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微反应

随着美国电视剧《别对我说谎》及江苏卫视娱乐节目《非常了得》的热播,“微反应”一词已被很多国人所熟知。什么是微反应?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微反应?为什么根据微反应能判断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微反应能用来测谎吗?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得到答案。

  

  “微反应”源于人类本能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也许有人表示质疑:既然微反应是一种表现,表现就不能是故意的吗?凭什么用来判断心理状态,甚至还能用来测谎?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规则其实很简单:要求被试者在1分钟的“对话”(实验人员单方面说话或动作)过程中,保持完全的静止不动,包括身体的动作和面部的细微动作。当然,类似眨眼这种无法避免的生理缓解动作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在保证不伤害被测试人的前提下,无论实验员做什么,被测试人只要能控制住不动,就算赢得实验,有奖金。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通常在实验员做出猥琐姿态,或者轻蔑评价的时候,被测试人的眼睛、眉毛、嘴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运动。如果实验员有身体接触的进攻行为(没有伤害的力度),被测试人除了身体受力改变位置和姿态外,脸上的表情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尤其是眉毛、眼睛和嘴。

  这个实验证明的是:即使人很确定地要控制住自己不动,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仍然不可抑制地会出现本能反应。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自认为拥有无限理智的人类,其实只不过是地球上经过若干进化所产生的生物种类之一。因为人的动物性,在受到刺激的时候做出的第一反应不太容易作假。人在情急之下,会产生很多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由于这些反应是长期进化所得,很难被理智的思维所完全控制,所以真实有效。微反应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经过长期进化而遗传、继承下来的本能反应,是刻意“装”不出来的,因此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

  

  “微反应”如何能准确映射心理状态?

  

  人的所有反应可以大致分为3类:

  (1)可以用“想”来控制的运动,比如各种可被控制的骨骼肌运动。

  (2)不能用“想”来控制的运动,如心跳、瞳孔缩放、汗液分泌等(这些反应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3)一般不用“想”来控制的运动,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身体的一些复杂运动,如打喷嚏、单脚平衡站立时各肌肉的协调等;第二类是习惯动作,长期养成的习惯动作无需思维的参与即可完成;第三类是本能反应,这可是进化积累起来的反应,在测谎时最有价值:如遇袭时闭眼缩身、焦虑时焦急地跺脚、愤怒时肌肉紧绷等。

  之所以说这些反应一般不用想来控制,是因为如果经过训练,一些反应是可以用“想”来控制的。但是,因为人是动物,这决定了人并不能够在受到刺激后对自身的反应进行完全控制,只要刺激有效,就一定会有反应。

  人所做出的所有反应,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完成的。深度昏迷的人,无法有意识地控制骨骼肌运动;即使是像心跳、胃部的蠕动、腺体的分泌等非随意运动,也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

  因此,通过分析人的应激反应,可以逆推人的神经系统状态和变化。分析的对象包括受刺激时需要动脑子“想”的反应、本能的反应、习惯的反应,以及不能用“想”来控制的自主反应,综合分析这些反应可以比较准确地分析出人的真实心理。 

  

  “微反应”如何判断是否说谎?

  

  微反应最神奇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准确判断他人是否说谎。

  人们说谎的目的只有一个—趋利避害。谎言一定是伪装的,即使是本能的说谎,也会至少经过一层逻辑的判断,那就是说实话会倒霉。因此,不论谎言的形式如何,它都是大脑思维的产物。

  情绪是真实的大脑反应,刺激有效的前提下,人就会产生情绪。人如果没有情绪,就是机器人。但是,有的人即使被刺激了,表面上看起来也会波澜不惊,很难被观察到。但是很难被观察到,并不是观察不到。完全没有反应,说明刺激不够有效,应继续加大刺激力度或更改刺激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家伙服用了镇静剂或者神经系统有疾病。

  更多的人属于另外一种情况—快速调整。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最初瞬间他们出现的反应非常真实,但随后会很快控制住自己的反应,甚至改变和伪装成另外一种反应,还要故意表现给你看,让你印象深刻。那一点点真实的反应,时间很短、幅度很小,而且因为人人都有,见惯不惊,不足为奇,不以为意,很容易被忽略。但这些微小的反应才是重点,通过分析它们才有可能获取真相。

  情绪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与情绪所引发的反应(肌肉运动)需要的能量相比,情绪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大。小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轻,情绪需要的能量小,表现出来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小,时间短;大刺激产生的情绪程度重,情绪需要的能量大,动作的幅度就应该大,时间相对长。因此,表现出来的反应如果与刺激的程度不匹配,就是在作假。

  

  生活中常见微反应有哪些?

  

  生活中常见的微反应有很多。比如,人在受到批评、压力、否定等负面刺激时,经常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寻求安慰的身体微反应,以减缓内心的不适感。这些细微动作可以透露出他们紧张、焦躁、恐惧或者厌恶的负面心理情绪。再比如,当人面临危险、伤害等威胁而又无法战胜对方时,通常想要做的是快速逃离,以便保全自身。此时他们内心会感到不安、恐惧、厌恶甚至愤怒。预备逃跑时,血液循环会自动将更多的血液从全身其他位置抽离出来,输送到逃跑用的下肢中,这样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出现血液颜色减退,而下肢则表现为肌肉紧张、兴奋,甚至轻微颤动。

  以下是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微反应的例子。

  

  1、当人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时为什么表情会僵住?

  遇到意外刺激的呆住,在微反应研究体系中,称为“冻结反应”。长期的进化,使人类保持了动物所拥有的生存本领:在遇到意外刺激的时候,会在第一个瞬间,非常非常短的瞬间,保持静止不动。这就是冻结反应。

  想象一下,在烈日炎炎的大草原上,一头羚羊正在悠闲地吃草,突然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同时还夹杂着些许食肉动物的腥气扑鼻而来。这时候,它一定会停下所有的动作,将头抬高(大部分感受器官都集中在头部),尽量用眼睛、鼻子、耳朵和身上的每一根毛发来判断:有没有危险?危险来自于什么动物?它们有多少?它们的速度有多快?它们距离自己还有多远?我们的群体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需不需要逃跑,还是战斗?往哪里跑不会中埋伏?……这么多的问题,需要在1秒钟以内判断出个大致结果,否则就可能让自己葬身敌腹。

  经过逐代的进化,人类也在积累着这种本能的反应。在感觉到意外刺激的时候,首先减少动作,保持静止,也就是出现冻结反应,虽然很短,但很重要。随后快速对局面做出分析和判断,最后才是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件事情实在很不容易,因此会消耗掉神经系统的全部力量。神经系统的高度集中,会使得身体的其他运动大量减少,甚至停止。一方面是因为神经系统无暇顾及(没有命令它们动),过多的运动会增加神经系统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谋定而后动,不必要的动作可能会在情况未知的状况下闯祸。此情此景,怎么还会抖手抖脚地做些无聊的动作呢?

  所以,冻结反应实际上是对神经系统资源的集中使用,减少开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2、人在有压力的时候为什么会暴饮暴食?

  在婴儿时代,口唇是获取快乐的主要来源,通过口唇的吸吮、咀嚼和吞咽,能够满足婴儿的大多数需求,从而建立信任和乐观的人格特征。其重要性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如果缺少了必要的口唇刺激,比如过早停止奶的食用(包括使用奶瓶),则婴儿可能会产生悲观、不信任、愤世嫉俗或者攻击型的人格。

由于口唇期反应留在人体神经系统中的影响过于深刻,所以在成年之后,仍然会存在很多相关的近似于本能的反应,表现为某些行为退回到人生的早期发展阶段,心理学称之为“口唇期退行”。例如,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人会使用一些行为带来安慰,像吮吸手指、咬铅笔、吃糖果,以及吸烟和吞咽口水等。因为这些动作可以通过口腔或相关器官来告知自己的神经系统,“不要怕,没关系,我在吃东西了”。

  咀嚼和吞咽的动作直接把“吃”的信息反应给中枢神经系统。有东西吃总是好的,因为有东西吃意味着不会挨饿,可以生存。长期的进化,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对“吃”这个动作总是很满意,见到它很高兴。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吃一顿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心情的原因。

  这种通过咀嚼、吞咽等口唇感觉的满足来改善心情的方式,微反应研究体系中称之为“安慰反应”,具体可以归纳为口唇安慰。口唇安慰除了大吃一顿之外,更多的情况是“吃”这个动作的变形,主要包括:磨牙、咀嚼(一般是口香糖)和咽口水(有条件的话,可能是喝水)等等。

  

  3、为什么人害羞的时候会脸红?

  “羞”其实是一种因为不够自信而产生的担忧情绪。“涩”,是指因“羞”的情绪而表现出来的反应生涩,不流畅,不自然。因此,我们观察到的是“涩”的微反应,但真正要分析的是“羞”这种情绪本质。

  除了爱情中出现的害羞之外,被别人表扬,或者试图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很多人面前的时候(比如作为好学生的代表发言),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被别人喜爱,或者不确定自己被别人喜爱的程度,因此在面临这种情境的时候,会担心得到否定的答案或者让自己失望的答案,这时就会产生担忧。

  脸红,是害羞的经典表现。脸红是因为血液循环受情绪影响而改变的缘故。在担忧的时候,血液循环会在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之下,将大量的血液集中输送到头部(试图设法解决所担忧的状况),输送对象包括大脑组织,当然也包括面部皮肤。皮肤下面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增多,脸色自然就会变得比平常红。“心如鹿撞”和“面红耳赤”在涉及到感情的场景中,是常常被用来形容当事人感受和反应的两个著名成语。

  按理说,脑组织中的血液和氧气多了,人应该更灵敏、反应更快,这似乎和害羞的人实际情况不太一样。

  很遗憾,有两个原因会导致害羞的人头脑不够清醒。一是因为大脑皮层负责的记忆、推理和逻辑判断在情绪冲动的时候,没有用武之地,因为这种功能建立在生存和繁衍的动因之上,不是最根本的基础需求,而是衍生需求。而负责主管情绪的却是中低级脑器官,血液越多,情绪就越冲动,越冲动就越想不清楚。“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基础需求优于衍生需求的典型案例。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担忧自己是否能被喜爱或被喜爱的程度,全部脑力都集中在这个自己不可能想出答案的问题上,想了也白想,越想越乱,因为这件事本来就与逻辑无关。

  

  4、人在生气的时候为什么会咬牙切齿?

  愤怒情绪一旦被唤醒,全身上下都会协调统一,进入明显的战斗状态。能量的储备和运输,需要呼吸与血液循环的配合。因此,人一旦产生愤怒情绪,必然会增加呼吸的深度,试图吸入更多的氧气用于战斗。如果矛盾不断积累,会导致愤怒的情绪不断积累,当情绪调配的能量超过忍耐的上限值时,最终会引发真正的战斗,也就是动手了。

  人在战斗时的进攻动作,包括用手戳、拍打、砸等直线动作,速度快、力量大,也包括用脚踢、蹬,甚至在打急了眼的时候,还会用牙咬。牙齿的进攻,是所有动物都会使用的进攻方式,人的这种反应,相当于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回到原始状态。“咬牙切齿”这个成语能充分让中国人体会到愤怒的力量。

  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咬牙动作是上下牙齿咬合位置的改变,比如用犬齿相互摩擦,或者用上下门牙咬合(这就是“切齿”);还有可能上下牙齿咬合位置不变,但是暗自用力(愤怒),这样会导致脸部两侧的咀嚼肌收缩绷紧,轮廓清晰。

  咬牙动作在测试过程中的不经意出现,是被测试人感受到危险和压力的经典表现,被测试人潜意识中希望通过牙齿的进攻,消灭负面刺激源。

  【责任编辑】蒲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