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苍穹

曾经和很多喜爱天文的朋友交流过最初对天文感兴趣是在什么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在天文馆看节目的经历,而今坐在新的北京天文馆数字宇宙剧场里,看着如在最高级的黑丝绒上撒满了绝美的钻石一般耀眼的星空,儿时对天文的兴趣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脑海中。身边的来参观的孩子们则已经在窃窃私语着以后要多学习天文知识。我知道这一刻已经有更多的心爱上了天文,并且将义无返顾的投入到天文学的学习中去……天文学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已经持续几千年了,宇宙的璀璨美丽和无限的神秘感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研究探知的欲望。虽然对于宇宙来说,人类所认知的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人们对天文学的热情却一直有增无减……

  在研究天文学的体系里,数量最大、最独特的一群人并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许多新星是业余爱好者在坚持不懈的观测中发现的。2002年2月1日,天文爱好者张大庆在开封市柳园口黄河大堤上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新彗星——“池谷—张”彗星,成为了中国业余天文爱好者独立发现彗星的第一人。而这一成果正是他在长达1 0年的时间里,以自磨自制的望远镜进行了51 8次,共676个小时的艰苦寻彗工作才得到的。事实上,一直以来新星的发现和第一手观测资料(除了空间的探测之外)的提供更多是来自于在地面上的业余爱好者,连天文专家也十分肯定业余观测者对天文的科学研究所做的重要贡献,并称业余爱好者为天文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群体。

  目前,在全世界由业余天文爱好者组成的天文爱好者协会或天文俱乐部至少有500多个,仅在因特网上,就可查到20 3个天文俱乐部。有的天文爱好者协会,还包括了专业天文家。如芬兰天文爱好者协会(URSA)成立于1921年,共有4300名会员,几乎所有芬兰的天文学家都加入了该协会。

  与芬兰等天文学普及比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虽然也拥有天文爱好者协会或俱乐部30余个,成员达2500多名(数据来自空间天文网,有关天文学术团体的统计),但是爱好天文的潜在人群却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很多对天文有兴趣的人反映由于获取知识的渠道廖若晨星,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天文知识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常常有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天文馆等的专家和老师,请他们介绍现在天文知识的普及状况并为爱好者提出建议。

  

  中小学建立天文小组 推广基础知识最重要

  

  由于天文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总是最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教委的指导下,全国初中课程的改革已将天文学的内容列入“科学”课的课程标准中,有关的任课老师已面临天文基础知识的培训与提高;另外天文选修课和课外科技小组活动已在全国许多中小学广泛开展,仅在北京就有30多个学校拥有自己的天文小组。

  在推广天文活动比较好的中关村中学中,记者看到该校拥有天文台、天象厅、大型天文望远镜、星空走廊等既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认识星空,又可进行模拟天文观测的仪器设备。据中关村中学天文小组的导师刘文静(第十二届天文学会理士)介绍,天象厅里播放的都是按照自己所作的教学计划向北京天文馆特别定制的天文节目,而除了学习这些书本知识,天文小组每星期都会到天文台进行自然天空的观测,让学生学能所用。学校常组织学生参加市、区、校天文地理夏令营,进行野外考察和观测,也曾走出校门、跨出国门,到河南安阳、黑龙江漠河、泰国、德国、英国进行日环食、日全食、月食、流星雨、彗星等的观测。

  对于喜爱天文知识的中小学生,刘老师建议:“尽量参加学校的天文小组,进行野外考察实践是最重要的。对于书本知识要从基础学起,不要贪多,基础打好了以后接触更多的知识才能消化。”

  

  观察星空应有科学目的

  

  北京8 0中的孟焕从小对天文感兴趣,在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大爆发的实地观测中,孟奂敏锐地发现并根据自己历年的积累,证实了这个早已存在的新流星群。他写的“狮子座流星雨期间的一个新的流星群”论文,荣获了2 002年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大赛三等奖,也因此得到了把1 21 06号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孟奂星”。 ISEF两次邀他去美国,他直接到了北京大学就读。

  对于这种仿佛从天而降的成功,现在北京天文馆从事天文普及推广工作的资深天文观测者寇文说,这种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正确观测方法带来的必然结果:“当有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后,就不能只进行盲目的天文观测了,要有意识的做一些有价值的天文课题。这种天文课题不需要太有难度,也不需要拥有很好的天文设备。举例来说,在观测流星雨时,固定一个天区,以每组每个人一小时用肉眼观察的方式来观察流星雨的流量,天气情况等,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后,就会得到最简单最有价值的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天文学的研究。而在进行这种工作的同时,就会出现很多意外的有价值的发现。”

  据寇文介绍天文馆目前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普及工作,联络一些爱好者分配一些天文课题用照片做监测记录,铺成各地的观测网,以便使观测走人系统化、科学化。寇文告诉记者只要将大家的第一手观测资料收集起来进行汇总研究,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观测火流星。如果能把多个观测者在不同地方、同一时间拍到的火流星照片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就可以计算出这个火流星当时所处的高度等数据。”

  除了召集现有的爱好者以外,北京天文馆也开始培养新鲜血液。鉴于郊区的星空质量好于市内,北京天文馆今年与平谷区黄松峪中学合作开办了天文特长班,这个班从初一开始每星期都有2节课,由天文馆的专家亲自授课,组织观测,进行基本技能培养,最后下发有价值的天文课题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多关注天文馆的活动

  

  作为天文普及活动的主要推广单位,北京天文馆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北京天文馆编辑出版的杂志《天文爱好者》目前已有2500名“读者俱乐部”成员。

  北京天文馆装有充气的天文包,中间有天象仪的科普宣传车也已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宣传面覆盖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接待观众60多万人次,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流动天文馆”。

  而随着天文馆对哈雷彗星、百武彗星、海尔—波普彗星和日全食、彗星撞击木星、行星大十字、金星凌日等宇宙稀有天文现象组织的观测活动不断升温,北京天文馆早已成为天文爱好者的“宠儿”。

  北京天文馆的馆长朱进告诉记者,新馆建好以后,还将有一系列的天文普及活动展开,天文馆将向爱好者开放新的天文望远镜,方便爱好者观察星空。并且将开设天文教室,招收喜欢天文的中小学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国自2001年开始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以来,获得过不少奖项。在2003年由馆长朱进博士亲自率团参加的第8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更是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二的骄人成绩:1人获一等奖和最佳观测奖,4人获三等奖,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因此,如果爱好者对天文知识有兴趣却又不知道该怎样入门的话,可以多关注天文馆举办的活动。

  

  做乐此不疲、兢兢业业的观星人

  

  尽管对于业余天文爱好者来说,最初获得专业知识的渠道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的涉猎更多的天文知识,一门心思的用全部业余时间进行实际的观测活动,在寒冷刺骨的夜里感受天地的广阔和伟大使他们成为无比快乐着的一群人。如今已经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变为专业的天文工作者的寇文在说到自己的“追星”经验时强调,比起高级的观测设备和丰富的知识来,最初喜欢天文的心和毅力才是最重要的:“我对天文的兴趣是从一本《天文知识》杂志开始的,那时候了解天文知识的渠道极少,也没有钱买好的设备,我买个老花镜片用牛皮纸一裹就用来看星星看且亮了。”就是这样一个从老花镜片、牛皮纸开始观测星空的业余爱好者,在后来的岁月里,不仅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天文爱好者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业余民间天文组织之一“天文同好会”,并自办了在全国业余天文爱好者中都影响很大的《星光快讯》,还和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等专家一起交流研究天文知识,共同观测大型的天象活动,并最终走进自己喜爱的天文工作行列。

  寇文告诉记者其实业余天文爱好者和专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专家在观测中可以给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指导,而爱好者常常会有一些宝贵的实地观测资料能帮助专家的研究。虽然在国内,将业余爱好者手中的观测数据科学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但是在全球,比较权威的组织机构往往是由大部分业余爱好者组成的,他们做了很多对科学有非常重要贡献的工作。因此,身为业余天文爱好者的人并不单纯是在玩儿,很多专家顾不到的天体和天象信息的收集研究重任都是由爱好者来完成的。

  当然要取得一定的科学成绩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发现了新彗星——“池谷一张”彗星的张大庆用了l 0多年时间才有所收获,而和他共同发现“池谷—张”彗星的日本天文爱好者池谷熏先生寻找“池谷—张”彗星则用了30多年时间,发现彗星时已经50多岁了。因此,寇文说:“天文观测是一个需要毅力的活儿,如果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做的话,很难坚持得住,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会放弃了。举个例子吧,1999年6月30号,我们同好会的人到香山八大处中间的山头上观测,那时候北京城里的气温是4 2度,热的睡不着觉,可是我们在山上却冻得没法呆,雨衣、皮子所有能穿的都裹在身上了,可还是冷的要命。像这种情况在野外观测中是常事,不是真心喜欢天文的人早就会坚持不住了,所以做一个天文爱好者要发自内心地去爱这门科学。”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的每个爱好者都对天文有着难以言表的热忱,这是一群乐此不疲、兢兢业业的观星人,因为有着最爱,所以这群追星人活得也精彩。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