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空中加油

2006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新闻联播节目中,赫然出现了一架轰油—6与一架中国最新型战斗机歼—10进行空中加受油的镜头……

  英国《今日中国防务》上的专文报道称,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战斗机的空中加油能力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着,虽然起步有些晚。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空军的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装备的飞机也主要是前线歼击机和执行战术任务的攻击机,因此对空中加油能力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真正使中国空军开始关注到空中加油技术的原因,是中国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80年代对南沙群岛领土(海)权上所出现的危机。中国空军面对部分东南亚国家侵占南沙群岛的现实威胁,却因为作战飞机航程不足的原因而缺乏应对的手段,中国战斗机几乎难以在南沙群岛有效地执行作战任务,而海军舰艇和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也无法起到威慑作用。需求上的牵引导致中国开始重视空中加油技术。

  然而,轰油—6是从轰炸机改进而来,机载设备落后,噪音大,可维护性低,舒适性差,飞行员极易疲劳,不适合长时间的空中作业。要真正解决轰油—6存在的以上问题,其难度几乎相当于重新研制一个新的机种。但轰油—6的出现,毕竟让中国空军走出了迈向战略空军的关键一步,同时也积累和培养了相关的制造使用人才,锻炼了维护训练部队。目前,中国新一代大型喷气式运输机的研制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相信中国第二代的加油机必将随着新型运输机的研制而出现。空中加油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尤其这几年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空中加油机已成为空中作战的重要支柱,并在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历史上第一次空中加油

  

  1921年的某一天,充满想像力的美国人威利·梅伊把一个装有5加仑航空汽油的罐子绑在背上,从一架林肯型飞机的机翼上,爬到另一架飞行的JN—24型珍妮飞机的机翼,并运动到其发动机旁,将油罐中的航空汽油倒进发动机燃料箱,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空中加油。从此,人类开始了对空中加油技术的开发。1923年,美国陆军的一架单引擎DH—4B飞机,在飞行中由另一架同型飞机,用人工操作,以软管自流的方式进行了两次加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加油。

  

  创造一个新名词:“挽救飞机”

  

  越南战争,是战争实践中首次大规模实施空中加油的开端,从战争爆发到停战的9年零2个月时间内,美军的172架KC—135加油机共飞行194,687架次,进行空中加油813,878次,共加燃油410万吨。1972年春季和夏季北越军队对南方的攻势行动,使B—52和战术航空兵的作战活动有所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空中加油的高潮。1972年,KC—135一共在东南亚出动了大约34,700架次,比高峰的1968年还多出大约2,700架次。

  有了这项技术,作战飞机向前方基地转场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缩短好几天。KC—135的这种用途,以及它对战斗机和B—52的作战活动的保障,对于空中战争的进行是极其重要的。KC—135作出的突出贡献,就是挽救了战斗机和机组人员的生命。没有这种加油机,许多油料不足的战斗机将永远回不了基地。对这些飞机进行空中加油的结果是创造了一个新名词——“挽救飞机”,它很快就成为战斗机和加油机乘员口语中的常用词。许多战斗机飞行员在结束加油和脱离加油机时往往带着感激的心情说:“谢谢你,加油机,你救了我。”

  

  实现了远程空中作战

  

  1982年5月,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那斯群岛的主权问题,进行了一场世人瞩目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在于,马岛距英国本土13,000多千米,距英国在大西洋中的基地阿森松岛也有7000千米之遥。战争爆发后,英国急需将一批作战飞机调往前线,然而不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运输机都飞不到阿岛。即使能转场至阿岛,也因作战半径的限制而无法飞赴马岛作战。然而,空中加油把英军的飞机迅速地送到前线,取得了空中优势,为赢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82年4月30日,作战半径3700千米的英国“火神”式轰炸机,从大西洋的基地起飞,途中进行空中加油后,袭击了距起飞基地约5000千米的马岛斯坦利机场。马岛战争中,英军编制内的15架加油机和临时由轰炸机改装的加油机共实施了600多次空中加油,对马岛战争的结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为完成空中加油任务,“胜利者”式加油机的留空时间一般为14小时30分钟。经加油后,“火神”式轰炸机和“猎迷”式反潜巡逻机的续航时间为17~19小时,C—130运输机则最高达28小时。据报道,“火神式”轰炸机每出动一架次去马岛执行任务,需12架次“胜利者”KZ型加油机为其加油。此外,空中加油机还保障了“鹞”式飞机从本土向前线的转场飞行。5月3日,英皇家空军第1飞行队有9架“鹞”式飞机从本土维特林格空军基地起飞,经多次空中加油,飞行9小时05分抵阿岛的威达韦克机场,其中一部分再经空中加油,飞到马岛附近水域的“竞技神”和“常胜”号航母上,对英军取得战争制空权起了决定性作用。阿军只有2架KC—130空中加油机,主要用于增大A—4“天鹰”飞机的航程,使之能攻击位于马岛以东海面的英舰船,以及用于接应油料不足的飞机返航。5月4日,“超级军旗”双机用“飞鱼”导弹击沉英军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就是在另2架“超级军旗”飞机伴随加油下实现的。英国军事专家认为,如果阿根廷空军拥有更多的空中加油机,英军舰队将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

  

  海湾战争与空中加油

  

  海湾战争也是实施空中加油较多的一次战争行动,整个战争期间,仅美军就投入加油机308架,共完成5.1万次空中加油任务。在整个“沙漠盾牌”行动期间,美国军事空运司令部共运兵员41万人,物资83万吨。除此之外,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所属KC—10A加油机执行空运任务379架次,军事空运司令部所属C—130运输机执行空运任务199架次。海湾战争中的空运工作是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飞行时间:从美国本土到海湾地区,通常要在欧洲选择中转基地。如西班牙的托宙洪基地(占全部运输航班的54%)。德国的拉姆施泰因基地,莱因美国基地(占全部运输航班的27%)。以“沙漠特快”航班为例,由查尔斯顿到拉姆施泰因需要8小时,经地面加油再用8小时才能到达沙特阿拉伯的达兰。这样,由美国到海湾需要17.5小时,由海湾返回美国各需要9小时。因此,飞行时间总计需要38小时。对于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尤其对于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来说,燃料是生死攸关的。如果燃料用尽,在敌方区域内跳伞,则生还的可能性极低。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空中加油机来自5个国家,多达12个机型。空中加油任务的艰巨程度,通过以下数字便可得知: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美国空军的KC—135A/KC—10A空中加油机共出动15,434架次,为45,955架次的飞机进行了空中加油。附带说一句,在“沙漠盾牌”行动期间,上述两种加油机共出动约16,700架次,为约14,600架次的飞机进行了空中加油。除美国空军外,其他空中加油机出动约1,600架次。总计约达17,000架次。平均每天出动360架次,相当于每小时有15架空中加油机在空中飞行。在“沙漠风暴”行动期间,仅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空中加油机一天就可以对1433架次的飞机进行空中加油。也就是说,执行战斗攻击任务架次总数的约60%的飞机需要空中加油。这个数字相当于1小时有60架飞机在空中飞行。假设在空中的加油机有15架,即可推算出每架空中加油机每小时要为4架战斗机或攻击机加油。

  总之,通过空中加油机的支援,美国实现了中途不着陆的超远程飞行,飞行时间长达15~16小时,距离达到12,765千米。海湾战争中,美军最初准备突击伊拉克的5类12种共600多个目标,经过认真分析最后确定主要打击其中的50个重要目标。为破坏和打击这些重要目标,美军出动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占总数量的80%,完成了70%空袭任务。战争开始,由5架B—52战略轰炸机组成空袭编队,从美国本土起飞,途中经数次空中加油,长途奔袭11,200千米飞抵巴格达上空,在高空发射巡航导弹后又返回原基地,创造了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的战斗飞行记录。

  起初,空中加油计划规定,加油机和受油机都独立活动,必要时要求预警机提供支援。然而,这样做很不方便,因为加油机和受油机的数量很大。最后,指定由预警机的武器系统军官全面负责对加油机的控制。

  1991年1月17日下午,空军后备队的两架KC—135加油机正在靠近伊拉克边界的航线上飞行,等待给攻击返航后的飞机加油。一架E—3A预警机通报,有4架刚执行完任务的F—16飞机正在从伊拉克中部纵深地区返航,其中有架飞机在战斗中受伤,它们都已燃料不足,迫切需要空中加油支援。于是,这两架KC—135加油机向北飞入伊拉克空域,朝F—16的方向迎去。在伊拉克空域内,它们在既没有战斗机护航、又不了解沿途高炮和地空导弹威胁的条件下,找到了F—16,并加入它们的飞行编队,给它们加足燃油,使1架受伤和3架极度缺油的F—16飞机安全返航。

  

  空战领域已进入“全球战场”时代

  

  在国外,经过70多年的研究和战争实践,空中加油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空中加油机已从活塞式飞机发展到涡轮螺旋桨飞机,继而发展为喷气式飞机;加油机供油量从数千升增加到10多万升。受油机遍及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巡逻机、运输机、侦察机和直升机等诸多机种。目前,能生产加油机的国家为美、英、俄、法、中5国,世界上拥有空中加油机的国家有20余个,共装备10余种型号的加油机1000余架,装有受油装置的飞机约11000多架。空中加油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上乘表演昭示,现代空中加油,已经给空军作战的力量部署、机动和使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大大增强了航空兵的远程作战、快速反应和持续作战能力,使空中作战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空中加油机,增大飞机作战半径。据介绍,经过一次空中加油,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可以增加25%~30%;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增加30%~40%;运输机的航程差不多可增加一倍。如果实施多次空中加油,作战飞机就可以做到“全球到达,全球作战”。此外,有了空中加油,还可以将轰炸机和强击机基地部署得尽可能远离前线,以减少受袭击机会,并缓解前线机场的压力。它宣告空战领域已经进入“全球战场”的时代,也说明美国空军已具有“全球机动、全球作战”的能力。然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幕后英雄却是空中加油机。

  

  责任编辑 林 京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