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脑做电影的人

《阿凡达》《变形金刚》《钢铁侠》,你知道电影中无数的精彩镜头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吗?其实有很多特效镜头根本不是由摄像机录制,而是用电脑制作出来的。在10年前,数字电影特效刚刚被植入影片时,北京电影学院就敏锐地察觉到电脑后期制作在今后电影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建立起影视技术系这个超前、精尖的电影技术专业。10年后,同样喜爱特效电影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记者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详细了解了影视技术专业的方方面面。

  影视技术——为数字电影服务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成立,正值全球电影制作逐步向数字化转变,同时也是在中国电影数字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的年代,进口大片的引进,观众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电影制作技术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实践领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北京电影学院在各部门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和国内多方资源,组建了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

  新系和新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支撑,建系之始学院对于教研人员的引进给予了非常大力的支持,从外地引进专家的同时将一批学院现有的教授和毕业研究生集合起来开展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努力和提高,院系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学术梯队,有了一支高端教育人才队伍。

  影视技术系探索研究的对象是电影数字技术。数字技术改变了整个电影产业的面貌,改变了电影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传统的胶片电影面临消亡,而电影的故事却在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体终端上不停迸发出新的顽强生命力,虚拟数字电影的语言及美学风格都已经完全被改写。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要求电影学科从本体到产业的全部内容进行更新,因此电影学院也在不断探索未知的新兴领域,不断在学科的交融中找到学科的新兴生长点,不断深化和扩展学科的知识领域。

  数字电影技术就是为电影服务的,无论是为了电影创作还是为了电影市场,或者产品技术开发应用,影视技术行业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提高电影制作质量和生产效率,最终让中国电影更好看,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发展,就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但是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我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世界电影“强国”。所以北京电影学院当前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期,参与和推动中国电影的由“大”向“强”的转变对于影视技术系的学生老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理双全的影视技术人才

  虽然从教育部的学科划分上影视技术专业方向属于艺术学门类,但从自身专业特点和教学体系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影视技术系与纯艺术类学科相比还是有较大不同,更多地融合了理工科专业的要求。因此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艺术特长并不是学院考察的重点。相较而言,选择生源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学习钻研技术的素养,有合作精神,这样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潜力。热爱电影、有对电影技术的爱好、有刻苦钻研的劲头、性格开朗并善于合作、具备文理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这些不仅仅是对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所有电影人的学习和成才的关键。

  影视技术系学生的专业培养首先是从基础课程做起的,在这一点上,它和电影学院的其他专业不太一样,基础课程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掌握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包括多媒体等视频技术,如《计算机基础》《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基础》等课程;另一方面是利用电影学院的优势资源,让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了解完整的电影整体概念,也就是电影怎么做出来的?怎么进行电影创作?通过诸如《电影技术基础》、《电影艺术基础》、《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等课程和实践,让学生们成为懂艺术的科学家,从而区别于普通理工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只会使用技术、缺乏艺术修养、电影制作思维与经验、难以与导演沟通的技术工程师。

  影视技术系在人才培养的方法上,强调开放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尽力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交流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对高端软硬件实际制作和参与研发项目强化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具备国际竞争力。

  做出色的幕后工作者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力图培养具备电影艺术素养,系统掌握数字电影技术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电影科技人才,毕业后具备影像拍摄、后期制作、发行放映,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能力。从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广泛就业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等领域,有些已在数字电影制作领域崭露头角,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内一线制作公司、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骨干力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

  电影创作是集体创作,中间涉及很多专业和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培养出每一门专业都能尽量把自己的能力、技术发挥到极限,共同做出最好的电影的人才,这才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最终目的,也唯有自身能力素质达到了工作的要求,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地位。影视技术系院长刘戈三说:“学习影视技术的学生必须端正心态,踏实学好每一门课程、认真对待每一次实践,真正甘心为电影做幕后的幕后。”

  张亘 为影片填充色彩

  张亘,200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毕业后在视点特艺公司担任调色师,现在就职于PO朝霆公司担任调色指导,六年间承担了50多部电影的调色工作,包括《中国合伙人》《非诚勿扰》《风声》《全球热恋》《辛亥革命》《金陵十三钗》《将爱》等。

  张亘告诉记者,电影调色是对电影画面进行二次加工,用色彩赋予影片独特的气质,帮助导演在最协调的氛围中讲述故事。调色师就像是电影的化妆师一样,通过了解导演和摄像师的意图,将影片最美的一面展现给银幕前的观众。而另一方面,调色师也能够通过运用色彩来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意识到调色工作在电影后期制作中不可或缺。张亘的祖辈和父辈都是电影工作者,在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张亘自己也决定从事电影行业。在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第一天,张亘就明确地看清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专攻电影后期制作,加上不断的努力、积极实践和细化学习内容,他在毕业时很容易就找到了对口工作。“读书期间我基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学校给我们非常多的实践机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帮助很大。”

  基于对电影行业前景的预见,张亘在电影学院选择的课程与电影产业非常贴近。“比如《视觉原理》《影视技术概论》《视听语言》这类基础的课程会帮助我理解什么是电影,”张亘说,“而《计算机图形学》《电影摄影基础》《电影特效制作》等专业课程更重视理论与实践并行。老师在每次课的前半部分讲解理论,后半部分要求学生自己上手,将新鲜的理论付诸实践。这样学习起来不枯燥,而且每次实践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兴的电影后期制作行业亟需大量新鲜血液,北京电影学院为业界提供了强有力的中坚力量,也给予刚毕业的学生们无数前进的机会。“我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获得了较多的机会向大师们学习,能够与众多行业前辈共同学习和工作实属幸运。”张亘说道。

  宋强 从梦想到现实

  宋强,200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电影科研所工作。工作期间撰写并发表多篇电影技术类论文,同时起草过电影行业国家标准,现主要从事影像创作。

  宋强是最早攻读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的学生之一,作为既有才能又有经验的“学长”,宋强现在已经走在学弟学妹之前,身担导演、制片人、技术总监等数个身份。自从毕业之后,宋强的能力急速增长:工作不到3年就成为数字电影《一个农民的1978-2008》的剪辑师和技术顾问;2009年作为摄影师拍摄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庆典活动,同年参与国产首部全三维立体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的技术指导和调色工作;2010年至2013年期间作为导演、制片人以及摄影师制作了多部数字电影,同时涉足4K动画领域。由于在中国电影科研所工作的关系,宋强同样热心于数字电影技术探究、数字摄影器材功能挖掘,并且在推动中国数字电影方面也有建树。

  说到当初选择电影学院影视技术专业的原因,宋强毫不犹豫地说为了梦想。“进到电影学院,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方向,都和电影密切相关。入学以后,慢慢学到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对电影创作的了解更为全面深入。”

  宋强说,他已经多次以制片人或导演的身份制作电影,能够充分运用他在特效设计、工艺安排、影像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但他的强项专业还是影视特效技术、摄影技术和剪辑技术。宋强说:“我认为摄影、剪辑这些艺术创作更需要有技术基础作为固定支撑。我在工作中,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我在剪辑的时候可以自己上手,不需要求助他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电影后期剪辑,摄影方面也是如此。”

  在宋强投入工作的这几年,中国电影逐渐从使用胶片走向数码成像。电影数字化发展到今天,数字摄影机已经全面取代胶片摄影机,而胶片摄像机与数字摄像机截然不同,宋强说他正是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基础,在做摄影工作时,不害怕任何新型号的摄影机,可以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使用数字摄影机时遇到的困难。

  宋强多次向记者表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基础技能。“不管是做哪一类工作,都离不开影视技术专业本身的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影视技术专业的相关背景,我在电影制作中多了很多发挥创作的机会,”宋强强调。“我相信,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或技艺都会有它的发挥空间。任何知识都应当学以致用,帮助你实现梦想。”

  牛小明 将震撼作为起点

  牛小明, 2011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数字媒体研究所,现从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技术部的项目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

  “2007年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上映时,我激动到留着眼泪看完整片。”牛小明说。相信很多看过《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观众都曾被电影特效所造成的视觉感受所震撼,近年来多部数字特效电影更是如同洪水般冲击着观影人的体验,牛小明正是由于对电影中这些宏伟特效有着非常的嗜好,才决定投身数字电影行业。

  牛小明本科毕业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同时对图像、视频处理等方面也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数字电影的基础帮助他顺利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凭着超人的努力和老师的 谆谆教导,牛小明很快就熟悉了数字电影的各方面基础,了解到数字电影技术涵盖了整个电影行业拍摄、制作、发行、放映等各个工艺流程。他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研究,高效地利用起学院数字电影实验室的设备、师资、以及自己早已熟练掌握的特长,在数字电影技术领域中视频编解码、存储系统等深入挖掘学习。直到今天,牛小明从事的工作和研究生期间的所学息息相关,运用到的恰恰就是学习期间研究课题中的主要知识和理论。“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基础平台母版库的建设,其中以什么格式保存影片、选用什么样的存储系统等都会运用学校期间学到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去设计、解决及实施。”

  由于工作的性质,牛小明总会遇到很多紧急或重大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立即做出判断及妥善处理,”牛小明说。“比较典型的一次是在调试中心基础项目的存储时,连续几天都出现采集丢帧现象,而项目当时马上就面临验收。我还是从问题根源出发,通过在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上学时,跟老师们学到的存储基本知识,对问题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定位,最终协调存储系统厂家及时解决了问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