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偏见后的“剩女”

曾几何时,我们庆幸远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而如今,在一些大城市的某些公园里,常常会聚集上百个上了年纪的父母,通过相互间的交谈,焦急地为自己的儿女海选结婚对象。这些活动或被称为“老爹老妈操心事赶场会”,或被称为“父母征婚团”、“父母鹊桥会”,或被称为“白领婚事信息交流平台”。据调查,这些为儿女们寻找对象的父母中七成为的是女儿。在当前这个新名词层出不穷的时代,这类令父母操心的女儿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赋予了一个新名词:“剩女”。

  

  谁定义了“剩女”?

  

  “剩女”一词起源于何时何地,无法考究。在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该词被作为新词汇收录了。对于该词,一般解析为,“长得漂亮、学历高、有思想、有品位,十分自我和清高,却没有男朋友的那种女孩子”。纵览报刊和互联网,发现该词的内涵不断被延伸或裹挟,如“3S女人(Single、Seventies、Stuck)”,即“单身、70年代出生、被卡住”,甚至被用于嘲讽或自我解嘲“当嫁未嫁的女人”。

  “剩女”与“圣女”谐音。“圣女”一词在传说故事中,指那些保持处子之身的未婚女子。“剩女”,则取其未婚女子身份之意,并且带有“剩余”、“被挑剩”等贬义。实际上,有调查显示,在上海等大城市,单身男性的数量总体上还是比女性要多,但为什么“剩女”如此被关注而鲜有人提及“剩男”呢?究其原因,还是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是来自男性视角的性别歧视。同龄男女,未婚同龄男女,尤其是当嫁未嫁当婚未婚当娶未娶,达到被社会认定婚配年龄的同龄男女,在带着男性视角的人眼中,却处于完全不同的状态。

  

  “剩女”是谁?

  

  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城市中单身男女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单身女性的数量。不断扩大的“剩女”群体并不是被男人挑剩的单一特征女性群体,而是有着不同特征的多元化群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追求事业型。这类女性往往是曾经一路埋头于对学业、事业的追求,无暇顾及情感的类型。到了想谈婚论嫁时,已过了社会认可的婚配年龄。

  (2)情感受挫型。她们对爱情和婚姻有着淡然甚至失望或绝望的心态。她们的情感受挫,不仅包括自我的情感受挫经历,也包括受到家庭、父母、朋友、同事等外人情感受挫的影响,她们丧失了对情感的判断能力,不敢表露,也不敢接受爱情。

  (3)追求完美型。她们执著地等待自己理想的完美伴侣,眼里不容许掺杂一点点沙子,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4)独身主义型。这类人对异性不感兴趣,但也不是同性恋,她们崇尚一个人的自由无牵挂。

  

  社会的原因

  

  “剩女”一旦引起社会的关注,就不再只是个人隐私,而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社会对“剩女”现象日益宽容,但“剩女”们仍然被认为是情感天平上的弱势群体。“剩女”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社会转型期,教育、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延迟了青年男女的适婚年龄,但对男女择偶的影响则截然不同。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博士,十多年的求学经历,很多人是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下度过学生生活阶段的,尤其是面临就业压力的女性。等到她们学有所成,走出校园的时候,已经基本上错过了社会认可的最佳择偶阶段。

  其次,职场中的竞争也是“剩女”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同等条件下,男性在就业竞争中具有很多优势。而女性要想在职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出校门后首先要努力拼搏,等工作基本稳定,抬头看时,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大龄青年”或“剩女”。对于男性而言,在职场拼搏中具有很多社会赋予的优势,爱情和婚姻问题不会轻易走向职场拼搏的对立面。

  再次,社会对女性双重标准的要求和多重角色期待让一部分知识女性在婚姻面前望而却步。在我国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还很低的现实情况下,知识女性承担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角色,面临着家庭与工作的冲突。部分女性认为自己无法处理好这两方面的矛盾,而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往往大大高于对社会角色的期待,否则女性要承受强大的社会压力和非议。而对于男性则不然,事业永远是第一,如果能兼顾家庭则会被誉为“模范丈夫”。这其实是父权思想的作祟,男性社会赋予女性太多的要求。

  

  传统的影响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潜意识地缩短了女性的适婚年限,集体无意识地造就了一代“剩女”。由北师大心理学院等研究机构联合撰写发布的《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结婚年龄推迟至31 岁,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逐年递减。很明显,在择偶年龄上,女性的适婚年龄通常比男性要短。对于男性来说,30岁的男人未婚,实属正常,不论是因为“三十而立”一心追求事业,还是心高气傲,挑剔婚姻.总之,他们不会被称为“剩男”;而对于女性来说,30岁未嫁,如果是为了事业,则会被认为“耽误”了,是不明智的做法;如果眼光高,随着一年年花开花落,则往往被认为有点“自不量力”、“孤芳自赏”。

  传统的择偶观和婚配模式也缩小了女性的择偶范围。传统的择偶观基于一种“择偶梯度”,即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也就是传统的“男高女低”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现代城市女性在择偶方面选择性远远小于男性,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立性较强,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自身各方面条件不错的女性。同样,男性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当或低于自己的择偶观也在客观上造就了“剩女”。目前,这种模式有所改变,部分人认为这是女性的一种妥协,实际上更应该是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婚恋观的正常转换。

  

  “剩女”的背后

  

  无论实际情况怎样,在平常人眼中,“剩女”常与“孤独、寂寞”之类的词连在一起。她们的身后,往往是父母、家人担忧、焦急的眼神。社会关注的不仅仅是她们事业的拼搏,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婚恋,她们的身心健康。此时此刻,感情问题从一个轻松浪漫的主题变成一个有些许沉重的任务。但是,这些来自家庭的、朋友的、同事的,乃至整个社会的压力并没有改变这个群体的数目。

  其实,“剩女”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权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历来低下,她们必须依靠男性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所以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根深蒂固。不仅仅是男性,很多女性,甚至是“剩女”们自身头脑中也往往潜藏着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念也在转变,人们对所谓的“剩女”的认识也应该改变。

  

  责任编辑 姜 冰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