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核武器掌控在谁手中?

“9·11”事件后,美国军方发展新型核武器的呼声日高。美国媒体称,反恐战争的需要是美国发展新型核武器最重要的“由头”。美国认为,目前一些所谓无赖国家或基地等恐怖组织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而新型核武器体积小、当量低,杀伤威力大、放射性污染小,可以更灵活、更精确地对恐怖分子实施打击。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核门槛国家”越来越多,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能够拦截所有来袭核弹,而用核弹摧毁导弹的概率比用普通导弹要高得多。此外,无论是在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还是在科索沃战争中,有关国家都把地下设施作为防御美国攻击的有效手段。美国认为,这也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要大力发展像深层钻地核弹这样的、能够“干净而有效打击地下设施”的核武器。
  目前,核武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原子弹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弹。它在爆炸时能放射出大量致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电磁脉冲弹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可大显身手。伽玛射线弹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冲击波弹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电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红汞核弹是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由于不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吨。三相弹是用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铀-238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变,以得到大于氢弹的爆炸力。
  俄罗斯核武器采取“双重核按钮制度”
  “核按钮”最早启用于20个世纪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时期。当时,为了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最高决策者的命令能及时地下达给核力量,专家决定制造一只带有各种电子板、按钮及控制系统的密码箱,分上下两层,有4个形状奇怪的密码锁, 从上下两个方向均可开启。它的外形同当时十分流行的俄制公文包没什么两样,但它同总参谋部的中央指挥所直接联系。只要总统一声令下,它就可将信号迅速传送到中央指挥所,在最短时间内将核弹头送向预定目标。目前,在俄罗斯原始森林深处,在距地面几十米深的发射井下,部署着当今威力最大、举世无双的“撒旦”号战略火箭。导弹的发射指令就是从距此万里之遥的中央指挥所发出。中央指挥所的大门用厚厚的金属制成,平时金属门紧闭。从国防部长办公室到中央指挥所步行只需几分钟。中央指挥所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大长桌,桌两旁都是深褐色皮面椅子,俄罗斯国家最高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在最紧急情况下才会聚集在这里开会。长桌的头上放着一把看上去极普通的椅子,这就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的坐椅。总统坐椅上没有“核按钮”,在椅子的扶手上只装有秘密联络装置。俄罗斯总统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一个军官陪同。这名军官手上拿着个黑色的皮箱,这就是能够将俄罗斯核武器发射出去的“核按钮”手提箱。事实上,除了总统,俄罗斯还有另外两只“核按钮”手提箱,分别由国防部长和参谋总长掌管。一般来说,如果总统决定向某国发动核攻击,他身边的那位军官会把“核按钮”手提箱交到他手里,同时,总统还必须与国防部长一起进行操作。因为俄罗斯的核武器发射采取的是“双重核按钮制度”,即每一级都有两组密码,只有当两组密码准确无误地拼在一起,并逐级传达命令,核导弹才能最终发射出去。总统和国防部长取出各自“核按钮”手提箱内的密码后,同时发送到总参作战部,该部特种通讯中心立即将它们混编成一组新密码,再通过特殊通讯频率,传递给拥有战略核武器的诸兵种部队中央指挥所,继而传达给承担战略值班任务的部队,最后传达到每个发射台,包括导弹基地、核潜艇及战略轰炸机等。各级指挥官在收到核导弹发射密码指令后,立即与自己保管的密码进行核对。每个指挥官及其副手各持密码的一半,经组合后再与最高统帅部发来的密码对照;证实无误后,取出分别存放在两人身上的钥匙,启动发射装置。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核导弹发射钥匙孔的位置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互相间距离至少有3米远,以确保一个人不能将两把钥匙同时插入两个发射钥匙孔内。
  美国总统将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同做出核攻击的决定
  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时,他也从前任总统小布什那里继承了一只黑色手提箱,这只手提箱就是广为流传的“核按钮”手提箱。美国总统的“核按钮”手提箱外表是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5厘米、35厘米和25厘米的黑色皮包,在黑包内部还装有一个由美国泽罗·哈利布顿公司专门制造的超坚固钛金属包。“核按钮”手提箱重约18千克,它上面装有牢固的密码锁。“核按钮”手提箱平时存放在戒备森严的白宫东馆地下室,当美国总统在国内旅行或是出国访问时,就会有一个特别保镖提着“核按钮”手提箱跟随在美国总统的身后。“核按钮”手提箱由5名特别保镖24小时轮流保管,这些特别保镖都是从美国海陆空及美国海岸警卫队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他们任何时候都不会离开美国总统的左右,并有权在事先不发出警告的情况下当场击毙任何可疑的来犯者。假如美国要采取核攻击或核报复行动,都必须由总统通过“核按钮”手提箱来完成。打开手提箱,你会发现里面并没有想象中的“核按钮”,而是4种重要文件。这4种文件中,一是黑色手册,里面罗列了4种打击力度不同的行动方案,记录着美国的核导弹数目、部署地点及发射预定路线等;二是一份机密名单,记载着发生紧急事态时可供总统使用的秘密基地名单;三是紧急广播程序,记录着美国一旦被原子弹轰炸后总统向全国广播的程序;四是认证卡,上面有总统认证号码,此卡不被确认时,以总统名义下达的任何命令都无效。如果接到核攻击警报,那么在25分钟之内,军方会向总统报告敌人的攻击规模及打击目标,总统根据黑色手册上的内容选择相应措施后,将搭乘直升机逃往秘密避难处。白宫特勤小组也要准备两辆总统专车,以备气候恶劣、直升机无法及时到位时紧急支援。在避难处,总统将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同做出核攻击的决定,核导弹攻击程序将立即启动。最终执行任务的是美国空军战略指挥中心。该中心位于美国北部的一片农田里,在这片200公顷的农田下面,藏着足够毁灭地球10次,甚至100次的核导弹。整装待发的核弹被称为“民兵-3”型,藏在30米深的地下密室里,一道110吨重的石门将其阻隔,打开石门后还有一道7吨重的钢门。发射核弹的开关必须由两名控制员同时使用各自保管的钥匙才能操作。那么何时才会发射核弹呢?控制员必须从电脑、电话、高低频无线电等通讯系统得到相同的命令,才能将钥匙取出,进而发射核导弹。
  英国的“核按钮”由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全体成员共同控制
  1952年10月3日,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沿海的船上试爆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6年,英国在空军装备原子弹。3年后又爆炸了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爆炸氢弹并具有核作战能力的国家。在英国,“核按钮”由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全体成员共同控制。一旦英国遭到攻击,由首相组成的战时领导班子将决定是否动用核武器。如果决定做出,游弋在大西洋中的战略核潜艇会接到密码命令,立刻发动攻击。那么,英国的“核按钮”究竟设置在哪里呢?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个谜。2004年,布莱尔承认,英国1956年就在威尔特郡考萨姆地区地下37米深的一个废弃矿井里修建了一座“地下城”。核战一旦爆发,包括女王在内的王室成员、首相内阁及4000多名公务员,将在4分钟的“核战预警时间”内到这里避难。人们立刻联想到,那座“地下城”里或许就有“核按钮”。据说“地下城”的第17区只有一个卧室和一个豪华浴室,在那里的墙壁上不起眼处设有4个按钮,猜测这可能就是英国的“核按钮”。冷战结束后,该“地下城”曾一度被废弃,“密室”内的“核按钮”很可能早就失效了。不过,随着2013年伦敦遭恐怖袭击,人们普遍担心英国会遭到恐怖分子的核袭击,因此英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拨款重新恢复“地下城”的功能。
  以色列:对是否有核武器采取回避态度
  国外媒体一再报导说以色列是继中国以后第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以色列一直保持沉默。虽然以色列研制核武器一直秘而不宣,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色列的核武器计划就已开始起步,到60年代进入了正式研制阶段。以色列一家军事杂志报道称:“以色列目前的核弹头数量在150~200枚之间。”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在访问德国前曾接受了德国电视台的采访,当被问到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事实是否削弱了西方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的立场时,奥尔默特说:“以色列是一个民主国家,不威胁他国……我们从未威胁要灭绝某个国家,而伊朗却明确地、公开地威胁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当它渴望与美国、法国、以色列和俄罗斯一样拥有核武器时,你能说这是一回事吗?”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以色列政府首脑首次暗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
  【责任编辑】林 京
各国核武器掌控在谁手中?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