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否会“纺棉”?

河南豫剧名家常香玉有一出名扬全国的剧目《花木兰》,其中有几句唱词是这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扮演花木兰的演员在唱这段台词的时候通常还会用手比划用纺车纺棉的动作。其实,从历史上看这段唱词是有问题的。这一剧目改编自北朝、民歌《木兰辞》,这点没有疑问。网络上关于花木兰的故乡争得热火朝天,有人说是河南商丘,有人说是湖北黄陂,还有一说是陕西延安:但无论如何,在宋元之前,这些地区还没有棉花,花木兰去哪里纺棉呢?还有演员模仿手摇纺车的情形也与历史不符,从我国纺车的发展史就能看出它的破绽来。
  先说纺车的概念。平时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纺车一般是纺棉的场景,操作者右手转动绳轮,左手牵伸锭子上的棉絮,纺到一定的长度后,再反转绳轮,把纱线绕到套在锭端的纱管上。但因为这里纺的对象是棉花,棉纤维比较短,所以其中含有牵伸与加捻两项内容。而对丝絮就不同了,在古代对丝絮的并丝、络纬、加捻的工具都可以称为纺车。
  在汉代画像石、砖中已经明确发现有纺车的图像,但当时就是用于合并、加捻丝缕或者络纬。不过,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纺车已经具有手摇曲柄,似乎是用手拔动轮辋操作的。我国迄今关于手摇纺车的最早证据是五代时期莫高窟壁画中的一具手摇纺车,但这具纺车是立式的,也就是说它的锭子置于绳轮的上方。纺织专家还判断,它应该是架多锭纺车,至少为2锭。现在我们回头看豫剧本的《花木兰》,演员表演时用手摇纺车作纺织状,显然没有历史依据,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在五代前我国出现过手摇纺车。
  关于莫高窟表现的那种立式纺车,在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中表现得非常清晰。右侧怀抱婴儿的妇女在摇动绳轮,左边的老妪手拿两個绩好的麻线团,两人配合正在加捻麻缕。南宋时,一本为西汉刘向《列女传》配图的书中出现了脚踏纺车,而且是3锭的。脚踏纺车使操作者的右手解放出来,利用双手进行纺纱与合线,效率更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利用丝麻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但黄河、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则是宋元之际的事情。棉花的传播分南北两路传入中原,北路由新疆经丝绸之路而来;南路由海南和云南传至闽、广及巴蜀地区。于是,北朝民歌描写的花木兰不可能纺棉花。唱词应该是后来写剧本的人搞的“穿越剧”吧。
  在宋元时期,我国甚至出现了S锭脚踏纺车。不过,这种5锭纺车是用于加捻麻缕的,为何不能用于纺棉呢?因为纺棉需要牵伸,必须把棉纱夹在指缝中操作,人手五指只有四缝,所以古代用于纺棉的纺车最多为4锭(3锭更常见)。元代王祯《农书》就描绘有一种“小纺车”,就是刚提到的S锭麻纺车。那为何又称之为“小”纺车呢?因为宋元时,我国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种利用水力驱动的“大纺车”,一架大纺车上可以装几十個锭子呢,工作效率自然明显提高。
  那么像豫剧《花木兰》演员动作演示的那种,或者在影视剧中常见到的那种卧式手摇纺车出现于何时呢?英国李约瑟博士发现南宋钱选的一幅《子别母》画中,绘有一架这样的卧式纺车。这是迄今我国最早的卧式手摇纺车图像,从另一個角度也说明了豫剧《花木兰》演员的“纺棉”动作与历史不符。
  【责任编辑】张小萌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