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银杉

一般人总以为化石是指灭绝了的生物,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人们通常也将珍稀植物称之为“活化石”。银杉就是这类生物。

  

  发现银杉

  

  2亿多年前,银杉在地球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并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但第四纪冰川的浩劫,使得它们中的大多数惨遭灭顶之灾。迄今已知的银杉仅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 银杉在植物界享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美誉。

  过去,中外植物学界曾认为,由于遭受冰川寒流的袭击、摧毁,地球上珍贵的古生植物——银杉,早已灭绝。但在第四纪冰川期,欧亚大陆的冰川势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环境独特的地区,并没有受到冰川的袭击,从而成为某些生物的避风港。银杉、水杉和银杏等珍稀植物物种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等地都曾发现过银杉的化石,但却始终难觅它的芳容。

  1954~1956年,我国植物专家多次深入桂林龙胜花坪考察,竟意外发现了被世界植物学家断言早已灭绝了的植物银杉。我国惊现“银杉”的喜讯轰动了当时世界植物界。下面,让我们揭开“活化石”银杉的神秘面纱。

  

  名字来源·性情特点

  

  银杉树干挺直,高达24米,胸径(地面以上1米处树干的直径)通常有40厘米粗。树冠像一座宝塔,分枝平展,树姿俊俏优美。树条上螺旋形排列着条形的叶子,叶片像杉木的叶子一样扁平。但与众不同的是,银杉叶片背面有两行银白色的气孔带,它们是银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遇到微风吹来,便会发出闪闪银光,“银杉”的美称即来源于此。

  银杉名字中虽然有个“杉”字,但它与我们惯常所见的杉木却非同族,而是隶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科,是松科常绿大乔木。因为银杉跟松同类,所以它的花与松的花很相似。银杉的花雄雌同株,黄色的雄球花呈长椭圆状卵圆形,而绿色的雌球花呈卵圆形,比雄球花大得多。球叶卵圆形,熟时呈淡褐色或栗褐色。种鳞,也就是果实的外衣,只不过这些外衣看上去更像是木质化的鳞片,一般有13~16枚,近圆形,背面有短毛,腹面基部着生两粒宿存的种子。暗橄榄绿色的种子上具有不规则的斑点,呈倒卵圆形。

  银杉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还具有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和抗风等特性。但在荫蔽的林下,会导致银杉幼苗、幼树的死亡,影响其林木的生长发育。

  银杉的分布区地处我国亚热带的中山地带,该地带气候冬暖夏凉,雾期长,湿度大,土壤为石灰岩、页岩、砂岩发育而成的呈微酸性的黄壤或黄棕壤,这些都为银杉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银杉的价值

  

  银杉的分布现状是森林发生、繁育、分化以及长期绵延演替的结果。因此,通过对银杉消长变化的研究、分析,可以窥探其所在森林的演替规律,了解该地区植被的气候属性、植被起源、历史变化以及植被的地理区域性质等,特别是裸子植物的连锁变化;对于自然区划、植被区划和农林业区划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个物种的生存和生物量的消减,往往与它周围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银杉作为现存的古老植物,经历和见证了地球若干亿年的沧桑巨变,其独特的生态所具有的地史背景对于地质学的研究也有意义。如:银杉的花粉发掘于欧洲古地层,而其活立木却发现于我国西南部,这为古陆块的漂移分合,不同地层时期古植物的发生与演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一种植物只能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生存,残遗植物是地层时代的温度计。因此,银杉的个体发育和群体兴衰过程,能明显反映外界环境的气候变化。如:银杉的发现可为第四纪冰川期冰川在我国南疆的分布和移动提供重要佐证,所以有人称银杉是“无字”的气候学史书。又如,在湖南银杉林区同时发现了银杉和湘桂冷杉,前者是冰期浩劫后的幸存者,后者则是冰川覆盖,气候变冷的产物和见证者,而它们发现于同一地区,这也是值得古气候学探索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王亚娜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