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活字印刷的物证

北宋年间,一位名叫沈括的学者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把当时的印刷工匠在印刷术上的创新记录下来。这段记录中,最醒目的两个名词,就是活版印刷和毕昇。从此,中国印刷史上多了活字印刷这门新技术,毕昇也因这段记载而名垂千古。然而,1000年后,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术却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因为除了沈括的简短几行字之外,在其他任何史料中都无法找到关于毕昇的记载,一些国外学者甚至对此提出质疑。多少年来,考古学家和印刷史学家一直都在为沈括笔下的毕昇寻找着更多的证据。

  

  西北山坳里的古老经书

  

  1987年,在中国甘肃的武威地区,一群当地老乡无意中挖出了一个神秘的山洞。他们在那个山洞里发现了一本形同天书的小册子。小册子上写满奇怪的文字,那些文字虽然连这里最有威望的老人也看不明白,但是所有人都坚信,这是先人留下的经文宝典。1988年,这片山岭里发现宝贝的消息传了出去。这里终于迎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武威市博物馆的一名考古学者孙寿岭,很快他找到了答案;这是西夏文的《维摩诘所说经》。

  孙寿岭看到,这本经书并非出自手写,而是印刷制成的。他过去看的佛经里,没有一本像这本经书一样排版混乱,印刷粗糙,细看每个字的笔画,竟然有许多歪歪扭扭、毫无章法的地方,这难道是一名手艺拙劣的古代刻工胡乱刻印出来的经文吗?考察《维摩诘所说经》的成书年代,孙寿岭发现,那是距今大约900年的时候,其时,西夏建立政权已有一个世纪。根据历史记载,在那个时候,除了雕版印刷之外,一种新的印刷方式已经产生,那就是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的证据

  

  孙寿岭细心观察,发现经文中大部分字行都按照直线排列,上下几个字之间左右完全不对称。如果是雕版,横成一条线,竖成一条线,行与行之间是非常规整的。然而,如果在用活字印刷时,每个字块自成一体,不可能大小完全一致,用这些字块排版印刷,就会造成字迹排列不齐的效果。孙寿岭再逐字细看时,发现一些明明是一笔通下的笔画,却弯弯曲曲,根本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是在木头上雕刻然后印刷,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从小就会雕刻泥制印章的孙寿岭相信,这应该是用泥作为原料刻印时独有的现象。

  孙寿岭又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细节,那些证据似乎都在说明,《维摩诘所说经》是泥活字印本。首先,在经书的文字中,一些笔画上有明显的小气泡痕迹。这是因为泥里面有水分,烧过以后,水分蒸发,就形成了气泡,印出来以后,就十分明显了。其次,经书上的文字大小不一,十分明显。这是因为泥烧了以后,由于水分多少不一,烧过以后,各个字块就不一样大了。

  孙寿岭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权威认定。活字印刷术在1000年前出现在中国的疆域内,已经有了实物证据。尽管如此,人们仍旧无法满足:为什么像这样的证据是如此稀少?考古学家们相信:在那些未知的地域里,一定还隐藏着被历史的尘埃深埋的物证。

  

  历史上的一些蛛丝马迹

  

  北京的印刷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印刷类专业博物馆。数年前,在筹备建馆时,这里就遇到了一个极费脑筋的问题——关于泥活字印刷术,无法找到相应的收藏品。

  直到博物馆落成前夕,才有人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一本距今100年多的清代书籍——《泥版试印初编》,书的名称让所有人喜出望外,望文生义,这就是一本用泥活字印刷而成的书籍。这本书是否就可能说明,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一直流传到了清代呢?

  《泥版试印初编》的作者名叫翟金生,根据序言中的记述,当时,翟金生在翻阅北宋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时,其中的一段文字牢牢地吸引了他。那就是沈括关于毕昇用胶泥制作活版的记载。没有人想到,这段文字对翟金生的影响竟是如此巨大,没过多久,这个极具好奇心的文人竟然在家里开起了一刊、小的泥活字印刷作坊。他按照沈括的记载,亲自试验,烧制泥活字,印刷书籍。

  翟金生的故事令人大失所望,它恰恰证明的是,泥活字印刷术在清代已经完全消失。

  毕昇的泥活字印刷术真的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流传下来吗?

  印刷博物馆里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展区,有一个专门辟出的区域,记载着关于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件往事。公元1690年,清帝康熙下令在故宫武英殿设立修书处,在那里,使用的是以木头为原料的活字印刷。这是否可以说明,活字印刷术虽然并没有以泥活字的方式流传下来,却以另外一种原料——木活字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呢?然而,武英殿距离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已经有足足600年时光,这里的木活字印刷真的是来自那个古老的年代吗?

  根据沈括的记载,毕羿在做活字印刷试验的一开始,使用的就是木头原料,可是他失败了,因为木头遇水变形,并且在用粘药固定之后,木头往往粘连在一起,无法取下。然后毕昇才想到用泥活字的办法。但很有可能,在毕昇之后,有人解决了他遇到的这些难题,实现了用木活字进行印刷。

  在宋代的文书典籍中,再也翻查不到任何资料能够解答这个问题。专家们最后在一本写于13世纪末的名叫《农书》的古书里找到木活字的记载。写作这本《农书》的人,是元代的科学家王祯。

  王桢记载道,在他的时代,有一种巧便之法,把一个个刻字的木块按照字句的意思排列起来,用竹片把字行夹紧,这样,不需用粘药固定就可以印刷。显然,这种办法已经解决了毕昇的难题。关键的问题是,木活字这种成熟的印刷术在中国到底有多古老?然而,在专家们好不容易翻查到的《农书》这段文字中,根本无法找到答案。在这里,没有记载木活字出现的确切年代,也没有说明到底是谁开始了木活字的制作。更让人迷惑的是,今天,就连从王祯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木活字印刷品,也没有任何人见过。线索似乎就此断绝,一时间,无论是历史资料,还是考古证据,再也没有令人惊喜的发现。木活字印刷术,难道就再也没有残留至今的蛛丝马迹吗?

  

  西夏古塔废墟里的惊世发现

  

  1991年,在宁夏的贺兰山深处,几声轰然巨响震惊了世人。据说,那是一些不法分子用炸药毁了贺兰山里的一座古代佛塔。为了对古代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宁夏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迅速出发进山了。队员们默默地开始了清理工作,正像他们预料的那样,这片废墟之下,埋藏着许许多多令人惊喜的宝贵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套名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经书,根据对古塔本身年代的推断,经书的年代大约在12世纪中期。

  考古队长牛达生发现,经书上出现了好几处没有对齐的边框。印刷时,怎么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牛达生有些茫然,他见过许许多多古代印本,可是却没有一本出现过像这样一角断裂的印刷线条。一时间,他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很快,又一个奇怪的现象冒丁出来。他发现,这虽然是一本西夏文经书,但书中常常有汉字出现,例如标记的页码或其中的数字。有趣的是,这些汉字竟然时常有印倒的现象。

  错落的边框,奇怪的倒字,当这两种现象同时出现在牛达生眼前时,一个电光石火般的猜想产生了,这很有可能是用活字印刷而成的版本。雕框不规则,横的栏线和竖的栏线之间接触不好,它有空当。而倒字,则更容易解释。如果是雕版印刷,很难想象,刻工会故意在整块的雕版上刻出倒字来。然而如果是活版印刷,当排版工人把一个个活字放进印刷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疲劳或大意,发生一些零星的错误,那几处倒放的文字,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

  没过多久,牛达生又发现了一个让他迷惑了很长时间的细节,那是经文中出现的一些奇怪线条。在某些书页上,两行文字中间,往往有一些不规则的竖线,它们有粗有细,长短不一。牛达生有一个直觉,这些线条很可能是无心所致,可是,到底是什么情况使得印刷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线条呢?

  根据沈括关于毕昇制作泥活字印版的记载,毕昇的泥活字在烧制出来后,用粘药固定在印版上。用这样的印版印刷出来的文字,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有奇怪的线条在两行字中间出现。看来,《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并非泥活字印本。

  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是木活字印本呢?然而,最早关于木活字印刷术的记载出现在13世纪末王祯的农书上,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成书年代却在12世纪中期。难道,在王祯写作《农书》之前100多年,就已经有人在使用活字印刷了吗?牛达生认为:王祯的活字印刷,行与行之间是用竹片隔断的。它夹得不好,竹片翘起来,就印出线条了。1996年,整个印刷界认定了牛达生的结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确属木活字印本,它说明早在宋代,活字印刷术的确就作为一种成熟的发明诞生了。

  由此,我们终于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北宋庆历年间,天才工人毕异所发明的活字,是以泥为原料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早在宋代毕昇时期,已有人试验以木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胀,效果不佳,而未成功,毕昇才改木为泥发明用泥制作活字。尽管毕昇最初发明的泥活字因为一些缺陷无法普及,但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发展和,推广,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木活字本的出土为此提供了实物证据。

  活字印刷术在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又由中亚传至小亚细亚与埃及,并影响到欧洲。欧洲最早用铅、锑、锡合金所制的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国人古腾堡所创,距毕昇之发明已400余年了。可以说,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进步的一大贡献。

  [责任编辑] 蒲 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