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成瘾与“犯罪基因”

云南省晋宁县晋城镇发生多人失踪案件后,公安部门经过20多天的昼夜侦查,已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张永明。现已证明,有11名男性遇害。经警方侦查,自2008年以来,单身独居的张永明在其居住地附近行人稀少的路段,趁人不备,对单独行走的受害人实施暴力袭击,致受害者死亡后,通过碎尸、焚烧、掩埋等多种方式销毁罪证。
  “犯罪基因”的提出
  对于张永明杀人成瘾的原因,现在有一些猜测和解释。有人认为他是心理变态,也有人认为他有反社会人格,是蓄意报复社会。还有人认为应当对其进行遗传检测,看看是否基因有问题,因为张永明邻居都认为他是“神经病”。当然,在科学定论没有获得之前,一切都有可能。不过,从遗传上看问题,也许可以把一些人的暴力犯罪,如杀人,部分归结为基因缺陷。
  过去国内外刑事犯罪的研究曾得出一种理论,一些人的犯罪是因为他们具有“犯罪基因”,即他们具有XYY型染色体。人的常染色体是22对,剩下的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而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男性的性染色体并非都是XY,而是多了一个Y染色体。一个人如果有这多出的一条Y染色体,就易于发生暴力犯罪。
  从20世纪初摩尔根的《基因论》问世以来,人们对基因影响人的行为就做过许多探索和研究,其中付出精力较多而又引起争论较大的就是“犯罪基因”的问题。
  早在1965年美国遗传学家雅各布什对一些男性罪犯的性染色体做了一些研究之后提出,具有XYY染色体的人具有更多的犯罪和暴力倾向。后来欧洲的另一些学者做了同样的研究之后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并得出了一个假说,XYY基因是一个坏基因,即“犯罪基因”。这种基因表现在人身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即身材高、行为异常和轻度智力障碍。雅各布什对197名男性罪犯研究时发现,这些人中有6.1%的人染色体异常,其中3.6%的人比正常男性多出了一个Y染色体。在普通人群中XYY染色体的出现率仅为1‰,但在监狱中的男性罪犯的XYY染色体检出率却高达20%。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还专门研究了有XYY染色体男子的体表特征,他们通常是身材高大、长臂、长腿、粉剌脸、智力偏差,易产生精神疾病和具有反社会的倾向。从欧美一些国家的犯罪调查中还发现,具有XYY染色体的男性犯罪几率比普通男性高10倍。
  不同的解释
  然而,“犯罪基因”理论一经提出,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指责,一些研究人员也拿出了许多证据予以反驳。反驳的根据是大多数罪犯并没有所谓的XYY染色体,而且有很多具有XYY染色体的男子终其一生也没有过犯罪而且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法国曾对一些XYY染色体男子进行过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男性既没有犯过罪,也没有过行为异常,他们都遵纪守法,是好公民。丹麦研究人员也做了类似的调查,他们在1978年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监狱中有XYY染色体的犯人比率比较高,但他们的罪行几乎都是非暴力的。他们的犯罪率比较高只能以智力较低下来解释。1973年,美国科学院根椐许多调查和研究结果作了一个正式的表态,认为XYY染色体具有犯罪倾向的假说未经充分的证明,即否定了这一假说。
  在此期间,由于犯罪基因理论的介入,在司法审判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一理论的影响。1968年,澳大利亚的劳伦斯?汉尼尔杀害了他的女房东,他被捕受审时,其辩护律师搬出了“犯罪基因”理论为汉尼尔辩护。律师认为经检查汉尼尔的性染色体为XYY,具有天生的犯罪倾向,是属于精神病范围内的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犯罪,请求法庭予以从轻发落。法庭在判决时果然采纳了辩护律师的理由,认为汉尼尔有精神病,不予判罪,而是将其送入精神病院治疗。
  此后法国一名叫做丹尼尔?雨果的人在一个旅馆中强奸并杀害了一名15岁的少女,在法庭审判时律师也以雨果有XYY染色体为由,请求减刑。这一请求也获得了法官的认可。但在丹麦1975年的一桩案件中,利用XYY染色体为罪犯辩护的请求却未被采纳。一名凶杀犯受审时,为其辩护的律师提出要求鉴定罪犯的染色体,看其是否有XYY染色体,但法官当即予以否定,理由是基因遗传不平衡而致犯罪的学说尚不令人信服。因此该罪犯受到了重判。
  “犯罪基因”与X染色体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实施起,“犯罪基因”的问题又一再提出。而这同样是根椐现实的犯罪案例侦破、审判以及新的基因研究结果而引发的。1993年美国和荷兰研究人员的一项合作研究结果表明,具有XYY染色体的男性的确有容易犯罪的倾向,但这不仅仅是与多余的那条Y染色体有关,而且与X 染色体也有关,一些罪犯甚至牵涉到一些与性和性暴力相关的精神病。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典型的犯罪家庭中有17名成员在30年的时间内先后卷入犯罪。其中有5人是严重的犯罪,一人强奸了自己的妹妹,另一人在精神病院用餐具剌杀工作人员,第三人患有露阴癖,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制造事端,而且开车压伤了自己的老板,还有两人是纵火犯 。但是这个家庭中的女性没有犯 罪记录。对这些同一家庭的罪犯检查发现,他们的X染色体上某一特定部位的基因存在缺陷,而这一部位的基因正是为单胺氧化酶编码并产生该酶的基因(该基因也与精神病有关)。
  单胺又称一元胺,存在于大脑细胞中,其功能是传递信息。人脑中还有一种叫做单胺氧化酶的物质,可将单胺分解成血清素。后者可以清洗人的大脑,以使大脑保持清醒。但为单胺氧化酶编码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有缺陷,就不能产生正常的单胺氧化酶,于是大脑中的单胺含量就会过多,而血清素则过低,也就使人产生烦恼、易怒、冲动、自制力差和易于产生暴力行为等。这个家族的男子就是体内基因缺陷而致单胺氧化酶不足,最后造成易于冲动和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
  “犯罪基因”尚无定论
  后来英国的几起凶杀案同时也卷入了关于XYY染色体的争论中。英国伦敦东区的一个住宅小区常发生凶杀、强奸案件,而且犯罪手段很残忍,凶杀现场情形令人毛骨悚然。被害者都是被肢解、剁碎,抛尸到垃圾桶或野地,罪犯作案手段极其相似。警方通过多起案件分析认为是一个人所为。在几次提取现场留下的毛发、精斑化验中得知罪犯的性染色体是XYY型。这一发现使刑侦人员坚定了XYY性染色体男性容易犯罪且犯罪比较凶残的结论。此后,案件被侦破。经审讯,这名男子叫史蒂夫,是一名电工,他对好几起强奸凶杀案供认不讳。对其做染色体基因图谱检测表明,他就是那名具有XYY染色体的罪犯。史蒂夫的被抓获使更多的人相信具有XYY染色体的男性具有暴力犯罪的倾向。
  与此同时,英国谢菲尔德地区也发生了一起相似的案件。一名罪犯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并碎尸灭迹。对罪犯的性染色体鉴定表明罪犯也是XYY染色体。这一案件引起了鉴定史蒂夫案件的实验室主任帕特的注意。于是这一现象无论是作为一种课题还是作为个人感兴趣的事实都促使帕蒂进行一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帕蒂认为,把XYY染色体视为犯罪基因尚无足够的证据。而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许多国家生物医学和司法刑侦人员的支持。因而在今天真正把XYY染色体作为容易犯罪的一种生物学内在因素还难以说服人。
  基因解释的矛盾
  “犯罪基因”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解释某种基因的作用和将其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慎之又慎。多少年来“犯罪基因”的发现和解释的激烈争辩本身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很多人否定XYY基因的坏作用,除了证据不足之外,这里面至少还包含了不能由此引起社会歧视的考虑。而在司法实践中,恰好又是不承认有XYY基因和XYY基因有犯罪倾向的人在案件发生后极力用XYY基因来为当事人解脱,以求被判无罪或轻罪。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和做法,也给XYY基因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回避XYY基因是不现实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XYY基因。而且从基因研究的新成果来看,与犯罪有关的基因还不止一个,例如美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就发现有暴力犯罪倾向的人其X 染色体上也存在基因缺陷。也许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认识XYY基因可能更现实一些。
  其一,在目前还没有大量的足够的证据出来之前,不必以XYY基因来论长短。丹麦法官的“遗传不平衡而致犯罪的学说尚不令人信服”也许是较好的解释XYY基因的态度 。因此在司法和生活中不必造成利用和滥用这种基因理论的机会。
  其二,如果真的要考虑XYY基因的作用,也应当把遗传和环境两者的作用结合起来看,把一种结果仅仅归因于一种单纯的原因是机械的和简单的。只有内外因的结合才可能成为一件事情的起因并造成一定的结果。
  其三,对基因作用的解释不能看得太重,一个人即使没有这种基因缺陷也会有其他基因缺陷,人不是十全十美的这种表面现象实质上是人的基因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这种内因的外在体现形式,基因专家和分子生物学家早就发现并指出了人们的基因缺陷原则,这就是每个人的基因都有10处左右(或许更多)的缺陷和不足,一个人即使没有XYY基因也许还有其他不好的基因或更坏的基因。因此即使将来有一天有更多的证据证明XYY基因确实有它的不利作用时,也没有必要过分指责XYY基因,它要起作用还需要与其他的因素结合才行。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承不承认科学,而在于如何解释科学和运用科学。因为解释和运用科学也有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