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慢,半年后(即当年11月)才波及到我国南方包括香港地区,而北方是到苏联。流感发生后约一年才蔓延至全球。好在这次流感流行没有发现有人死亡,流行的范围也不如上面几次。但是,这次的致病对象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者。此后,自1977年起,HINI病毒与H3N2病毒在人类共同流行,包括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

  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各年龄组的人群都容易染病,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但是,身体强健的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大大低于1918年。1957年,H2N2病毒完全取代了以往的HINI病毒。而1968年,H3N2病毒又取代了H2N2病毒。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3.4万人因感染而死亡。

  从上面对20世纪几次流感大流行的梳理可以发现,流感是每4年左右小流行一次,每10年左右大流行一次。如果人群中有1%的人患流感,可以说是流感小流行:10%的人患流感是中等流行;10%以上50%以下的人患病可以看作是大流行。另一方面,如果短时间内流感在一个社区、学校、军营或小地区突然发生,病例较多,可以称为流感的暴发。而在较大范围内,流感发病率明显超出当地同期发病率水平,可以称为流行。而当新亚型病毒株出现时,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流感传播迅速,流行范围超出国界和洲界,就可以称为大流行。以上的4次都可以称为流感的大流行。

  我国从1953年~1976年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A(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与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在北京,建国以来流感大流行曾发生过3次,1957年那次,全市约有50%以上的人群感染,造成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给公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新旧世纪之交的流感

  

  现代流感最为显著的是在20世纪与21世纪新旧世纪之交的大流行。时间范围是1999年11月~2000年4月,欧洲、美洲、亚洲均发生中度以上流感流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法国,流行高峰时发病率达861人/10万人。与往年同期相比,流感的发病人数并未增加,引发流行的毒株仍然是H3N2亚型。我国受到的危害也较为严重。以北京为例,1998年~1999年流感流行期间,流行高峰时发病率高达26.49%,非高峰期也有10%的发病率。

  同样,在2000年1月,据英国首席医疗顾问利马·唐纳森教授估计,全国约5900万总人口中,平均300人/10万人遭到流感袭击。而在苏格兰地区,平均540人/10万人染上流感。短短数天,至少有50万人染病,而且染病人数一直呈急剧上升之势。这次流感被认为是英国11年来最严重的流感暴发,而1999年暴发的流感导致2.6万英国人死亡。当时人们的关注焦点似乎在电脑的千年虫病毒,但没有想到,生物病毒首先袭击了英国人。由此,英国媒体戏谑,“感冒虫比千年虫威力更大”。

  同样,2000年新年一过,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等大城市,多家医院都出现流感病人爆满的情况。使得加拿大卫生部迅速批准缓解流感症状的首种药品达菲上市。2000年,感冒同样没有放过美国,最初在西岸暴发,首先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此后蔓延至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弗吉尼亚、马里兰等19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如同1918年的流感,在美国,流感通常先在阿拉斯加开始,继而南移入侵美国西岸,然后抵达东岸。流感出现的季节通常在12月至翌年3月。由于有1918年的大流感教训,在美国,流感被视为第六大致命病症,每年因流感引起并发症而死亡的美国人约有2万。

  2000年初,继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暴发流感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流感潮,其中法国的患者多达数百万人。法国传染病监察机构“警戒站”说,在法国肆虐的流感,到1月5日已有近100万人受感染。从12月27日~1月3日期间,平均741人/10万人患病。根据法国卫生部门的规定,如果每10万人中有157人受流感影响,就被视为疫症。因此2000年初的法国也被为视流感疫区。

  同样,意大利2000年年初也暴发流感,初步统计每1000人中就有4人患病,患者病情会持续三到四天,引起并发症的病人可能有近万人。这次流感连雀鸟也不能幸免,当局屠杀了200万只雀鸟。而荷兰全国流感中心统计,该国平均10万人中有260人发病,患病人数达全国总人口的10%~20%。在西班牙,流感病例2000年比1999年多出30%。在南斯拉夫,流感病例达5年来的最高峰,贝尔格莱德有4~10万人患流行性感冒。2000年初阿尔巴尼亚流感的大规模暴发导致至少数10人死亡,拉脱维亚有5人死于流感。挪威、丹麦、芬兰、瑞典、捷克、德国、保加利亚和以色列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流感肆虐。

  新千年的这场流感触动了全球人们的神经,有的人把这场流感与1918年的流感相提并论,而且纷纷猜测原因。由于此次感冒症状与1977年“悉尼流行性感冒”相同,而且致病病毒株也是H3N2,感冒是从英国开始流行的,因此有人怀疑1999年秋天世界橄榄球大赛最后决赛,澳大利亚球迷涌入英国观看球赛,大量的人无限风光地簇拥着澳大利亚队抱走闪亮的世界杯,却将感冒病毒留了下来。当然,专业人士认为这种看法还缺乏科学根据,但也不排除有这样的机会导致流感的跨国跨洲界传播。不过,专业人士认为,此次流感是由于当地过去未出现过这种流感,人们没有抗体,所以导致许多人患病,而且因病情严重继发肺炎而死亡。

  

  责任编辑 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