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问答

翡翠是众玉石之首。很多人都渴望拥有一块绝世美玉,小孩佩戴翡翠显得充满希望,年轻人佩戴翡翠代表个性时尚,中年人佩戴翡翠显示着高贵气质,老年人佩戴翡翠寓意幸福健康。人们常常赞叹翡翠的美丽就像刚刚出浴的少女,婀娜多姿、鲜艳欲滴;也常常感叹翡翠的价格为何千差万别,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却一文不值,更有人感叹翡翠的赌石就像一个个传奇,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下面的翡翠问答中,您将获得所有的答案。

  

  什么是翡翠?

  

  要回答翡翠的概念,先要区分玉石跟玉的概念。中国古代《说文》曰:“石之美者,玉也”,说明了古人对玉石价值的理解;《玉藻》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称玉有“十德”,这些看法不仅认为玉具有美丽的外观,还将其赋予最美好的品格来崇拜。古人认为,玉跟石有联系但也有区别。相同的是二者都从地下挖掘出来,不同的是,玉具有美丽、坚韧的性质以及高尚的品德。能够称为“玉”的石头少之又少,目前,人们普遍把翡翠和软玉称为“玉”,除此之外的都只能称为“石”。

  大家都知道缅甸产出的玉石被称为翡翠,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翡翠”一词很早就有了,在汉代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中将翡翠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翡翠是云南、贵州地区的一种美丽的小鸟,有红色和绿色的羽毛。而当地的玉石有红有绿,与翡翠鸟的颜色相似,故用鸟名来称呼颜色艳丽的玉石。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把新疆和田软玉称为翠玉,在明末清初年间,大量缅甸玉石被进贡到中国,为了与和田玉相区别而把这种从缅甸运来的绿色的玉石称为“非翠”,后来讹传成“翡翠”。

  当代宝石学认为,翡翠是指以硬玉矿物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其他辉石族矿物的玉石。19世纪中叶,法国矿物学家发现,中国的玉器由两类不同的矿物组成,一类是透闪石——由阳起石组成的软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另一类是以辉石为主的翡翠,由于和田玉的硬度比翡翠软,因此把翡翠的主要矿物称为“硬玉”。硬玉是一种硅酸盐,质地坚硬,纯净的硬玉为白色。

  

  翡翠的是怎么形成的?

  

  缅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翡翠产地,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危地马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也产出翡翠,但是品级质量以及储量都远远比不上缅甸。为什么只有缅甸才能形成最优质的翡翠?这跟形成翡翠的地质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据研究,翡翠矿床是在持续的低温高压区域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也就是说,翡翠的形成不仅需要有成矿溶液,更需要低温和高压的环境,目前世界上只发现缅甸拥有这样的成矿环境和条件。按照地壳板块构造理论,缅甸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的边缘,当大洋底部滑入大陆边缘的时候,洋底表层的冷岩石要经受挤压被推回地面,同时经受巨大的压力,经过大约3500万年的持续作用,发生重新结晶,就形成了翡翠。

  

  谁发现了翡翠?

  

  关于翡翠的发现有很多种解释。据日本翡翠专家的研究,日本新泻县的绳文人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翡翠,并出土了一些原始人用过的翡翠制品。而英国人认为,缅甸的翡翠是一名中国商人发现的,这位购货商人在途径勐拱返回云南的时候,发现驮货骡子一边的负荷过重,于是随意在河滩捡了一块石头放入另一边,回家卸货的时候发现这块石头居然是翠绿色的,从此引发了人们大量淘翡翠的热潮。与此相近的另一种说法是,《缅甸史》上记载,公元1215年,勐拱人珊龙怕受封为土司,在勐拱上游渡河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鼓状的蓝色玉石,带回家中,于是下令在此地修剪城池,命名为“勐拱”意为鼓城。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么缅甸翡翠的发现就有7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考古学家认为,元代以前的墓葬中没有出现翡翠,而翡翠在中国的出现是在明朝以后。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认为,翡翠是18世纪后才从缅甸经过云南传入中国的。

  

  为什么翡翠会流行起来?

  

  中国传统上把和田玉视为至珍,为什么翡翠会后来居上替代和田玉呢?因为其美丽、稀有,且耐久性比和田玉更强。翡翠颜色鲜艳,透明度更好,不仅可以制作成跟和田玉一样的玉器,还能镶嵌金银,制作各种首饰,用途更加广泛。翡翠产出于缅甸,交通运输远比新疆和田玉方便。同时,清王朝皇家嗜好也是翡翠盛行的原因。清朝中叶的乾隆年间,翡翠开始得到重视,而慈禧更是将对翡翠的喜爱发挥到极致。由于慈禧是西太后,所用器物大多是绿色,而翡翠恰好满足了慈禧“绿色”的需求,她常常向在粤海关索要翡翠别子、簪子或者扳指等首饰。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曾献上一块极品翡翠,慈禧太后对这块翡翠钟爱有加,临终前仍捧在手中。清王朝对翡翠的狂热引领了整个社会对翡翠的喜爱,使得清末时人们对和田玉的需求大大降低,而翡翠却一直繁荣到现在。

  

  怎样鉴别翡翠?

  

  通过对翡翠结构、密度、光泽、光谱、折射率、内部包裹体等因素的观察和测试可以知晓翡翠的真伪,但是对结构和包裹体的观察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根本不能掌握,密度、光谱、折射率需要专门的仪器测试,因此普通人对于翡翠的鉴定有一定困难。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有几个有用的经验性方法,比如:看光泽,翡翠表面的光泽柔和,有时候像玻璃的光泽,有时候稍微弱一些:看翡翠有没有“苍蝇翅膀”,因为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会呈现出柱状、短柱状的外形,若出现在翡翠表面,当在光线下转动翡翠,可以见到反光的现象,感觉就像“苍蝇翅膀”一样:看颜色有没有定向分布,一般来讲,翡翠的颜色是在硬玉形成后,外界离子进入到矿物中而形成,因此具有定向的分布特征:再或者就是用肉眼看这块翡翠是否具有“橘皮效应”: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些硬玉矿物在翡翠中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对翡翠表面进行抛光打磨的时候,较软的方向会被先抛磨掉而较硬的方向却留下来,形成一种像橘子皮表面的状态,当然,如果改进抛磨方式会减少这种现象,因此并不是每块翡翠都有明显的橘皮效应。

  是否进行了优化或者处理也是甄别翡翠的一方面。通俗地说,优化就是用一些人们普遍接受的传统方式对翡翠进行加工,让翡翠更加完美,比如:上蜡,所有翡翠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都是在其表面上一层蜡,以增加翡翠的光泽。由于翡翠的优化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不用指明翡翠经过优化,而处理则必须在销售中指明。处理就是用一些人们难以接受的方式将质量低劣的翡翠变得易于销售,比如:把质地不好的翡翠先经过酸处理后再充胶,也就是常说的B货翡翠:把颜色不好的翡翠进行染色,即C货;既经过酸洗充胶,又经过染色的翡翠被称为B+C货翡翠。B货翡翠一般在裂隙的地方有胶存在,但是工艺好的B货连行家都很难用肉眼分清是否有胶,只有用红外光谱仪来测试有机胶的光谱最能说明问题。C货翡翠的颜色均匀,而且颜色沉积在裂隙中呈现出网状。B+C货翡翠既具有B货的特征,又具有C货的特征。对于处理过的翡翠,一般来讲价格较低,当遇见那些十分漂亮却价钱很低的翡翠时,要格外小心是否经过处理。(文章代码:100530)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