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高手

1983年,在上海郊区的农菜田内发生一起凶杀案。犯罪分子将人杀死后,换上被害人的衣物,把自己的棉袄和鞋留在了现场。据对犯罪分子留下的鞋子分析,上面沾有较多泥土。经对泥土中的孢粉分析检验,以及泥土中的成分分析,确定属于江苏北部里下河一带的孢粉和泥土。从而刑侦人员确定此案为流窜作案,不久将此案侦破。

  这就是花粉鉴定的威力。所谓花粉鉴定就是通过分析疑犯身上的花粉的比例、可能的出处、所属作物的品种,了解花粉的分布以及它离源头的距离,最终描绘出某个特定区域特有的花的“指纹”,用它来与疑犯身上发现的花的“指纹”进行对照,从而找出疑犯到过犯罪现场的证据。尤其是在线索中断、刑侦人员一愁莫展之时,显微镜下几颗小小的花粉往往可以准确地告诉人们谁是真凶。

  

  凭借花粉锁定真凶

  

  最早利用花粉侦破犯罪案件是在1959年。在奥地利多瑙河一带发生了一宗失踪案。警察采用各种方法寻找失踪者,都未找到任何线索。由于该名失踪者是政界要人,警察猜测此人可能被谋杀。

  于是,警察们分析与此人有关的政敌,抓住了一名疑犯。刚开始,疑犯说,自己最近一直在维也纳,没去过别的地方。

  但有警察注意到疑犯的鞋子上粘着很多泥土。他想,如果疑犯真的在最近没离开过维也纳,鞋上怎会粘着泥土呢?

  警察请专家仔细分析疑犯鞋上的泥土,发现是桤木和松树的花粉,还有一些是3000万年前早第三纪(渐新世)地层中的花粉化石。这说明疑犯肯定到过一个生有松树和桤木的林子,并且林下的土壤很可能由第三纪地层风化而来,或是第三纪的松散岩石直接暴露于地表。

  什么地方符合上述条件?专家告诉警察,惟独维也纳南部一个人迹罕至的水涝地区才会有这些花粉,那里的树木直接生长于第三纪黏土所组成的基岩之上。

  这样一个特定地点上的花粉组合类型和疑犯鞋上分析出的花粉组合类型完全吻合,由此可以断定疑犯必定到过此地。在铁的事实面前,疑犯只好如实招认。警察根据其口供,在那个水涝地区果然找到了被害者的遗体。

  不仅土壤中的花粉可以破案,空气中和植物上的花粉,也对侦破工作大有帮助。

  1963年,瑞典曾发生一桩命案,某商业巨子中毒身亡,陈尸在自己家中,尸体旁放着毒药的包装和水杯,现场没有打斗和外力侵入的痕迹,也没有财物损失。检查死者,除衣物上沾有一抹淡色细粉外,没有其他特殊线索。警察初步判断为自杀身亡,但闻讯赶回的死者家属提出,死者没有任何理由自杀,倒是他的合伙人因财务纠纷有杀人动机。

  调查发现,死者当天曾驾车搭载该合伙人,可又有证词指出,死者在死亡前是自行回家的。面对多项尚需查证的情况,检察官只好先以合伙人有杀人动机,且案发前曾与死者有牵连,对他提起了谋杀罪控诉。

  在法庭上,被告律师提出辩驳:本案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是被告杀害死者的。检方则在反复推敲案情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嫌犯是先将被害人毒害,换穿上被害人衣物,然后再驾驶被害人的车辆将尸体运回宅内的。假设虽然符合案件查证的情节,但仍缺乏直接证据。

  经检验,检察官发现死者身上的淡色细粉是植物花粉,而且并非来自被害人家中栽种的植物,这显示出命案另有第一现场。虽然被告律师辩称:有些花粉可以随空气散布,但从此案中花粉沾染的样子可以断定,它们不是来自空中。最特别的是,这些花粉属于红三叶草,全瑞典只有国家博物馆的标本馆才有。检察官在标本馆内果然找到了这种植物,并在它旁边的土壤中化验出了导致死者中毒的药物成分。

  原来,被害人是在博物馆里饮用了掺有毒药的水,.在药性发作痛苦挣扎时,碰到了旁边的植物。被告为湮灭证据,将杯内的残留药水倒在土中,再将全案设计成自杀的样子。幸亏办案人员的严密推理和合理假设,使花粉这一重要证物发挥了功能,才侦破了这起精心策划的案件。

  

  花粉“指纹”独一无二

  

  花粉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生长在雄蕊柱头上的花药里,植物靠它使子房受精结果来传种接代。低等植物如藻类、苔藓等则没有花粉,它们的繁殖器官叫孢子。

  花粉具有个体小、数量大、传播广、外形独特、可以长期保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被作为侦破案件的确凿证据。

  

  个头很小: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用肉眼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花粉的大小是用微米(亦即一百万分之一米)计算的。松树的花粉要算是比较大的了,直径也只有80微米。

  

  数量惊人:一朵枫树花有8000粒左右花粉。一朵棉花有20000粒花粉。一朵豌豆花有30000粒花粉。一朵苹果花有5.7万粒花粉。松树的一个花序有16万粒花粉。一朵蒲公英花有24万粒花粉。一棵玉米有5亿粒花粉。

  

  传播广:花粉小,也就很轻,一般只有7-9毫克重。这样,风一吹,花粉就漫天飞舞,到处都有它的踪迹,有些花粉还具有气囊,可以分布到更大范围。如云杉、椴树的花粉可飘飞到数百千米以外,松花粉凭借其特有的两个气囊可以随风飞到数千千米外。

  

  形状各异:花粉虽然只是一些极微小的有机体,可却有复杂的结构、一定的外形。松树的花粉像元宝,小麦的花粉像皮球。油菜和百合的花粉是椭圆形的,水稻和菜豆的花粉是球形的,还有的是三角形、四方形、元宝形。并且成熟花粉粒的外壁表面形态不一。如黄瓜、油菜、玉米等是光滑的,南瓜、蜀葵是多刺的。不同外壁结构常随植物种类而异,也和传粉方式有关。

  

  可长期保存:花粉有坚硬的外衣,称为花粉粒外壁,它由稳定的化合物孢子花粉素组成。孢粉素是一种复杂的碳、氢、氧化合物,能耐酸、碱,极难氧化,在高温下也难溶解,这意味着花粉能保存很多年,即使埋在泥土中,里面的有机质已经烂掉,外壳依然存在,形成极为微小的花粉化石,人称“微体化石”。像1959年在德国尼安德特河流域的一块墓地就发现了有5万年历史的某种雏菊花粉粒。

  从以上列举的花粉的几大特点,可以想像的到,花粉离开了它们的“父母”之后,随风飘荡于空中、水中,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上亿年以后,还找的到它们的踪迹。

  空气中到处漂浮着各种花粉,由于每种植物的花粉都有其特殊的形状,没有两种花粉粒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每一个地方都有具有其地方特色的植物所产生的“花粉指纹”。

  

  找到第一现场

  

  花粉证据不仅能指引破案搜索方向,而且能大致证明嫌疑人是否在犯罪现场,其方法就是看在嫌疑人衣服上找到的花粉是否与犯罪现场的花粉一致。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嫌疑人确实有罪,而只能说明嫌疑人是否到过犯罪现场。不过,即使如此,花粉有时也对破案很有帮助。因为个案的发生,离不开具体的环境,作为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生物微粒,花粉可以反映当时当地的各种环境条件,特别是对时间、地点条件的反映更为灵敏、准确。

  以北京为例,一年中大多数时间(3-10月)在空中都飘浮着各种各样的花粉,而且在不同的季节,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三四月份是榆树和杨树大量开花的季节,此时空中飘浮着大量榆树和杨树的花粉;秋季则是各种杂草开花的季节,像菊科蒿属花粉以每年的8月中旬到9月中旬在大气中的含量最高。根据花粉在大气中不同时间段的含量变化可以确定案件发生时间。

  另外,不同植物往往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高山上多生长松林,低洼的水塘中多生长眼子菜、黑三棱和芦苇等草本植物。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大气中所含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在城市中,由于不同街区绿化树种的不同,致使不同街区内花粉的含量也不会完全相同。如在某街区,行道树以豆科的洋槐为主,那么当5月槐花开放的时候,该地区大气中必然会有大量洋槐的花粉。同理,如果行道树为雪松,那么该地区每年在雪松开花的时节,大气中会含有大量雪松花粉。

  由于花粉分布广阔,各植物生长的地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同地区,不同的季节,空气中花粉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这样散布在泥土、衣服、手指甲、水底、人体脏器组织中的花粉,常常为刑侦工作中判断生前溺死还是死后入水,是第一现场还是移尸现场,以及死亡时间提供线索和证据。

  一般来说,由风传授花粉的植物对刑侦调查所起的作用最小,因为大量花粉分散在大片的区域,判断源头比较困难。最有用的是由蜜蜂或者蜂鸟这类昆虫或小鸟授粉的植物。这类植物产生的花粉数量较少,一个花药中的花粉不到1000粒。此类花粉通常有厚壁,比较重,形状复杂,保存较好,所以容易辨认,加之分布区域固定而且更容易沾在人们的衣服上,所以“定位”的准确性更高。

  

  国内外研究现状

  

  花粉用于刑侦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要把花粉鉴定应用到刑侦工作中,必须对当地的花粉分布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著名花粉专家张金谈研究员曾接受委托,对京津塘地区花粉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其中包括大气花粉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地表土样的花粉分析、该地区植物花粉形态特征的描述以及各种植物开花传粉的季节规律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花粉鉴定学对侦破案件能提供很大帮助,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广泛。特别是在1959年以后,国外很少在破案中使用花粉。

  一个原因是花粉鉴定需要植物学家,而全世界没有几名法学植物学家。同时,大学没有法学花粉学课程,也使刑侦人员错过学习这样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的机会。

  为了使花粉证据能够成为切实可信的法庭判决依据,花粉鉴定就必须经得起严格的科学检验,因此需要回答许多问题:如不同类型的花粉在衣物上能存在多久?由于织法的疏密不同,衣物所收集的花粉是否也会不同?不同类型的花粉微粒在相同环境中能存在多久?某一特定区域的“花粉指纹”究竟具有多大的特殊性?

  要彻底回答这些问题,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实习编辑 赵 菲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