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国 淹没在沙海中的文明

一个有着700年文明的王朝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当人们在 300多年后发现它时,它还保存着过去的模样,残存的宫殿废墟、辉煌的宫殿壁画、神秘的山崖洞窟,以及荒凉悲怆的古战场。

  古格可以和中美洲玛雅文明,意大利的庞贝古城相提并论,三者都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遭到灭顶之灾,正是因为突然的变故,一切都被保存下来了。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的活动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们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

  

  古格王朝的兴衰与灭亡

  

  9世纪中期,吐蕃王朝逐渐衰落,西藏社会进入割据时期。卫室后裔中相继兴起拉萨王系、山南雅隆觉沃卫系、古格王系、拉达克王系等等。古格王系起子10世纪中期,由吐蕃第9代藏王朗达玛的曾孙吉德尼玛衮创建。古格王朝在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700多年的盛衰史也由此成为史学者们关注的课题。诸系中影响最大,历史遗存最丰富的首推古格王系。

  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格王朝的遗址位于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在 1630年的内忧外患中毁于一旦。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7世纪中,已经有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了古格,从残留的遗迹中人们发现了葡萄牙的文字。当时的古格人信奉佛教,宗教的领袖是国王的弟弟,当僧侣人数日益壮大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动摇了国王的地位。古格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来削弱佛教的影响。原本每次出征前都要为军队祈祷的僧侣换成了传教士,国王也还是信奉基督。传教土与僧侣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国王与他弟弟的权利之争。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正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古格整座城堡建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黄土坡上,地势险峻,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弘壮观。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山顶平面像一个哑铃,由一条羊肠小道连接,南面是座高峰,三面绝壁。北面的废墟漫山遍布,俯瞰下去,其间上下、比肩相通,回廊、暗道巧置,正面和背面都有攻守相宜的城墙、碉堡。古格王宫在建筑上充分考虑了防卫功能,城址选择的地形依傍悬崖,背靠高山,难以攀登。在建筑布局上,在险路隘口设有碉堡,且仅有一条山路可以通行,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从故城的遗存来看,既有近距离格斗所用的刀、矛、剑、盾牌、人用甲胄、马用甲胄,也有远距离作战所用的弓箭、火枪等,可谓一应俱全。在古格的遗址上可以随处捡到箭头和甲片,这说明当时那场战争的惨烈。在一些洞穴里,人们还发现了一些拳头大小的鹅卵石,对于居高临下作战的古格人来说,这些都是威力无比的最好武器。

  据记载当时古格城中的居民都参与了战争,而且他们又有足够的粮食。三百年前拉达克人想要攻人古格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数人认为拉达克人是采取了诱降,才攻下了这座要塞天险。

  

  曾经辉煌的文化

  

  近年,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塑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代表其最高成就的就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遗留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风格独特,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层面。

  红殿、白殿、度母殿和护法神殿是一组保存最好的建筑,其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华。它们可能已有几个世纪无人问津,今日依然光彩照人。古格1200年前的壁画颜色之鲜明超过了莫高窟,无论是红、黄、蓝、绿,都那样纯正而沉稳,金粉更是熠熠生辉而不浮华;论画法,其画面生动细腻富丽堂皇。古格的壁画大抵有两类:一是佛教造像。壁画上的菩萨、佛祖宝相庄严,体形庞大,一般都在3米左右,令人仰视而比例匀称。尤为奇特的是,西藏其他地方的佛教造像眼睛都呈线条弯曲的豆荚状,而古格佛教造像的眼睛却是狭长一道,直达鬓角,呈现出另外一种悲天悯人的神态。据说古格王朝的建设中多有印度、尼泊尔工匠,想来画风也是受了南亚风格的影响吧。

  壁画上众多的马头明王、大威德金刚身体多呈金色、蓝色,手持弓、箭、杵等法器,狰狞威武;还有这里的度母造像,也完全不像其他地方的度母那么中性,非但面容画得温柔妩媚,身形也突出丰乳细腰造型,十足的女性特征令她们平添了更多的世俗气息。这些大型的造像除了在造型出众之外,衣袂裙裾也画得婉转圆熟,仿佛无风自动一样。其中,古格城堡的建筑场面、王室贵族与僧俗各界以及域外王侯使节的礼佛图,男人农耕、出牧、狩猎、骑射,女人挤奶、歌舞的生动画面,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服饰,无一不是那个时代的写真。还有许多一尺见方的小型供养菩萨造像遍布大型造像四周,这些小幅画像文饰精细,姿势也各不相同,有拉弓的,有一脚弯曲一脚腾空的,尤为生动逼真。

  另一类壁画是世俗场景的描写。有歌舞伎乐图、宴乐图、礼佛图,画幅尺寸极大而场景恢弘,多用赭红、深蓝、墨绿做背景,人物则用白、明黄、橙色衣着,画面显得明快而生气盎然。相对佛教造像,世俗人物又走到另一个极致即小处着手。最小的人像只有拇指大小却一笔不少惟妙惟肖,五官生动神情宛然,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而神态不一,真是叹为观止。

  古格的壁画着色固然别致,笔法也很精到:所有的线条都是一笔一气呵成而气韵十足,就像篆法中的铁线篆一样刚劲有力。而不同的佛殿壁画风格又有不同,或金碧辉煌或清秀雅致,或色调凝重或精巧绮丽。

  

  古格有很多未解之谜

  

  古格文明的消失,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迷,人们的猜测让古格更加的神秘。古格最后的臣民在哪里?崖洞里那些没有头颅的干尸是古格人还是达拉克人亦或是扎布让的后人?传说中“岩石围绕之地”的像雄古格王城,为何不见一方岩石?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消亡是个事实。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一点点土林和戈壁,这种地貌形态的变化,或许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但是问题还是那10万人去哪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在古格的石壁上有一幅图画,很多的妇女双手交叉互相拉着手,跳着一种节奏缓慢的舞蹈,这和当地妇女跳的一种舞蹈竟然极为相似。古格人没有姓氏,也没有家谱,人们很难根据这些发现古格后裔的线索,但是通过石壁上的图画,人们可以推断出或许这些跳着这种舞蹈的人们就是古格臣民的后代。

  “干尸洞”也是古格一个不解之谜,它在一处山谷的岩壁上,洞口约半个人身高,60厘米宽,离地面二米多。洞里有浓烈的尸体腐烂的臭味,狼藉的破布片,没有头颅的骸骨,还有几根股骨。有人说洞中的骸骨是战死的将土,假如是战死的将士,应该是那些发现国王被诱捕后醒悟过来,立刻退回山寨做殊死抗争的将士。也有猜测说这是古格国王的卫士,当国王被诱捕后,拉达克人把他及其家人拉回拉达克首都列城,并把他们关进了监狱,而那国王的卫士就被拉达克人反绑双手,砍去了头颅,而尸体则被扔进了“干尸洞”。种种的猜测和推断,不知道是否就是当时的情景,这又让古格多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昔日繁荣的古格王朝,已成为今天的旅游景观,来西藏的考古学家和游人慕名而来到这座宏伟浩大的高原古城,探寻这个最接近天空的遥远国度。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