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植物红豆杉

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生长着一种大约出现于2亿年前的植物——红豆杉。

  红豆杉,也称赤柏松、紫杉,系红豆杉科属浅根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天然珍稀植物。该属树种因其叶形似杉树,果实圆豆形且假种皮是红色,宛如南国的“相思豆”,故而得名红豆杉。

  红豆杉属植物全世界有11种(变种),分散于北半球各大洲,我国有4种1变种。本属植物在侏罗纪、白垩纪和早第三纪(距今1.9亿~0.65亿年)时,曾广布于欧亚和北美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时,不同种群收缩至现今的分布区,是起源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它在研究物种起源、进化,森林演替,森林地理等方面有重大科研价值。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从红豆杉树皮、树叶中所提取的紫杉醇对肿瘤细胞有独特的抑制功能,能阻止癌细胞的增殖,紫杉醇因此成为新一代抗癌药物的代表,被誉为“植物黄金”,红豆杉也变成“轰动世界的药用植物”,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药用植物研究对象之一。

  中国的5种红豆杉都能提取紫杉醇。其中,云南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最高,是治癌植物资源中的佼佼者。

  

  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达2米;树皮带状脱落或龟裂并以鳞状片脱落;叶质地薄而柔软,螺旋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至披针状线形,常呈弯镰状,边缘向下卷曲或微卷曲,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微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雌雄异株。雄球花淡黄色:种子卵圆形,顶端有小尖头,种脐椭圆形,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成熟时假种皮红色或橘黄色,球花3~4月开放,果实翌年8~10月成熟。

  云南红豆杉足以云南和西藏为分布中心的残遗种,四川也有,主要散生或块状生长在云南西部余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海拔1650~3300米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阴坡、半阴坡中,常成为下层乔木。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局限,陸,云南的天然资源面积约20万公顷,但蓄积量仅70万立方米,株数约350万株,以近熟、成熟和过熟林占优势。

  

  红豆杉的用途

  

  红豆杉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萌发能力较强,抗病性强,常被培植成伞形、圆形等多种造型,因其生长慢,修剪后可长期保持一定形状,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鲜艳夺目的红豆与翠绿的枝叶交相辉映更为引人注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白宫广场以及英国白金汉宮,红豆杉均被用作绿篱或景观配置树种。

  红豆杉还是珍贵用材,木材红褐色至紫红色,有强烈光泽,有香气,纹理直,结构细致,耐腐性强,干燥快,少翘裂。最适宜制作装饰、雕刻、美术工艺品等。红豆杉的种子含油率为29.9%,可炼制润滑油。

  

  紫杉醇与红豆杉

  

  红豆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用于驱虫、消积、利尿、通经、消炎、排毒以及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中最早记载:红豆杉可以治疗霍乱、伤寒、排毒。红豆杉中含有入量的鞣质,具有抑菌敛毒、消炎排毒作用,不但对上呼吸道炎症具有治疗作用,并且对胃炎、肠炎、口腔溃疡、糖尿病、淋病、类风湿等都有显著疗效,外用可治疗痔疮、皮炎、脚气等。

  不过,红豆杉毒性极大,长期大量食用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下降,严重者会发生心动徐缓、心脏骤停甚至死亡。因此,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公告,严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和经营含红豆杉的食品,同时,将纤豆杉列入《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现代红豆杉属植物蓟用价值的研究与开发始于1856年,德国科学家从欧洲红豆杉的叶中提取到了紫杉碱。1958年起,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为代表的研发机构,率先开展了从植物中筛选抗癌活性物质的试验研究工作。作为35000种筛选物之一的太平洋紫杉树皮也被送到了NCI。科学家们从太平洋紫杉树皮的提取物中发现了紫杉醇,并揭示了紫杉醇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1992年正式批准将紫杉醇制剂“泰素”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等的治疗药物在美国上市,由于治愈率很高而引起轰动,是至今唯一能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植物药。

  自此,紫杉醇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全球紫杉醇销售量每年均以20%~30%的速率增长,治疗癌症病人每年大约需消耗紫杉醇1500~2500千克,而目前的产量仅为500~700千克,供需差距不断增大,紫杉醇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国际上1克紫杉醇售价高达5000美元,比黄金还贵数百倍。

  

  有用无罪

  

  红豆杉属植物生长缓慢,目前销售的紫杉醇主要还是从天然的红且杉枝、叶、树皮、树根中直接提取。而紫杉醇在红豆杉屈植物中含量非常低,每提取1千克紫杉醇就要砍伐1000~3000棵树。若只依靠天然资源来获取原料,即使是将全部天然资源采伐殆尽,也只能满足短期需要。

  加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红豆杉植物实施立法保护,紫杉醇的药源地转向了中国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外的许多商家争相到云南等地开发和收购红豆杉,红豆杉资源在局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破坏。由于纤豆杉的树皮中紫杉醇含量最高,不少红豆杉惨被剥皮,而树皮被剥掉的红豆杉最后的结局就是死亡。这使得自身受遗传基因影响(雌雄异株,结实少),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等造成的天然更新普遍很差的资源更加稀少,物种的保存受到了极大威胁。

  为改变这一现状,自1992年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将红豆杉资源产地划为自然保护区或天然林保护工程,严禁砍伐。同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造林工程。科研人员还重点围绕红豆杉属植物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紫杉醇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同部位提取技术等开展了试验研究,尝试将该属植物中含的紫杉醇类似物经过某些化学反应转化成紫杉醇。

  其实,早在1984年,红豆杉属的一些种就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1996年,该属5种红豆杉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并且由联合国提议,包括我国在内的152个主权国家共同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在公约附录中列举的全球禁止商业贸易的保护植物中就包括红豆杉。

  

  [责任编辑] 赵 菲

  

  相关链接

  

  云南红豆杉的中国近亲

  南方红豆杉:叶较宽长,披针状条形,常呈镰刀状,长2~45厘米,宽3~5毫米,质厚,下面中脉带与气孔带不同色,无角质乳突,或在气孔带附近有一至几行角质乳突,边缘外卷。种子微扁,呈倒卵圆形。

  南方红豆杉是红豆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河南、陕西、甘肃、山西以南的十几个省区均有分布,星散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其中许多南方红豆杉古树仍枝叶繁茂,有的(雌株)结实累累。浙江省松阳县玉岩镇的一株南方红豆杉,树高30米,胸径278厘米,树干基部空洞直径2米有余,能放八仙桌一张,供8人围坐娱乐,树龄千年以上,是我国红豆杉属植物中最大的一株。

  中国红豆杉:叶质地稍厚,边缘不卷曲或微卷曲,叶较短,条形,微呈镰状或较直,通常长1.5~2.2厘米,宽2~3毫米,下面中脉带上密生均匀而微小圆形角质孔头状突起点,其色泽常与气孔带相同,种子多呈卵圆形或倒卵圆形。产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安徽等省(区),海拔1000~1200米的山上。

  东北红豆杉:叶排成不规则两列,较密,常呈“V”形开展,条形,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的乳头状突起点,种子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通常上部具3~4条钝脊,种脐三角状或四方形。产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南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区海拔500~1000米山地。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