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银幕的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是受大众喜爱、有一定票房保障的电影类型,很多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都曾被改编,成为轰动一时甚至经典流传的影视作品。其实,科幻电影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它的历史,几乎和电影本身一样长久。
  科幻电影,比你想象的更悠久
  从法国里昂市中心的白莱果广场出发,向东南方向走上大约4千米,便是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的故居。1895年,这对兄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拍摄了他们的第一卷电影胶片《卢米埃尔工厂大门》。
  电影能够在法国诞生并不是偶然的。19世纪末的法国,诞生了诸多令人“脑洞大开”的技术成果,比如以蒸汽动力驱动的“蝙蝠飞机”、模块化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以及电影这种有效记录人与物活动的手段。在最早的一批电影胶片中,我们已经找到些许带有科幻色彩的元素。
  受制于早期的电影拍摄技术,尤其是胶片的长度,最早的这批电影几乎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最多只能呈现一个幽默的生活片段。科幻研究者公认的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科幻“长片”,是乔治·梅里爱拍摄于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长度只有16分钟的《月球旅行记》只能算是一部“微电影”,但在当时,它却是整合了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登月第一人》,并加入梅里爱本人诸多奇想的划时代力作。

  2011年上映的电影《雨果》,其中一部分情节就反映了《月球旅行记》的拍摄过程。剧场魔术师出身的梅里爱,将一些舞台剧和魔术表演的元素运用到电影当中,并结合自行开发的若干电影特技,为观众营造了在当年看来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星际探险场景。儒勒·凡尔纳笔下“发射井”式的“月球大炮”,在影片中被改成由一群美女操作的长身管巨炮;登月的探险家也像《从地球到月球》中描写的那样,穿着普通的西装进行航天飞行;月球上的智慧生物则参考了威尔斯的设定,被塑造成类似巨型昆虫的形象,如果被打死就会变成烟雾。
  电影技术的进步,为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搬上大银幕创造了条件。在有声电影出现前的“默片时代”,已经出现了《大都会》这样长达3.5小时的鸿篇巨制。这部完成于1927年的德国科幻片,设定了一个两极分化的未来世界:权贵和富人住在梦幻般的豪华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相伴,终日辛苦劳碌。这部影片对未来城市的塑造,以及诸多科技细节的幻想描写,影响了包括《星球大战》《第五元素》《风之谷》在内的一大批经典科幻片。
  见证电影科技的进步历程
  从默片时代的经典遗珠,到20世纪后半叶和21世纪越来越华丽的巨制,科幻片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时常扮演着推动电影科技进步的角色。或者说,电影人为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引入乃至开发全新的电影特技,这在科幻片领域已是一种常态,而且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在里昂老城区的圣让首席大教堂附近,就有一家展示电影道具、微缩景观和电影分镜图的博物馆,让人们得以回溯科幻片与电影科技发展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默片时代的科幻片,已经重视营造场景中的科技感,然而往往只能通过一些所谓的“假机器”,也就是充满工业元素却并不符合现实的道具机械来实现,《月球旅行记》里的“月球大炮”即是如此。最早的特技摄影也因为科幻片的需要而诞生,正如《雨果》中表现的那样,“月球人”被打死时的烟雾效果,是梅里爱控制摄影机和胶片“非正常运转”实现的把戏。
  除此之外,早期的科幻片还催生了化妆特技的发展。在科技水平较低的电影“萌芽期”,通过化妆、头饰和灯光的配合,塑造外表怪异或是恐怖的角色相对容易,因此,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罗伯特·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等带有恐怖色彩的科幻作品,就成为早期科幻电影人心目中的热门题材。
  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科幻片导演往往会尝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整合到影片当中,或者以此为基石研究影片所需的特技,如此这般,科幻片的技术含量一日千里,并时常成为整个电影产业的“开路先锋”。在《2001:太空奥德赛》里,反派角色超级电脑HAL9000奏出的关机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首由电脑演奏的歌曲。为了拍摄《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创立了工业光魔公司,奠定了电脑动画在影视制作中的位置。《终结者》里的绿幕特效,《阿凡达》里的动作捕捉技术等,将这些重要的电影特技推向了新的高度。为了给计划于2017年年底上映的《阿凡达2》搜集素材,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甚至打造了深海潜水器,进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为这部影片增添了更多科学色彩。
  但电影特技的进步,也为科幻片带来了另一种隐忧:炫目的特效,有时也会暂时掩盖影片本身的空洞,《侏罗纪公园3》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科幻片来说,在视觉效果之外,影片的“灵魂”仍是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元素。
  科幻名作为电影注入能量
  科幻电影的成功,与优秀的科幻作品是相辅相成的。100多年来,被搬上银幕的经典科幻作品数不胜数,而电影的卖座,又反推原著小说的流行。
  科幻作家对作品的“多种经营”,也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月。仔细研读凡尔纳的作品,就会发现,几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为改编话剧、歌剧“预留接口”。也就是说,他注重让作品的情节具有鲜活的画面感,使自己的创意有可能凭借当时社会最流行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比凡尔纳晚一些成名的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则赶上了电影诞生和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电影诞生的同一年,威尔斯恰好发表了他的首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后来,威尔斯甚至在写作小说的同时,就开始思考故事内容在大银幕上的表现方式,并使文学作品出版和电影上映基本同步。这种作家与电影人的深度合作,在1968年的科幻巨制《2001:太空奥德赛》的摄制过程中,表现得更为典型。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克拉克的一部短篇,在电影完工后,克拉克又根据剧本完成同题长篇小说。
  而“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则展示了科幻电影与小说“接驳”的另一种可能性。在7部电影之外,相关科幻小说承担起“补完缺失拼图”的任务。电影、小说、电视动画乃至电子游戏等不同媒介,共同为科幻迷们展示着这个幻想世界的方方面面。
  时至今日,基于科幻名作改编,仍是科幻片获取灵感和故事的主要途径。电影人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画面感和冲击力的作品来改编,提炼出作品的思想核心,并“做减法”,以适应电影的叙事规律,然而这种转化并不容易,稍有不慎便会削弱原作的光辉。一些科幻电影在票房成功的同时,也得到“故事压缩过度”“按了快进键”等负面评价。
  将文字转化成不失作品原意的图像,也是电影人面临的挑战。从早期科幻电影人改编《弗兰肯斯坦》的尝试,到《三体》的电影化,这些挑战一直存在。毕竟,玛丽·雪莱并没有描述那个利用人类尸块制造的怪物的每一处细节,而刘慈欣更没有精确塑造“三体人”的形象。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然而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形象,难免会削弱作者苦心营造的神秘感,如何最多地保留“原汁原味”,显然需要更多的思量。科幻作品如何搬上银幕,着实是让电影人“烧脑”的问题,但正是不断解决这些棘手问题,才使他们灵感迸发,倒推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优秀科幻作品的涌现。
  随着电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普及,科幻电视剧正在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科幻平台。《星际迷航》《神秘博士》等剧集,都历经数十年长盛不衰,而且在西方社会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比如说,《星际迷航》里瓦肯人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无名指与小指并拢比出“V”字的祝福手势,就成为很多科幻迷认同彼此的符号。
  科幻电视剧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养了一个认同和喜爱“科幻”这一类影视作品的群体。或者说,持续几十年播放的科幻电视剧,为科幻电影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潜在拥趸。优秀剧集改编成电影,或者电影之外的故事以剧集来讲述的方式,也并不罕见。另一方面,电视剧的制作成本通常低于电影,因此科幻电视剧可以在题材、创意等方面,为业界提供更多的试错空间。
  无论是传统的手绘动画,还是先进的电脑动画,都有不少佳作属于科幻范畴。动漫领域表现出众的日本,在科幻动画方面也同样颇为高产。
  日本动漫界与科幻结缘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可能是手冢治虫在1952年创造的卡通形象“铁臂阿童木”。1963年,同名动画开始播出,并启迪了宫崎骏、大友克洋等一批日本动画大家。宫崎骏的《风之谷》《天空之城》、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等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科幻色彩,并引入对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辨。时至今日,日本动漫界仍然有出色的科幻题材动画电影与电视动画片不断涌现。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