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的前世今生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这是名著《红楼梦》中贾迎春为算盘制作的形象生动的谜语。

  英国学者李约瑟称“算盘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对我国算盘的最高评价。现存最早的算盘是公元1444年我国制造的一把7珠25档算盘(第15档缺),现流落于日本。我国最早描述算盘的书叫《魁本对相四言杂字》,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当今仍在日、韩、朝等东南亚国家流行的算盘,都是中国式的珠算盘。珠算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数术记遗》,记载了14种古代算法,而用珠的算法就有“太一算”“两仪算”“三才算”“九宫算”和“珠算”五种。

  宋代以后,我国出现许多珠算论著,南宋数学家杨辉的《乘除通变算宝》有“九归”口诀,明人吴敬《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 记载了珠算的有关算法。清代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记述:“算盘者,经营之归宿也。京师铺店开门必响算盘,似有点数节奏……乡间惟入夜各铺算一日总账,一人念之,数人打之,其声相应。60年前,吟诵之声中夜不辍,今则算盘抵读书声矣。”他还写诗描绘算盘的应用:“鸬鸠七子最均平,定位联行格局成。珠欲走盘先入串,棋将举手预敲枰。听来钱窟终年响,算到铜山几处倾。暗里乘除兼理数,此间心地要分明。”

  中国古代许多文艺作品也常描绘算盘。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上一家药铺柜台上就放着一架7珠串档算盘和账簿。宋代谚语集《三珠戏语》里也有“算盘珠”之说,这说明北宋时代算盘已被民间广泛使用。明代小说家凌濛初编著的《二刻拍案惊奇》中的张三翁劝诫姚公子的故事有云:“老汉曾眼见先尚书(姚公子的长辈)早起晚眠,算盘、天平、文书、簿籍不离于手。”从中可看出,算盘在当时已是普遍应用的计算工具。

  台湾民间流传三道传统算盘谜。其一:“两层楼房十三幢,竹头椽子木头墙。弟兄七人住一门,下层五个上层俩。”其二:“弟兄七人同模样,大哥二哥在外乡。五弟心想合一处,中间隔着一堵墙。”其三:“一宅分两院,两院人马多。多的比少的少,少的比多的多。”在沂蒙山区,民间也流传一道算盘谜:“兄弟五个,姊妹一双。相貌一般同,身价不一样。一家常打架,为的金钱账。”算盘谜语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令人喜爱。

  算盘通常被中国人用来寓意招财进宝,人们时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会做生意的精明人士。古代中国小孩挂在脖子上驱凶避邪的吉祥物小算盘就是象征富贵。经商的店员或老板,每天早上开店后,习惯把算盘拨弄得“劈哩叭啦”响,借此讨个好彩头。

  上海著名的算盘收藏家陈宝定老人是我国著名算具收藏家。他打算盘能从单手打到双手,从看着打到闭目打。他收藏各种算盘800多种,其中有圆形八卦算盘、方形游珠算盘,4米长的160指柜台算盘,半个手指甲大的用针来拨打的7指吉祥算盘;有唱片算盘、水晶玛瑙算盘;有金、银、象牙微型算盘;有春秋时代的“结绳计算”件;有日本天皇使用的“皇宫算盘”(复制品);也有1指~13指系列算盘。他还收藏有日本、美国、印度、苏联等14个国家和地区制造的算盘珍品。他收藏的弹簧算盘印证了中国先于日本创造算盘,戳穿了“日本首创”的狂言,为我国讨回了公道。

  在台湾民间传说中,算盘为孔子夫人所创。春秋时鲁国国君嫌司库大臣不擅理账,于是群臣推荐孔子替代。孔子不谙此道,得夫人一臂之力,发明绳子串珠计数法。至今在尊孔盛行的台湾,人们仍把算盘和计财鼻祖归宗于孔子夫人。

  我国算盘品种繁多,洋洋大观,有计时算盘、显数算盘、音乐算盘、清盘算盘、教具算盘、练习算盘、儿童算盘、倍数算盘、开方算盘、电子算盘、旅游算盘、挂件算盘、钥匙链算盘等等,制作算盘的材料应有尽有。在算盘世界里,最大的可能要数浙江省临海市雷国华珠算博物馆的长6.52米、225档,可供15人同时使用的“珠算王”;最小的算盘也可能是该馆那长不足1厘米,宽仅0.2厘米的纹银戒面算盘。

  算盘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计算快速,不耗能源,价格低廉,又能启发人们的智力。纵使今天已经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在以大量的四则运算,特别是以加减法运算为主的财会工作中,算盘的计算速度与简便之处依然可与电子计算器相媲美 ! 算盘不但有许多可赞颂的亮点,而且装饰性、欣赏性也很强,特别在计算器十分便宜和普及的今天,算盘逐渐退出文具店后, 藏友们瞄上了这种新的收藏品。

  【责任编辑】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