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每当全球发生大地震或大震连发时,常有关于“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的争论,与之相伴的则是关于“地震是否增多”的争论。
  自2016年4月以来,在阿富汗、缅甸、日本、厄瓜多尔、瓦努阿图群岛和南桑威奇群岛等地相继发生了6次7.0级以上地震,使得上述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部分专家这样说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蒋海昆认为,近期7.0级地震较多发生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考虑到环太平洋地震带本身就是地震活跃地区,故尚不能就此简单得出全球进入“震动时段”的结论。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认为,从2004年至今这十几年间,全球进入了一个8.0级以上巨大地震相对活跃的时段,并且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个相对活跃时段是说,最近这十几年地震活动的特征和20世纪上半叶地震活动的特征类似,有很多8.0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而在20世纪下半段,全球发生8.0级以上巨大地震的频次明显减少。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在以往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目前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还很难说,有研究支持这种观点,也有研究并不这样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他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对“地震是否增多”,持肯定态度的专家通常给出的解释如下:一方面是由于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大幅度提升所致,即原本震级偏小、不能被监测到的地震也逐渐被记录;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通讯发达,信息传播便捷,越来越多的地震灾害被媒体所报道,导致大家感觉地震多了。
  事实究竟如何
  专家们的观点靠谱吗?另外,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外在因素外,地球上的地震是否真的变多了?
  还是让地震数据来告诉我们事实的真相吧。
  由于地震数据离不开“时空”这两个基本属性,故在寻求“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的答案时,研究空间尺度必须是地球;又因大地震孕育时间长,研究时间跨度也必须足够长,不能采用“数十年”或“百年”尺度,而应采用“千年”尺度甚至更长,这恰恰是以往专家容易忽视的地方。
  图2为笔者绘制的全球地震活动M-t图,相关地震数据引自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资助、由宋治平等于2011年汇编完成的《全球地震目录》。从中可直观看出:约从1510年起全球就进入了地震活跃期(特别是M≥8.0级地震更为显著),且一直持续至今。因此可以推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全球地震活动将呈现越来越活跃的趋势。
  
  地震孕育机制和规律
  显然,针对文章开头所提问题,基于《全球地震目录》进行统计后便可得到合理答案,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象解释。要进一步在更深层次给出合理解释,必须从地震孕育机制和规律谈起。
  基于断层运动模式及相关地震活动性受断层面上一个或多个高强度“锁固段”(如断层非贯通部位)所控制的新认识,并结合室内岩样(锁固段)被加载至体积膨胀点时必然出现的唯一前兆——微破裂丛集(震群事件)这一显著特征,笔者于2010年首次提出了“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
  近期,笔者所在研究团队编制完成了图1所示2.0版《全球主要地震区划分图》。在对各地震区进行分析后,得到如下认识:
  (1)各地震区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演化规律均遵循前面提到的理论;
  (2)各地震区主震孕育历时都很长,一般在数千年乃至上万年;
  (3)各地震区当前孕育的周期主震事件均尚未发生,因此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一次地震都不是余震;
  (4)大部分地震区当前处于孕育的“青壮年”时期,随着逐渐临近主震,标志性地震事件震级将逐渐增大,相应的预震(preshock)或前震(foreshock)事件震级也随之增大;且随着时间的延续,越往后,岩石破裂速率越快,这意味着地震的频率也会增大。
  以图1中所示编号为44的瓦尔迪维亚地震区为例。判断该区当前孕育周期主震事件尚未发生,应再次发生标志性地震事件。对该区地震序列进行分析知:1716~1906年两次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仅发生了一次8.7级地震(这是一次显著preshock事件),8.0级地震也较少,意即地震发生频率较低;1908~1960年9.5级地震发生前,发生了一次8.7级和两次8.6级地震,8.0级左右地震也增多,地震发生频率加快;自1982年至今,仅8.2级以上地震已发生了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2010年的8.8级地震。可以预料,该地震区在未来标志性地震事件(9.5~10.0级地震)发生前,还会发生多次8.0级以上地震。
  建议
  综上可知,地球正处于地震活跃期,故今后人们会感觉到地震越来越多,震级越来越大,这是正常的地震演化规律。
  鉴于此,政府务必要做好相关工作;个人应积极学习地震科普和应急逃生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以便在面对谣言时能够明辨是非,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冷静处置。
  【责任编辑】赵 菲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