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沙漠化有新招

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据统计,全世界沙漠总面积为48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的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土壤沙漠化正在向许多国家蔓延。

  面对“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人类必须保护地球环境,要大力植树造林,绿化沙漠,这已是全世界所达成的共识。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

  

  但是,要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植树种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粒或石子;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气温高、风沙大。科学家发现,凡是年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方,很容易变成沙漠。

  人们为了绿化沙漠,想了很多办法。首先寻找稀有沙生植物,并加强其繁衍和生态的研究。在英国,发现一些沙生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即使体内水分丧失99%,仍可保持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强耐旱能力。新疆是我国最丰富的沙生植物大观园,梭梭、沙拐枣、红柳、沙漠绢蒿、老鼠瓜、白刺、猪毛菜等沙生植物,生动展现出了沙漠中的立体植物景观,仅沙拐枣、红柳就有一二十个品种,经过改良后的沙拐枣一年就能长两米,不仅是新疆防沙治沙植物的主力,而且国内的十几个省区也都购买沙拐枣的种子。

  第二,保护被引进的沙生植物,使之在沙漠地带“安家落户”,以确保抗旱植物的发展。如一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又具共生固氮力的沙棘植物,引入这种植物有利于改造沙漠化土地。

  第三,用微生物改变沙漠性质,变沙子为土壤。一方面可发挥某些特殊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的特定功能的直接作用以改造沙漠性质,另一方面,对那些隐生生物(干燥失水状况下具有复活能力),扩大其生物量和其保水剂功能,有利于改土和保水之功效。这些,都是改造绿化沙漠的好办法。

  科学家还利用“生物工程”定向培养新植物品种——“工程植物”,培育出抗旱性经济植物用于沙漠改造。荷兰一家公司用大肠杆菌中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导入植物(如甜菜、马铃薯等)中而获得植物增加海藻糖含量,使“工程植物”增强耐旱性和耐寒性。在日本有一种含过氧化氢酶“工程烟草”,具有很强的耐旱性,可望几年后在沙漠中进行广泛试验。这些抗旱“工程植物”的出现,不仅有望用于沙漠地区经济种植业的发展,而且为沙漠改造创造新型植物,是很有希望的。

  

  “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

  

  目前,各种沙漠绿化方法成本比较高,速度比较慢,效果不太明显,“一年绿、二年荒、三年还是老模样”,是沙漠化地区无奈的真实写照。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

  能不能使降下的宝贵雨水不蒸发或少蒸发呢?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现代“定风丹”,其中一种是用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的,其吸水能力大得惊人,是它自身重量的500至1000倍。与传统的吸水材料如海绵、棉花、纤维素、硅胶相比,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大,保水性强,即使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对光、热、酸碱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由于它本身无毒无污染,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制成一次性婴儿尿布(尿不湿)、宇航员尿袋、餐巾、手帕、母乳垫片、手术衬垫等。科学家利用它制成树木的“定风丹”,紧紧吸牢水分,不让狂风吹走。

  至于方法并不复杂,将吸水性树脂制成绿豆大小的颗粒,将它埋在小树苗下面的土壤中,它就会像高效海绵那样,吸足水分,而且不易蒸发,只供树根专用,成为树木自备的“贮水器”、“小水库”。有了它,狂风再大,也休想刮走土壤中的水分。用这种方法治理小片沙漠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科学家成功地在非洲沙漠上造出一个绿化地带,被人们称为沙漠中的“奇迹绿洲”。

  这种树脂“定风丹”用途广泛,可惜成本较高,而且是“被动”吸水。于是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明,这就是神奇的“固体水”。提起“固体水”,你可能马上想到了冰。现在我们说的“固体水”却不是冰。这种看上去像一块“皮冻”、装在一个可降解纸做成的小包装瓶里的固体水,名叫“森露”,它的成分97%是水,另外的3%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将水分子固化。

  这种神奇的“固体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无公害产品。种树的时候,将固体水靠着树苗的根部埋入土中,通过微生物分解,固体水逐渐缓释,可在3个月时间内为树苗源源不断提供水分,直到树根深深扎进潮土层,树苗就会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神奇的“固体水”完全不怕被狂风吹走水分,是名副其实的“定风丹”!

  

  “化学一沙”:给沙漠蒙上一层皮!

  

  给沙漠蒙上一层皮,这个看似荒谬的办法,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新思路。科学家做了试验,在沙漠上空喷洒一种特殊的“神水”,含有有机凝固剂,使沙子表面形成一层有机生物膜。结皮中含有苔藓、地衣和藻类,且地衣占相当优势,在有结皮的地方,还发现了昆虫和蚂蚁。给沙漠蒙上一层“皮”,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的效果,这种方法叫“化学固沙”。

  科学家研制出几种固沙剂,其中大量的造纸废液最有前途。固沙剂是对造纸废液进行化学改性之后产生的,这种产物除具有非常好的黏性之外,还是一种缓释有机肥,并且具有较好的吸湿和保育水性能,这样制备出的可降解的植被用固沙材料就是固沙剂。这种新型固沙剂的有机质含量超过80%,并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一定比例的氮、磷。经过试验发现,喷洒过固沙剂后,5分钟就可以在沙丘表面形成0.5~1厘米厚的沙结皮,当有自然降水时,这些固沙剂就会逐渐下渗并增厚,还可以长时间维持,厚度可达3~5厘米。

  这样形成的沙结皮,就像是一张盖在沙地上的“毛毯”,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为绿色植物的存活创造了条件,最终实现固定、绿化沙丘,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专家发现,沙地上有生物结皮时,即使刮起每秒20米的大风也不会起沙,而一般情况下,每秒8.6米的风就能扬起黄沙。

  造纸废液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我们知道:造纸的原料是树木、草等纤维较多的植物,产生的废浆中主要成分叫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种生物物质,其分子中的碳氢含量高达70%~80%,本身具有黏性,这也是造纸废液比较黏稠的原因之一。经过化学改性之后,这种固沙剂会附着在沙地表层,当中的黏性物质会凝固成一层有亲水性的结皮,如果有降水,黏性物质会吸收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渗透,进而黏连起更多的沙子,形成更加厚实的结皮,能够抵御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防止沙丘在自然力的推动下运动。“化学固沙”同时能解两大世界难题:既解决了沙漠飞扬的难题,又解决了造纸废液污染环境的难题!高,实在是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