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利比亚

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有个产油国叫利比亚,这个国家堪称非洲富国。近来,利比亚发生了政治动荡,爆发内战,导致各国撤侨,法英美等国发动空中打击行动,这一切引起了人们对利比亚这个国家的强烈兴趣。

  

  茫茫沙海人稀油多

  

   论面积,利比亚不算小,国土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比英法德意加在一起还大。但利比亚的人口只有600多万,平均每平方千米仅3个人,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利比亚除沿海地区有狭窄平原外,95%的国土都是沙漠半沙漠,利比亚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一提到沙漠我们往往就想到“黄沙遍地”,但在利比亚,这种“沙漠”并不多,主要是连绵起伏、小砾石构成的戈壁滩。利比亚地势由南向北逐渐下降,南部边境附近的贝泰峰海拔2286米,是全国最高峰;而沙漠大部分为平均海拔300~500米的低高原,并被宽广的低地所分割。

  利比亚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沙地容易吸热,白昼地表温度甚至达60多度,足以烤熟鸡蛋。在这种环境下,高热的空气会灼伤皮肤,人们必须穿厚厚的宽阔的袍服才行。汽车也会由于高温使轮胎软化而动弹不得。利比亚一日之内温差变化很大,中午太阳曝晒,气温可上升到四五十度,到了傍晚,沙石很快把热量散发掉以后,气温会骤降到10度左右,有时下降到零度,即使穿着棉大衣,还会冻得瑟瑟发抖。一昼夜之间,温差达三四十度。亲历其境的人都说:“白昼烈日似火烧,夜晚寒风如利刀。”这里降雨也特别少,年降雨量从沿海向内陆由500毫米递减到30毫米以下,有些地方甚至全年不见一滴雨,空气干燥的程度足以使人嘴干唇裂。沙漠中风沙也大得惊人。大风来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横扫一切。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牧民、将士、探险者被埋在沙土之下。

  在辽阔的沙漠里,散布着面积大小不等的绿洲。这些绿洲不仅是沙漠中的天堂,也是沙漠中经济生活的中心,给荒漠带来无限的生机。大一些的绿洲方圆几十里,居民数以万计。小一点的绿洲比较多,甚至小到一个或几个泉眼(水井),生长着一块或几块水草,这也是绿洲。

  过去的利比亚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沙漠绿洲主要出产椰枣,沿海平原种植麦类、玉米、高粱、橄榄等,农产品不能自给,工业品也几乎全靠进口。但利比亚沙漠却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已探明的储量达360亿桶(7桶石油大约1吨),居非洲第一位,享有“非洲石油巨人”的美誉。天然气储量达1.3万亿立方米,铁矿蕴藏量20~30亿吨。此外,还有磷灰石、铜、钨、锰、钾、硫等矿产资源。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现油田以来,利比亚成为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国。石油的大量出口和巨额收入使利比亚一跃成为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石油收益分配、贫富差别、地区差异等都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

  

  历史悠久 命运转折

  

  利比亚大部分是不毛之地,它东接埃及,西界突尼斯,沿海近2000千米的陆路为北非交通必经之路。该国还与意大利、马耳他、希腊隔海相望,海运地位也十分重要。“利比亚”这个地名源于希腊语,意为“白种人居住的地方”,用以区分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这块土地很早就繁衍生息着柏柏尔人等游牧民族。公元前7世纪,迦太基人在此建立了若干港口。前149年,罗马人吞并迦太基国土,即今突尼斯和利比亚一带,设置阿非利加省,这就是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名称的来源。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利比亚的地位十分突出,以至于利比亚人塞维鲁甚至当上了罗马的皇帝。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643年,利比亚落入阿拉伯西进大军手中,伊斯兰教随之传入,阿拉伯语成为利比亚的通用语言,希腊罗马文化被伊斯兰文化所取代,原住民柏柏尔人等逐渐被阿拉伯人所同化。利比亚作为中东通往阿拉伯西方(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陆上通道,商旅络绎不绝,经贸十分繁盛。

  1551年,利比亚沦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几百年间,经济萧条,文化停滞,利比亚陷入落后的境地。1911年10月,意大利发动意土战争,次年把利比亚纳为殖民地。1940年,墨索里尼派兵从利比亚东侵英国控制的埃及,结果一败涂地,反被英军攻入利比亚腹地。1942年,希特勒派兵增援,绰号“沙漠之狐”的德国名将隆美尔率领德意军队,从利比亚长驱直入埃及,妄图夺取苏伊士运河,切断英国的帝国生命线。但他们的攻势在亚历山大以西100多千米的阿拉曼一线受挫。10月23日,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发动反攻,到1943年2月,利比亚的德意军队就被全部肃清。第二次世界大战有3个转折点,标志着德意日法西斯开始走向灭亡:欧洲战场上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之战,太平洋战场是中途岛海战,而北非战场上的转折点就是阿拉曼战役,由此可见利比亚战略地位的重要。

  二战后,由联合国管辖利比亚。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布独立,建立王国。不久一穷二白的利比亚因发现石油而改变命运。随后10年中,利比亚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宗教信仰 文化风俗

  

  利比亚绝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人们进入清真寺的时候,不能露出肌肤,但要脱鞋。当地的妇女大都穿长袍,戴头巾甚至面罩。伊斯兰教禁酒,利比亚的主要饮料是咖啡和茶,主食是大饼和面包。菜肴烹调方法较为简单,以牛羊肉、鸡肉类烧烤居多。意大利的通心粉在利比亚也很流行。

  利比亚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清真寺通常是一个大而封闭的庭院,围绕院落建有一圈拱廊或柱廓,朝麦加方向的一边加宽,做成礼拜殿。每个清真寺都建有宣礼塔,是召唤信徒做礼拜用的。现在宣礼人不必爬上高塔去呼唤了,安装在塔上的高音喇叭会把宣礼的录音传向四面八方,一日5次,附近的人听得清清楚楚。众多的宣礼塔成为利比亚各地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礼拜殿内没有坐椅,地面上全铺着地毯,入内祈祷要脱鞋。殿内一面墙壁上辟有凹进的半园壁龛(圣龛),其功能是标明麦加的方向,使信徒们知道祈祷时应该面向哪里。圣龛旁有一个带梯级而上的讲道坛。每逢礼拜时,伊玛姆(教长)站在坛上,居高临下,向信徒们讲道。清真寺内外墙上有丰富的装饰,但这些装饰花纹都是几何形的图案,没有人像、动物,因为这是伊斯兰教所禁止的。

  在利比亚,国旗是绿色的,百叶窗是绿色的,大门和铁丝网也是绿色的,街上张贴的标语口号也是绿色的,市中心广场更是绿色的海洋,连楼房的轮廓都是绿色的,甚至连人都是“绿色”的——许多学生的校服被设计成军绿色,真是一个“绿色的利比亚”。利比亚人之所以酷爱绿色,既是因为绿色为伊斯兰教的传统颜色,代表吉祥幸福;也是因为在这个沙漠的国度里,人们渴望绿色,在植树造林的同时,也在用人工的绿色来美化环境和人们的心灵。

  利比亚是个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并存的国家,人们生活的轴心离不开家庭,除直系亲属外,亲戚、村庄、特别是部落的认同感非常强烈。无论谁上台、谁当权,要凝聚所有部落以及所有人的向心力和共识,都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名城大邑名胜古迹

  

  利比亚人口主要集中在狭长的沿海平原,全国9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广袤的内地除了一个7万多人口的城市赛卜哈外,仅有少许村镇散布在沙漠绿洲。

  首都的黎波里位于利比亚西北部,临地中海,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现为利比亚最大的城市,市民约170万,几乎集中全国1/3的人口和近一半工业。的黎波里是夏季游览、疗养的胜地,城市美丽,多粉刷成白色的房屋,素有“地中海的白色新娘”之称。市区分为东西两城区,西区为老城,具有阿拉伯传统风格,街巷狭窄弯曲,多古迹、清真寺。古老的城墙尚存,还有一座罗马时期的马可·奥勒留凯旋门。老城东北角,一座名为红堡的土红色古城堡在高大的椰枣树衬映下,赫然而立,已有500多年历史,内设利比亚国家博物馆。该馆展示利比亚各个历史阶段的概况,展品包括罗马时期的建筑模型和古典艺术品、古代利比亚阿拉伯部落的狩猎场景等,集中体现了利比亚的历史和文明。东区是比较欧化的现代城区,宽阔的林荫大道清洁整齐,街道两边坐落着政府机关、国家图书馆、学校、医院、工厂、商店等。城北海滨区建有“绿色广场”,地面和建筑全部用绿色材料装饰,这里是大规模群众集会的场所,主要商业街道都从广场向四周辐射开去。广场的北边就是的黎波里港,的黎波里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年吞吐量在500万吨以上。利比亚没有铁路,的黎波里靠公路和航空与各地联系。

  班加西位于利比亚东北部,西距的黎波里1050千米,为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素有“利比亚副都”之称,人口约65万。班加西气候舒适宜人,为冬季疗养胜地。市区同样分为新老两个城区,新城区在北部,老城区在南部。现在班加西是利比亚反对派的政治中心。

  利比亚是个人口稀少的国家,可是古迹名胜并不少。赛卜拉泰、大莱普提斯和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三地都是罗马时期的重要考古遗址,留下神庙、凯旋门、露天剧场等各种罗马古迹以及希腊、迦太基时期的遗迹。古达米斯靠近突尼斯边境,以沙漠中的伊斯兰建筑著称,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保存完好。在利比亚西南部沙漠中还有一处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岩画,向人们展示了从1万到2000年前的不同绘画风格,岩画反映出此地沙漠曾经是雨量丰富的地区。这5处名胜古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王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