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母乳

三鹿“毒奶粉”像晴天惊雷,震醒了那些抛弃母乳喂养的母亲们。看着无数无力无言表达身心之痛的孩子们,母亲们痛定思痛,纷纷表示要回归母乳喂养的传统,而这一传统的核心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并许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母乳面前任何产品都黯然失色

  

  母乳优于任何配方奶粉早就是一个共识,它不仅包含婴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能给予孩子独特的免疫抵抗力。

  例如,仅以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糖和脂肪而言,母乳就是任何产品都不能比拟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母乳中的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丰富。而牛磺酸有助于婴儿脑的发育,而且是其他人工产品所无法拥有的。同时,母乳中的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高,这类物质是孩子能量的来源,也是形成大脑细胞和组织的重要原材料。

  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婴儿,尤其是出生后18个月的婴儿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正是大脑迅速发育生长的关键期,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脑神经和神经髓鞘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婴儿体内尚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母乳则能供给婴儿这些成分。而在牛奶和婴儿配方奶中,这些脂肪酸的含量远远少于母乳。

  母乳中的糖(碳水化合物)也是婴儿必须的营养品,除了供给婴儿能量,还在营养和抗病抗感染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例如,母乳中有多种低聚糖和乳糖,对上海女性乳汁的检测发现,每100毫升母乳中含7克糖,其中有5克乳糖和2克低聚糖。而低聚糖在婴儿体内有独特的作用。其一,体内的低聚糖可以与进入体内的有害细菌结合,减少对孩子的危害。其二,低聚糖能有效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生长,后者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多种有机酸,能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调节营养和防御感染。

  临床检测发现,出生6~8天的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8%,而人工奶粉喂养的婴儿其双歧杆菌仅占61%;在出生1~3天的入土喂养婴儿肠道内根本未检出双歧杆菌。迄今,研究人员发现,母乳中可能含有约100种低聚糖,它们对婴儿的有益作用极待更多的研究来阐明。

  

  自然之道胜过人工

  

  母乳对于婴儿的益处还在于有针对性和独特性,它不仅容易让孩子接受,不会产生过敏,而且对于孩子是唯一的。这种唯一既是种属和种族的,如人奶区别于牛奶,亚洲人的奶也会区别于欧洲人的奶;又是个体的,即每位母亲的奶都只是特别适合于自己的孩子。

  但是,母乳的唯一性并非是自己的奶只是特别适合于自己的孩子,而是母亲可以在哺乳的期间按孩子成长的时间不同而自然和适时调配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免疫成分,为孩子提供最无私、最安全、最具营养的食粮。自然进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机制,母亲机体可以对不同时间段的孩子所需的营养成分自行调节,这已经从动物研究得到发现。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妇女婴儿健康学院院长纽曼教授等人对一些哺乳期母袋鼠的乳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的营养成分。他们发现,有一只袋鼠同时喂养一大一小两个袋鼠孩子,而每个小袋鼠都固定吃一边乳房的乳汁。尽管是同一位母亲,但从这个袋鼠妈妈两边乳房获取的乳汁分析后发现,营养成分有较大的差别。这提示,袋鼠妈妈会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调整乳汁中的营养成分,乳汁的营养成分是在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变化。

  另一个发现印证了这一推测。澳大利亚有旱季和雨季,在不同时期对袋鼠母亲乳汁的检测发现,袋鼠妈妈乳汁里的糖、蛋白质都发生着变化,以便适应不同季节和环境下孩子对食品营养的需求。

  尽管现在对母乳的研究还没有进行这一课题,但研究人员推论,母乳中的成分也会因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而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不同的免疫球蛋的含量方面进行调节。例如,母乳的初乳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较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一天天成长,几个月后,母乳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也会逐渐减少,而其他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则增多。

  同样的道理,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乳中其他营养成分也会有调整和变化。而这种自然进化出来的调节机制是任何配方奶粉都不可能具备的。而一则配方奶粉广告强调,某某奶粉是以国际药学界对母乳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目前国际科学界已证实的母乳营养素的含量为依据,根据各阶段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的变化,优化了蛋白质配比,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配比更接近母乳模式。即使这一说辞是真的,那也只是某些蛋白质的比例比较接近于母乳,而其他的营养素和免疫因子的搭配却是人工奶粉望尘莫及的。

  

  母乳中的爱和温暖

  

  母乳中的爱和温暖也体现在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上面,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它们经哺乳到达婴幼儿体内,可发挥积极的抗病作用。

  例如,巨噬细胞可直接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同时它还能分泌释放溶菌酶,以杀伤病原微生物。B细胞可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使得病原微生物不易扩散,却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和杀伤,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T细胞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作用下,致敏、激活、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通过化学信息,活化、调动各种免疫细胞协同作战,将病原微生物杀伤和消灭在局部,从而防止疾病的蔓延和扩大,进而提高婴幼儿的抗感染力和机体抵抗力。

  同时,母乳中还含有很多免疫因子,是婴儿无法合成的,也是配方奶粉所无法拥有的。例如,婴幼儿的体液免疫发育较晚较缓慢,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不及成人的50%。其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就是呼吸道与肠道黏膜的保护性抗体,而在婴儿时这种免疫蛋白的供给主要靠母乳来源。如果以母乳喂养,一婴幼儿体内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较多,冬季很少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很少患婴儿腹泻。但是奶粉哺养的孩子却容易冬季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容易患婴儿腹泻。

  此外,母乳还含有Y-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各种免疫分子,它们也是增强婴幼儿免疫力的重要基础。甚至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幼年时期也能获益不少。例如母乳哺育可让孩子少尿床。对55名5~13岁尿床儿童和同年龄段117名不尿床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尿床儿童中仅有45%是母乳喂养,而在不尿床儿童中81%是母乳喂养。此外,母乳哺育的爱和温暖还表现在,孩子智商高、过敏少、身体好、抵抗力强等等。

  母乳中的爱和温暖对孩子还是长远的甚至是终生的。例如,可以让孩子成年后少患或不患糖尿病。以色列海法拉班医院的儿科医生谢哈达研究了25岁到30岁的健康母亲分泌的乳汁后发现,其中除了含有脂肪、蛋白质、钙和钠等人们熟知的成分之外,还富含胰岛素。而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最终会诱发I型糖尿病(或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注射胰岛素来维持代谢。谢哈达认为,这一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较少患Ⅰ型糖尿病。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伊丽莎白·迈耶·戴维斯等人为调查10到21岁青少年患Ⅱ型糖尿病的原因,将80名糖尿病患者与167名没患糖尿病的对照组成员进行了比较,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母乳喂养率较低。其中,患糖尿病者和未患糖尿病者的母乳喂养在非洲裔美国人当中为20%比27%;在西班牙裔美国人中为50%比84%;在非西班牙裔白人中为39%比78%。

  因此,迈耶·戴维斯等人认为,母乳喂养本身具有保护效应,除了降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外,还有其他好处。

  虽然母乳喂养让后代少患糖尿病的机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但这一结果也再次提示母乳的更多益处还未被人们认识。

  

  施比受更有福

  

  有些母亲不愿意给孩子哺乳源自另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担心自己的美貌减色,身材变得臃肿。例如,北京、山东等5省市的一项调查发现,27%的母亲认为母乳喂养不利于母亲身体恢复。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哺乳才更有利于母亲的身体和美貌的恢复。这正符合“施比受更有福”的原理。由于哺乳,可以让母亲消耗掉孕期体内堆积的脂肪,促进母亲形体加快恢复。哺乳不但不会让乳房下垂,反而会让乳房变大,如果能够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将比以前还漂亮。哺乳可抑制排卵和月经的到来,使母亲达到产后避孕的目的。母亲哺乳时孩子的吸吮可反射性地促进母亲催产素的分泌,促进子宫收缩,能使母亲产后子宫早日恢复,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哺乳也是拯救母亲,使自身少患癌症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希钦森肿瘤研究所的阿曼达·菲利普斯等人对有2500人参加的两项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140人患乳癌与是否哺乳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发现,产后哺乳至少6个月的女性患“三阴性乳腺癌”(即对雌激素、孕激素不敏感,同时也不表达HER2蛋白的乳腺癌)几率最小。产后哺乳6个月以上的女性患该类型肿瘤的概率比那些产后不哺乳的女性整整少了一半。同时,与产后不哺乳的女性相比,产后哺乳6个月以上的女性患另一种乳腺癌——雌激素敏感型乳腺癌的概率小了20%。

  尽管哺乳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但其他的研究也发现哺乳与乳腺癌发病率降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哺乳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双赢行为,既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母亲。

  而未来,即使母亲有特殊原因不能自己哺乳,研究人员也推荐建立母乳库来哺育孩子。例如,现在澳大利亚有90%以上的家庭选择母乳哺育,但是卫生保健部门认为这还不够,应该达到100%的母乳哺育。为此澳大利亚目前建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母乳库,以帮助那些不能亲自哺乳的母亲,让孩子吃上他人的母乳,这至少比奶粉喂养要好,现在母乳库的乳汁能同时供应200个婴儿。澳大利亚的母乳库来源都是奶水丰富的母亲的捐赠,而且对于不同的孩子都是给予“专用奶汁”。代码:

  

  [责任编辑] 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