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的一族二姓(下)

萧氏的由来

  

  萧氏本是汉族姓氏。在宋朝人编纂的《百家姓》中,有“和穆萧尹”之句。郑樵《通志》称,宋国微子启之后人大心,在平息南宫长万的叛乱中有功,被封于萧,建立萧国,故其子孙遂以萧为姓。清代学者张澍认为:“箫姓即萧也,古人往往萧为箫,系借用字。后世不学者遂以箫为姓,犹苻、符互易也,或为指箫为姓。”

  辽代后族姓萧,是借用汉族姓氏。契丹萧氏的出现,比耶律氏晚得多。至于契丹萧姓之由来,却有两种不同说法,始终难以统一。

  

  1.辽太祖改后族为萧

  《辽史·后妃传》称:“后族唯乙室、拔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乙室又作乙室已,辽内四部族中有“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可以为证。又,辽太祖二十部中有乙室部,其部始建于阻午可汗之世。部与族有所不同,部是部落,族是家族,乙室已族或为乙室部内之家族名。

  乙室已、拔里二族,早在遥辇阻午可汗时代就存在了。《辽史·营卫志》记载:“涅里相阻午可汗,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三耶律:一曰大贺,二曰遥辇,三曰世里,即皇族也。二审密:一曰乙室已,二曰拔里,即国舅也。”据此可知,乙室已、拔里属于二审密。当时,二审密为耶律氏通婚对象,故有国舅之称。

  乙室已、拔里为氏族之名因何而来?古代许多姓氏来源于氏族之名。故疑乙室已、拔里是国舅即后族最初的姓氏。当时,耶律氏是人口众多的大姓,乙室已、拔里两个姓氏集团分别与其通婚,是完全可能的。

  在辽建国前,中原汉儒就已进入契丹人中,辽太祖非常了解汉族文化,会讲汉语,由于敬重刘邦,将耶律氏“兼姓刘氏”,由于羡慕萧相国,将后族乙室已、拔里改为萧氏。宋朝人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阿保机用改姓的办法来激励皇族和后族,可谓用心良苦,老谋深算。

  不过仔细推敲《辽史》的文字,耶律氏只是“兼称刘氏”而已,兼称即别称,并没有完全改成汉姓,只有到了金代耶律氏才改为刘氏。不过乙室已、拔里“遂为萧氏”,倒是真正改用汉姓了。

  

  2.辽太宗时代改为萧氏

  契丹人萧姓的起源,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说法。“有谓述律皇后,兄子名萧翰者,为宣武军节度使,其妹复为皇后,故后族皆以萧为姓。”这种改姓始于萧翰之说,虽然为陈大任所撰《辽史》所不取,然而在《契丹国志》中却有记载:“太宗皇后萧氏、涿州人……后入宫,正位椒房,凡后族皆以萧为氏。”“其妹复为太宗后,翰始以萧为姓,自尔契丹后族皆称萧氏。”《新五代史》记载:“以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翰,契丹之大族,其号阿钵,翰之妹亦嫁德光,而阿钵本人无姓氏,契丹呼翰为国舅,及特以为节度使,李崧为制姓名日萧翰,于是始姓萧。”李崧大概已经知道了辽太祖改后族为萧氏的消息,故而改阿钵为萧翰。

  

  前萧氏与后萧氏

  

  据史书记载,辽朝后族改姓萧氏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辽太祖时代改乙室已、拔里为萧氏:第二次是辽太宗时李崧为阿钵改名萧翰。为了记述的方便,不妨称作前萧氏和后萧氏。

  前萧氏和后萧氏的血统,是有所不同的。

  前萧氏即乙室已、拔里,又称二审密,是血统纯正的契丹人,早在遥辇氏时代,就成为与耶律氏通婚的两个集团。遥辇氏部落联盟,始自唐开元年间,一直持续到唐朝末年,直到耶律阿保机继任部落联盟长为止。阿保机任部落联盟长是在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辽史》将此事议作“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立皇后萧氏。”旧史家将继任部落联盟长视作即皇帝位,是不准确的。所谓母萧氏、后萧氏,是史家追述之词,在公元907年尚无萧氏之名。

  后萧氏具有回鹘人的血统。《辽史》记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讳平,小字月理朶,其先回鹘人糯思,生魏宁舍利,魏宁生慎思梅里,慎思生婆姑梅里,婆姑娶匀德恝王女,生后于契丹右大部。婆姑名月梳,仕遥辇氏为阿扎割只。”在遥辇氏初期,即唐天宝年问,契丹人曾在回鹘的统治下,“契丹旧为回鹘牧羊”。当契丹强大以后,回鹘走向衰落,有部分回鹘人进入契丹族内,互相融合同化,成为契丹族的一部分。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回鹘在契丹之西,述律氏父亲“仕遥辇氏”,故而她出生于契丹右大部。

  辽太祖改乙室已、拔里为萧氏时,述律平并没有改姓萧氏,《新五代史》、《辽史·后妃传》都称她为述律平或述律皇后,可以为证。不过到了辽太宗时代,具有回鹘血统的后族,一律改成萧氏,皇后主要出自具有回鹘血统的萧氏家族,前萧氏乙室已、拔里家族在后宫中逐渐失势,很少有充任皇后者。

  

  奚族萧氏

  

  除契丹后族萧氏以外,奚族上层贵族多姓萧。统和年间有萧观音奴,是“奚王搭纥之孙”。曾任右祗候郎君班祥稳,后任奚六部大王,这是专门管理奚族事务的长官。

  开泰、太平年间,有萧蒲奴,字留隐,是奚王楚不宁的后人。开泰中曾“坐罪黥流乌古部”,后来因功升任奚六部大王。太平中由于讨伐渤海大延琳有功,兼侍中。

  清宁、咸雍年间,有萧韩家奴,字括宁,是奚长劫鲁恩的后人。曾任奚六部大王,后升殿前都点检,封荆王,赐功臣号。

  辽末有奚回离保,又称萧翰(与辽初的萧翰重名),字授懒,奚王忒邻之后人。大安中任奚六部大王,保大二年在燕京拥立耶律淳为天锡皇帝,史称北辽。萧翰知北院枢密使事,在反击北宋将领刘延庆的燕京保卫战中,卓有贡献。金军攻破居庸关以后,他率部下逃往箭笥山,自立为奚国皇帝,改元天复。后为部下所杀。

  辽朝有赐姓制度,耶律氏、萧氏都可赏赐给外姓人,以激发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奚族上层贵族有这么多的人姓萧氏,自然应是皇帝的赏赐,他们自己是断然不敢冒用皇后之姓氏,冒用皇后之姓属于大逆不道,会受到处罚的。

  

  不负期待

  

  辽太祖改乙室已、拔里为萧氏,抱有深切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萧相国扶汉一样,来帮助皇帝治理好国家,使国运长久不衰。辽太祖时改后族为萧氏,也是寄以厚望。事实证明,后族萧氏不负期待,确实为辽朝作出了巨大贡献。

  萧敌鲁,“膂力绝人,习军旅事”,是辽太祖最早的侍卫官。在征讨奚族和刘守光的战争中,他“闻敌所在即驰赴,亲冒矢石”,“必胜而止”。辽太祖把他比作不可缺少的“手”。

  萧阿古只,“少卓越,自放不羁。长,骁勇并善射,临敌敢前。”与萧敌鲁一起“总腹心部。”在征讨奚族、西南夷、燕赵、渤海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辽太祖喻为“耳”。

  萧达凛是有才略的虎将。统和四年,宋将杨继业由代州北伐辽,萧达凛“以诸军副部署,从枢密使耶律斜轸败之,擒继业于朔州。”于是辽军乘胜收复了云、应、朔诸州。统和十一年与萧恒德伐高丽,“高丽称臣奉贡”。统和十五年讨伐敌烈、阻卜取得大胜,“诸蕃岁贡方物充中国,自后往来若一家焉。上赐诗嘉奖,仍命林牙耶律昭作赋,以述其功。”统和二十年伐宋,活捉宋将王继忠。统和二十二年视察澶渊前线阵地时,中伏弩而亡。萧太后“哭之恸,辍朝五日”。

  萧孝穆,历任北府宰相、知枢密院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伐大延琳之叛,擒大延琳而归。辽兴宗即位后欲南伐,群臣多顺其意,萧孝穆阻谏说:“自‘澶渊之盟’以后,仅得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日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帝之约。”后来,宋朝将瓦桥以南10县割让给辽朝,又增加岁银、岁绢10万两,避免了辽宋之战。萧孝穆的阻谏,无疑是正确的。《辽史》评论说:“萧孝穆之谏南侵,其意何其弘远欤。是岂嗔目语难者所能知哉!……为国宝臣,宜矣。”

  萧韩家奴,“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通辽、汉文字。”辽兴宗以他为诗友,诏作《四时逸乐赋》,辽兴宗读了“称善”。他在应对文字中提出:“愿陛下轻徭省役,使民务农。衣食既足,安习教化,而重犯法,则民趋礼义,刑法罕用矣。”又提出:“增修边防,候尉相望,缮完楼橹,浚治城隍,以为边防。”辽兴宗对他的建议非常重视,将他“擢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并告诉萧韩家奴:“朕之起居,悉以实录。”他应诏与耶律庶成录《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二十卷,又应诏将《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译为契丹文,以广流传,以供辽兴宗治国参考。萧韩家奴有《六义集》十二卷,刊行于世。《辽史》评论说:“统和、重熙之间,务修文治。而韩家奴对笔,落落累数百言,概可施诸行事,亦辽之晁、贾哉。”晁指晁错,贾指贾谊,都是西汉时代名臣。

  上述萧氏人物,有的长于武功,有的擅于文治。他们对于辅佐辽朝皇帝治理国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汉代的萧相国(萧·何)相差不多。辽太祖将后族改,为萧姓的目的,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耶律氏、萧氏是辽朝维持统治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萧氏不负期待,辽太祖的谋略是成功的,这就是辽朝历史所作出的结论。

  

  结语

  

  姓氏与婚姻有关,由于姓氏不同,才便于通婚,利于人口的繁殖。古代地旷人稀,人口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开发和社会发展。

  契丹人只有耶律和萧氏二姓,自然会影响到通婚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婚姻的选择性。一些有识之士当时已看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辽兴宗重熙年间,都林牙耶律庶箴曾上表“乞广本国姓氏”,他说:“我朝创业以来,法制修明;惟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始太祖制契丹文字,取诸部分里之名,续作一篇,著于卷末。臣请扩广之,使诸部各立姓氏,庶男女婚媾有合典礼。”

  姓氏之产生,与地方乡里有密切关系。古代的乡相当于今日的乡镇(苏木),里相当于今日的行政村。姓氏多以山河地理得名,每乡每里都有不同的山、不同的河,成为姓氏起源的主要根据。古代每里、甚至大到乡,常常只姓一个姓氏,《水浒传》中的祝家庄、扈家庄就属于这种情形。今日仍保留有张家庄、李家庄之类村落,原初只是一姓村落,后来由于居民迁移,有杂姓迁入。现在很少有单姓的村落了。

  创制契丹文字时,曾对各部乡里之名作了记录,这为制定姓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辽初忙于战事,未及实行。辽兴宗时耶律庶箴虽然上表提出了这个问题,辽兴宗却以“旧制不可遽厘”加以拒绝,反映出他的昏馈无知。

  实际上辽代的契丹人,除了上层贵族以外,一般的平民百姓只有小名而没有姓。阿钵在没有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以前,是无姓无名(官名、大名)的,只是当了节度使,出于处理公务的需要,才由李崧为他起了姓名。今日蒙古牧民,也是只有小名(乳名),而没有正式的姓名。由于这种原因,重名的现象特别多,蒙古男孩子多叫巴特尔(英雄)、宝音(好小子)之类名字。

  契丹人初兴之际,特别勇于战斗,可以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来形容,故而李克用向耶律阿保机结盟借兵。同样是契丹人,在辽朝末年却不堪一击,阿骨打以少数士兵(2500人)就打败了数万契丹军队。其中原因很多,不过契丹人的身体素质下降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身体素质与婚姻有关,在不明姓氏的情况下,近亲结婚是难以避免的,自然会影响到身体素质。

  

  [责任编辑 王 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