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不灭的天府之魂

成都平原,古称“天府”,据东晋时期四川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形成与都江堰修筑有着密切关系。远古时期,岷江经常泛滥成灾,古籍记载“蜀人几为鱼”,可见洪水的凶猛。战国末期,蜀太守李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从此安流富庶,并延续至今。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在全国评选“新天府”,成都平原以其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名列新天府榜首,再次引发人们对都江堰的关注。正如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评价: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因为长城的军事功能早已废弛,而都江堰仍然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汩汩清流。甚至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的时候,天府之国总是提供着庇护和濡养的功能。

  5·12汶川大地震,大地的震颤使得成都平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千百年来的安宁生活,似乎在一夜间变成了现实的梦魇,都江堰作为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所在地,再次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会油然想到,滋润着成都平原的千年古堰,她还安然吗? 都江堰——道法自然的永恒

  无论东方西方,都有大洪水的传说,表明在人类早期,频频受到洪灾的威胁,所以治水似乎一直伴随着人类进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等都有众多的水利工程,但是,经过千百年沧桑变化,绝大多数水利工程已经荡然无存,只有都江堰,2200多年以来,工程结构保存完好,治水功效发挥上佳,被称为“世界水利工程典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她为“东方智慧的集中体现”。

  “山水定天府,造化凭自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就就在于她精妙的工程技术设计以及蕴涵其中的道法自然文化精髓。

  从工程技术角度看,都江堰渠首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3部分构成。鱼嘴利用自然弯道,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表层清水自动流入内江,底层浑水主要排入外江,保证了内江的水量和水质,用于灌溉和生活;飞沙堰主要起到排沙的作用,利用自然的水下环流,将内江的沙石再次自动排入外江,防止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人工凿成的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3个部分一气呵成,精妙无比。

  都江堰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技术上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文化人法自然、不与水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

  毗邻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这绝不是巧合,而是“珠联璧合”,实现了精神文化和工程技术的完美组合。古今中外的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要修建水坝或者大规模的渠--化,而都江堰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她的无坝引水,因势利导、乘时而上,实现了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鲧治水不成,失败于“堵”,而大禹治水获取成功在于“疏”。大禹功盖华夏的导河九州图景,也许今天只有在四川能完整看到。所以,都江堰堪称中国农耕大地上最美的手工,川派山水的龙风之舞,被誉为“天府之母”。

  

  二王庙——废墟中不灭的精神

  

  5·12地震中,整个都江堰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就是二王庙。昔日秀拔于江岸的二王庙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庙门残缺不全,四处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大殿坍塌,循着昔日的台阶向上看,庙内红砖青瓦的幽然境界已不复存在。然而,在废墟中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李冰塑像屹立不倒,令人肃然起敬。

  二王庙是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二王庙从古至今香火鼎盛,川西受益区人民不辞艰苦跋涉,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庙祭祀。

  二王庙中,人们把对李冰的尊重融入到对治水的赞美之中,庙里的楹联牌匾集中体现了水文化的精粹。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是对李冰治水智慧的诠释。意思是,每年枯水季节,要把河中的滩石淘掉,与对面形成落差,以保证飞沙堰能形成排沙的环流,同时要把飞沙堰低至排沙的高度。“逢正抽心、遇弯截角”就是保证河道的通畅。“稻田足水慰农心”表达了百姓的感激之情。大殿正中“上善若水”牌匾,则是对都江堰大智大慧的文化升华。

  李冰治水,给了成都平原太多的富庶,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除了都江堰的二王庙以外,遍布四川的川主庙供奉的也是李冰。从一个水利工程师到造福一方的地方官员,最后成为人们供奉的川主神,李冰用智慧与德行造福于四川。如今,在灾难面前,人们再次来到都江堰,在废墟中,看到的正是这种不灭的精神。

  

  放水节——杩槎律动的历史舞衣

  

  继都江堰、青城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后,清明放水节也被收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一度的都江堰清明放水仪式日益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放水仪式映衬出水与民生、水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息息相关的记忆,放水节成为天府之国的大众狂欢日。

  放水节又称“开水节”,它源于远古时期先民们对水神的惶恐敬畏。在都江堰未修筑之前,岷江两岸常常在水患之中度过,民众苦不堪言。没有办法,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人们只好沿江“祀水”,以求风调雨顺、平安无灾。自从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好后,民众就把自发的沿江祭祀活动逐渐变为对李冰的纪念。东汉时期开始祭祀李冰神像,北宋太平年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定为祭祀李冰的放水节。

  都江堰工程需要进行“岁修”,就是一年一度的对内江河道进行疏通,冬季枯水时,用“杩槎”将内江和外江隔开,使内江水位降到最低,河工进入河床内工作。“杩槎”是一种木制三角架,里面装入鹅卵石,可灵活组成水上隔离带,等到来年清明,河工拉动一字排开的“杩槎”长阵,外江水奔腾涌入内江,“杩槎”律动,浪花飞舞,伴随着人群的欢呼,场面十分壮观。

  古代的祭祀,需要进献一定数量的祭品,还要进行奠帛、读祝文、送神、望燎(焚帛、焚祝文)等活动。在今天的放水仪式中,能明显感到社会文明的变迁:礼炮齐鸣,白鸽飞翔,在莽号嘹亮的气氛里,7名峨冠博带的“堰官”步入祭坛拜天地、河神,将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全猪、全羊,抛入江中。绵延千年的习俗,在如今新的时尚中再次重现,唯一不变的是传统的“杩槎”隔水和放水方法,依旧飘逸着历史的舞衣,人水同祀,声景动人。

  

  天府之脉,中国之魂

  

  站在安澜索桥上,听见水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潮起潮落的江水淹没了多少君王的辉煌,见证了多少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多少灾难的洗礼。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伟大的,而且是坚固的,作为位于龙门山地震带上的水利工程,她已经历了许多次的重灾考验。1933年,上游叠溪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45天后垮塌,洪水以灭顶之势袭来,几乎淹没了主要渠首工程,然而,洪水退去,工程依然稳固。今天的5·12大地震,仅仅使渠首的堤坝裂开了几丝小小裂缝,这将成为千古工程的坚强记忆。

  “治国必治水”,治水不仅是天府的记忆,也是中国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流域内联合,才能完成治水的大业。

  都江堰在,天府就会永恒。

  天府之脉,中国之魂!

  

  (责任编辑 王 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