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车的年代疑案

宋代诗人梅尧臣有首诗是这样写的:“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农具——飏扇,也叫风扇车或者扇车,是我国古代农家使用的清选工具,也即利用手摇产生的风力把粮食籽粒与糠秕分开的一种农具。
  考古发掘的资料显示,我国早在西汉已经出现了风扇车,其中河南济源泗涧沟出土的一具西汉晚期的风扇车陶模(图1),非常逼真地展现了当时农家利用风扇车加工粮食的场景。在风扇车的前面是一具踏碓,它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脱粒的农具。脱粒后的粮食就要倒入风扇车顶部的高槛,然后利用手摇风轮产生风力进行清选,籽粒会落在高槛的下方,糠秕被吹到风扇车的左方出口处。在当时,这可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清选工具。
  从济源出土的这具风扇车可以看出,其高槛与箱体一体,鼓风处半封闭(后侧呈敞开状),有近似梯形的箱体,出风口在斜坡的前下端(比较小),高槛在顶部,出粮口在倾粮口正下方的内侧。不可否认,这种形制的风扇车有一定缺点,就是手摇风轮的中心轴位置较低,而且糠秕出口处风口较小,不利于及时吹出糠秕,因此汉代又发展出了另一种更为常用的方柜形扇车。图2左后方是洛阳出土的一具方柜形陶风扇车。它与济源风扇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拥有一个高出箱体的高槛,风轮中心轴的位置较高,这些改变都有利于清选,但是糠秕的出风口方向是在高槛下方的内侧而不是右侧,这同样不利于风的流通。此外,鼓风处上方处于敞开状态,不容易集中气流,这也制约了鼓风的效果。
  图3是2009年笔者在湖南岳阳拍摄的如今仍在使用的风扇车。它与汉代风扇车的最大区别有两点:首先是具有了圆筒状的鼓风机构,其次是高槛下的出粮口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前端一个、底部一个。圆筒状鼓风机构的出现是风扇车技术发展史的一个突破,因为如果是敞开的风轮,风力则无法集中;如果是方形的鼓风机构,鼓风时会在角落处形成涡流而造成阻滞。圆筒状鼓风机构同时避免了这两个缺憾。风扇车上的这种结构是何时出现的呢?
  过去学界一直认为明末才出现,因为成书于1637年的《天工开物》绘有一具带有圆筒状鼓风机构的风扇车。可是最近笔者发现明代《顾氏画谱》收录有杜堇的一幅画稿(图4),其中就有一具带有圆筒状鼓风机构的风扇车。杜堇的艺术活动期在15世纪下半叶,这样便可以把之前学界认为的出现这种风扇车的年代提前100多年。杜堇的这幅画,不仅清楚地显示了圆筒状鼓风机构,而且在风扇车的下方放置有两个簸箩(不包括左边那个)。这两个簸箩一前一后,正好对应风扇车底部前后两个出粮口,从而说明了当时风扇车已经实现了三级清选,即沉实的籽粒、较好的籽粒与糠秕的分离。杜堇哪里会想到,他当年创作的一幅画稿,竟然成了我国风扇车关键技术出现的确证资料。技术史的“疑案”竟被古画破解,历史之玄妙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责任编辑】张小萌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