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航天器的回归之旅

现在,人类航天活动制造的太空垃圾,大的包括废弃卫星、燃料舱及部件,小的有发动机点火时产生的碎屑,已达3000吨。其中对人类有威胁的碎片超过了4000万枚,尺寸大于10厘米的碎片约有1.3万枚,而且太空垃圾还在增加。据媒体报道,地面可追踪的垃圾碎片,已由去年的约1.4万枚,增加到现在的约1.5万枚。

  研究表明,像“和平”号空间站那样大小的航天器,被1厘米左右碎片击中的可能性为1%。而正在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乃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空间实验室。它飘浮在350千米处的卫星轨道上,遭1厘米太空碎片碰撞的几率为6,5%。跟踪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科学家说,“国际空间站”自建造以来,已发生6起给太空碎片“让道”的事例。美国一个评估太空风险的组织认为,影响国际空间站正常运行的因素很多,其中威胁最大的是太空垃圾。今后10年中,国际空间站遭太空垃圾撞击的几率约55%,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几率也有9%。因为,即使药片大小的碎片撞击到航天器上,也会将其穿个小洞。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对太空垃圾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另外还有100多个报废核装置,里面存放有1000千克的放射性物质,仍然在环地球轨道上运行,它们会不会被太空碎片撞击?是否引起泄露?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解决的课题。

  在人类尚未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清除太空垃圾之前,这些飘浮在100~2000千米太空,以1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环绕地球运行的垃圾碎片,犹如一把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利剑。

  

  高空惊魂

  

  2007年3月27日子夜,智利国家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70名乘客的空中客车,正在11千米高空,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往新西兰。突然,一团耀眼的火球划破长空,呼啸着向客机冲来。幸运的是,这团火球与飞机擦身而过,在时间上错位了20秒。这场突如其来的高空惊魂,将机组人员和乘客吓出一身冷汗。

  当惊魂稍定的飞行员用颤抖的声音报告这一经过时,很快,新西兰空中交通管制员已经认定.这火球是一颗报废的俄罗斯通讯卫星。因为在3月16日,新西兰航空公司已向有关航空公司发出了俄方通报,告知有一颗俄罗斯卫星,将在3月28日中午前后重返大气层,届时会穿过该地区上空并坠落大海。不知什么原因,卫星提前了12个小时闯进了大气层,所以险些与这架智利客机迎头相撞。新西兰航空公司的记录表明,无论是俄罗斯政府,还是其他国家,其关于卫星重返大气层的公告都相当准确,这次实属例外。

  同样惊险的一幕,在波兰的沃罗姆扎市也发生过。当时,当一块长50厘米、直径约18厘米的卫星碎片突然从天而降,重重砸在沃罗姆扎市的一辆小汽车上,周围的市民被这惊险场面和巨大响声所震撼。幸好车内无人,没有人员伤亡。当时,有人怀疑这枚太空垃圾是俄罗斯“宇宙—2405”号卫星碎片。可是,该卫星当时并未经过沃罗姆扎市上空。

  

  失控坠落风险大

  

  显然,废弃卫星失控,坠落大气层时风险很大。如1978年,前苏联核动力卫星“宇宙-954”与地面失去联系后,残骸掉进加拿大北部地区,造成核物质大面积扩散和环境污染,引起了加拿大政府的严重抗议。对此,莫斯科当局向加拿大支付了600万美元的赔偿金。1979年,重36吨、有3个房间大的美制“天空实验室”,在435公里处的环地球轨道上工作6年多以后,突然发生故障无法恢复工作,美国航天局不得不任其坠落。这一新闻披露后,世人提心吊胆。幸好,“天空实验室”坠落后遭大气层“肢解”,仅有小部分碎片落入澳大利西南大陆。1991年,前苏联“礼炮”号空间站回归时,也有部分碎片闯进阿根廷境内的无人区,幸未引起外交纠纷。

  令人稍感宽慰的是,迄今为止,还未发生卫星碎片砸死人的事件,砸伤人的事件也屈指可数。1987年,一位瑞典老人在森林中伐木时,被一块卫星碎片击伤手臂。1997年,一块来自太空的人造碎片,擦伤了一名美国妇女的肩膀。

  

  让废弃航天器有序回归

  

  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即使让废弃航天器有序回归,让残骸坠落预定海域,有时也很悬。但是,这总比它们在太空乱闯,或失控坠入大气层的风险要小得多。有关国家权衡利弊之后,通常选择南太平洋这片辽阔海域,当作废弃航天器有序回归地球后的墓地。毕竟那里只有辽阔的海域,发生意外的几率相对很小。

  将报废航天器推进大气层销毁的案例中,最令全世界牵肠挂肚的,当数“和平”号空间站的回归之旅。那是2001年3月23日,当重137吨,长13.13米、直径约4.2米的“和平”号空间站,结束了15年辉煌的太空探索使命后,从300公里高的轨道上,以7.9千米/秒的速度切入大气层时,全世界都捏着一把汗。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现场观察的记者报道说,当燃烧的“和平”号空间站,拖着金色的长尾巴撕开天幕时,光彩夺目的残骸碎片像礼花一样散开。其中5块共20吨重的残骸,重重溅落在南太平洋海面,并将海底当作它最后的归宿。这时,国际社会才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个重137吨的庞然大物是从天而降,从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头顶上俯冲下来的。虽然,在此之前科学家们经过了精确计算、全天候跟踪,可是出现意外的几率仍有千分之一。

  2002年12月,由俄罗斯发射的欧洲大型通信卫星“Astrak”进入地球轨道后,因遭遇强辐射而严重损坏。专家们确定该卫星无法挽救后,科学家对其实施了“安乐死”,让它重返地球,残骸顺利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

  2000年6月4日,环绕地球飞行了5万多圈的美国“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结束了长达9年的太空探测使命后,在美国宇航局指挥下,点燃了“自杀”火箭,并从590千米的太空轨道上降落。“康普顿”望远镜进入大气层后,分解成很多金属碎片,除部分烧毁外,有6吨多碎片溅落到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任重而道远

  

  显然,太空垃圾对人类航天活动的威胁越来越大。因为太空垃圾越多,与人造航天器碰撞的几率越大,产生的新碎片就越多。据报道,某法国电子侦察卫星就是在一块火箭残骸的袭击下,分裂成许多碎片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几乎每架都受过小碎片撞击,个个身上斑痕累累,航天飞机上的舷窗,也因此更换了近百块。遗憾的是,凭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尚不能有效清除这些太空垃圾。尽管也有科学家提出,用“激光扫帚”等技术手段清除太空垃圾,但是,实现起来可绝不容易。清除太空垃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