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社会歧视

在现实社会中,歧视无处不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不同地域之间的歧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歧视等等。这些观念借助功能强大的媒体、文学作品、社会舆论以及人际传播,歧视的态度和情绪被强化并推行开来,更加剧了这些不平等的隔阂和隔离。歧视和偏见作为偏离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在社会文化中,人们选择一种说法,排斥另一种说法,是由于主流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的形成被经济上政治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所掌控,与权力有关。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文化霸权。福柯(Foucaul)的著名权力理论也指出,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语言是一个充满压迫和斗争的场域。语言里面出权力,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语言中的各种歧视实际是社会现实中阶层歧视、文化歧视、民族歧视的表现。

  

  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话题。

  男性被认为是人类的原型,汉语中的‘他’也正能反映出人们的这一认识。“他”在语用上完全偏向于男性,不论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可以指代男性和女性,而“她”只可指代女性。在指代一群人时,即使只有一个男人,也不能用“她们”,仍然要用“他们”来指代。这种完全以男性的视角来定位的语言现象就是男性语言泛化的表现。

  不独称谓词,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词语也在将女性丑化,这正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居高临下和歧视,如“妇人之见”、“婆婆妈妈”、“女流之辈”、“最毒妇人心”等,而对那些不被男人群体接受的男人的评价却是“女里女气”、“娘娘腔”、“脂粉气太浓”这类与女性相关的词语。

  女人的价值似乎与男人联系在一起,与青春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女人似乎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身价大跌,成了令人生厌的人。于是,女人被描写成“人老珠黄”、“见弃”、“失宠”等。

  一旦男女间发生了越轨之事,女人则首当其冲地成为被咒骂的对象,折射出了严重的男权文化烙印。而同样是品行不端,男子则被轻描淡写成“情场老手”、“风流才子”,甚至还有几许恭维之意。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汉字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因此,追索汉字中所隐含的社会歧视,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笔者对1997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包含有“女”字的简体字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发现其中表贬义的字就有十几个之多。

  如“耍”字从“而”从“女”,它的本义是玩弄女性,因为“而”是象形字,指男人的胡须,“而”与“女”合起来表示是男人把胡须垂到女人的脸上,对女性进行戏弄;“妥”字从“手”从“女”,指男人以手,即以武力驯服女人;“妾”从“立”从“女”,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立”字像一把倒悬的刀,一把刀始终悬在女人的头上,随时有可能落下来,可见女人处境的低下。

  有的字表现了对女性道德上的贬抑,如妖、奴、奸、婪、妄、妒、嫉、婊等等,甚至出卖色相的男性,也被称为“男妓”。有些明明是男人的恶行,却要加上“女”字偏旁,如“嫖”、“嬲”。笔者还注意到,“懒”在未简化以前竟然也写作“女”字旁。当然,许多褒扬之词也都有女字旁,如好、妙、娆、妩、姣、婷、娴、嫩、婉、娇、婧、妩媚等等,不过这些美好是说明女性具有被观赏的身体与面容,而真正的观赏者和评判者是男性。

  

  关于农民工

  

  最近一些年,很多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从事建筑、维修、运输等工作,成为时代的新工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农民工”。“农民工”一词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成为人们熟知的名词。

  “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1983年提出来的。这词语取代了最初的“盲流”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的进步和宽容。不过近些年社会对“农民工”这一称谓越来越多地提出疑义,主要是针对这个词语背后的歧视意味。

  “农民工”这个称谓包含着许多信息,其中就有农村和城市贵贱之分的身份之别,其背后隐藏着太多的不公平,特别在享有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的权利上,他们是工人的社会职业,却永远是农民的背景,无法被纳入城市保障体系。

  其实,“农民工”一词并不规范,这个称呼既不是职业的标准分类,又不是社会分层的正式的概念。按以往的标准说,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按现行标准,农民工应划分到劳动职业阶层。这一不规范的概念之所以仍然长期存在,主要缘于人们对于城乡这一最大差别的优先分类。 “农民工”即使原来的身份是农民,一经从事工业或服务业,就不再是农民,更何况很多年轻劳工,进行过技术培训,上完了初中,在此之前也没有从事过农业活动,也未获得农业身份。

  “农民工”一词反映了城乡的对立和城市人对农民的狭隘的排外的心态。因为有户籍制度的限制,所以在话语上有了农民和市民的分别;因为有户籍制度的区分,所以就有了“有城市户口工人”和“无城市户口工人”的待遇、福利和保障差别。“农民工”称呼正是自然生长在这个基础上。

  人们通常以所从事的社会工作来标识社会身份,区分职业属性,而很多农民兄弟们即使告别了土地,也不能与工人并称为现代工人。社会的这种定性式的称呼带有社会歧视的意味,使这些农民兄弟时刻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卑微。

  

  地域歧视

  

  说到语言中的地域歧视,以前,苏北人被称为“江北赤佬”、“上海人的陪衬人”、“江北猪秽”等。已经作为特殊专有名词的“河南人”、“苏北人”、“大陆妹”,以及描绘河南人、苏北人的种种文字,都透露着这样一种信息,这些新词语的生成实质上是发达文化群体将边缘地区、贫困地区人作为陪衬和附属来看待,而这些被歧视的人则终日躲在发达地域人们的阴影下生活,暗淡着而又无奈着。

  

  职业歧视

  

  语言中的职业歧视主要表现在对从事低等职业的人的称谓上,如将回收废品和垃圾的称做“卖破烂的”,将清扫街道的人称为“扫大街的”,将照看孩子的人称做“看孩子的”,将靠唱歌为生的人称为“卖艺的”,将清扫厕所的人称为“掏大粪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类称呼虽然仅是口语词汇,并未进入书面语,不过也很不规范,是将一些生存群体在尊严和人格上予以矮化,这些人在主流文化中屡屡被轻视,甚至被当成了嘲讽的对象,没有稳定的社会定位和相应的社会价值。这些职业称谓包含着人格歧视。

  

  人格歧视

  

  称呼具有区隔的作用。近些年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称呼语,这类称呼大多将某类特征作为标志,屡屡被突显出来,比如同性恋、艾滋孤儿等,着实值得人们思量。

  在笔者所接触过的一些同性恋者中,除了性取向和大多数人有区别,其他的很多方面与常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同在异性恋群体中,很多人在学历、地域、个性、世界观方面的差异很大,可是一旦与同性恋者在一起的时候,却独独把性取向作为最大的区分标准,仍把他们划归到“同性恋”这一类人中,无论“同性恋者”内部的差异是多么大,或者是多么相似,都没有人关注。

  至于“女强人”这一称呼,则把女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女性的美好品性对立起来,冠上了“女强人”的帽子就意味着失去了贤良、温柔的特性。上文提到的“农民工”,其实就是新劳工,社会却偏偏要在称呼上将其出身标注出来,这充分反映了人们认知方面的局限性。

  称呼成为一条鸿沟,使彼此无法逾越,成为不同类别的人们之间很深的隔阂,也造成了新的社会歧视。凡此种种,都提醒人们,要小心使用称谓。在突显一种特性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会暗淡另外一种特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新的歧视。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意义构建的生活中,无视意义和语言造就事实的现象,就好似掩耳盗铃一般。语言中的社会歧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心态、一种政治权势的反映。因此,关于语言中的歧视现象,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理解语言中的歧视问题,一是语言有二元分类的特性,一是大众集体心态和观念的影响,还有就是文化霸权,或者说是“权势概念”在起作用。

  如果说语言性别歧视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那么观察语言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和职业歧视现象则可看出现代人的集体心态。有学者指出,对河南人的丑化与歧视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背后隐藏着的东西要比已经暴露出来的东西可怕得多,反映了在这个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以取笑羞辱贫苦百姓为乐趣、为时尚,以歧视穷人、落后者为能事,以“经济”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一切,这不能说不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同时,在传播这种歧视的同时,人们的口舌相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己则偏安一隅,泰然观看事态的发展,这也是一种看客心理。如果任由这种集体心态发展下去,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比如“保姆”一词在很多场合已逐渐演化成了“家政服务员”、“小时工”这样的称呼,这两个新称呼体现了家务劳动社会化及其价值,将重点定位在时间和劳动受到应有的尊重这一点,淡化了雇人者和被雇佣者两个阶层之间的差异。性作为当代社会一种交易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商品交换的内容,因而“妓女”一词也有被“性工作者”所取代的趋势。“个体户”在某些媒体上也逐渐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这一称呼所取代。另外,人们开始用“非婚生子女”来称呼过去所说的“私生子”。有专家建议把“农民工”的称呼改为“新工人”、“新移民”或“合同工”。这些新称呼既能体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尊重,也有利于促进他们融入城市圈。亦有个别媒体开始将农民工称为“工友”。

  很多社会变化都是从称呼的改变开始的。改变称呼是为了改变称呼的特定内涵。上文提到的几个称呼的改变也说明了社会的宽容、进步和对某类人的理解。称呼的改变使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身份不固定的人群获得了应有的自我价值,进而实现了自我的中心化。一个社会的结构、制度不是一时能改变的,但是称呼却可以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引导社会观念,淡化歧视色彩,在一定的氛围内改善关系,在这方面语言可以发挥一定的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 林 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