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不再疯狂

自1981年美国确认第一例艾滋病以来,这个不治之症不仅与人类形影相随了27年,而且夺走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并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也因此,似乎所有关于艾滋病的消息都是令人不安的。不过,艾滋病现在首次出现了好消息——从发病到死亡呈现了下降的拐点。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08年7月29日发布的(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首次充满信心地说,经过国际社会多年来为防治艾滋病做出的积极努力,全球艾滋病防治在2007年首次出现了“明显的重要进展”,艾滋病病毒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所下降。

  

  稳定期的到来

  

  今天,艾滋病病人的死亡逐渐减少,更多的病人获得了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的药物治疗,而且全球的艾滋病流行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高峰后,首次出现了稳定状态。根据《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250万人,低于1998年的320万人;2007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艾滋病,而2005年则有220万人死亡。比较而言,艾滋病死亡者减少了20万人。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实,因为,多少年来在人类对艾滋病束手无策之际,情况首次出现了好转。它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努力,艾滋病魔并非不可对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人类会终将战胜它。

  现在,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为3300万,这是经过对2007年的统计数字修正后得出的,此前这一数字为4000万。目前全球的33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有2250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下撒哈拉地区)的非洲国家,包括南非、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南等国家,这些地区仍然是世界艾滋病流行的中心。这一地区感染HIV的人数约占全球感染数的67%,因患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死亡数的72%。因此,非洲仍然是重灾区。

  而亚洲有近500万名感染者;东欧和中亚地区约150万名;拉美地区约170万名;北美、西欧和中东欧地区约200万名,其中美国约120万名。下撒哈拉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患艾滋病的主要人群仍然是吸毒者、同性恋男性和性工作者。

  令人鼓舞的是,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下降背后还有另一个拐点,即更多的人获得了针对艾滋病的药物治疗,正因为如此,才有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在过去6年中,服用药物的艾滋病人猛增了10倍,从2003年的约3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00万人。而且,由于各国的政府和私人援助项目,艾滋病药物的价格也明显下降并容易获得。当然,即使这样,也有数以千万计的HIV感染者和患者难以获得药物,而这些人正需要药物维持较长的生存期。

  

  生存期延长和死亡率下降

  

  HIV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体现在寿命的增加,死亡率的下降体现在死亡者的减少。有研究证明,从1996年以来,发达国家服用抗病毒药治疗的病人预期寿命增加了13年之多,而死亡率则降低了约40%。当然,与正常人群比,艾滋病病人的预期寿命还是要短约20年。而且,对于因注射吸毒而染病者和药物治疗太迟的病人,预期寿命更短。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卓越中心的HIV/AIDS项目的罗伯特·霍格说,如果患者是女性,她们能够结婚和育子,并且能看到孩子长大成人。如果她们正在上学,则能够从大学毕业,或者她们能继续有一个完整的成年人的预期寿命。也就是说,即使染上HIV,只要坚持治疗和有信心抗御病魔,患病者也会有一个正常而完美的人生。

  霍格的研究小组搜集了欧洲和北美参加14项研究的43355名艾滋病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这些病人中,有18587人是从1996年到1999年开始服药治疗,另有13914人于2000年到2002年开始治疗,还有10584人是于2003年到2005年开始治疗。

  在治疗期间,有2056名病人死亡。综合和对比死亡与生存者的情况,病人的死亡率从1996年至1999年的16.3人/1000人/年,下降到2003年至2005年的10人/1000人/年。此外,一些在20岁时就开始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预期寿命增加了13年多,从1996年至1999年的56.1岁,增加到2003年至2005年的69.4岁。

  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极早治疗和延迟治疗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例如,那些在疾病发展后期才开始治疗的病人预期寿命只达到52.4岁,但那些在患病早期就开始治疗的病人预期寿命可长达70.4岁。同时,病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预期寿命也不一样。那些注射吸毒并因此而染上HIV者尽管也接受治疗,但预期寿命也只有52.6岁,但那些以其他方式染上HIV者的预期寿命可达64.7岁。

  艾滋病病人的性别不同,预期寿命也不同,与常人一样,是女性寿命高于男性。艾滋病女性病人的预期寿命为64.2岁,而男性病人则为62.8岁,前者比后者多活1.4岁。但是,与常人的女性寿命高于男性不同,艾滋病女性病人寿命高于男人可能是前者治疗比后者的治疗要早。

  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研究者都认为,艾滋病病人的这种寿命表明,病人的预期寿命比过去所希望的增长了。而这种寿命的延长要归功于抗艾滋病逆转录病毒的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是把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早期死亡判决转换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美国纽约艾滋病研究基金会副主席罗韦娜·约翰斯顿认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最大成功是,能最大限度地让病人带病毒生存。

  

  可以结婚生子

  

  其实,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由于寿命的延长而结婚生子不仅在国外普遍可见,而且在国内也逐渐多了起来。一位叫刘柯的男司机不幸染上了HIV,在去医院治疗时结识了在医院“红丝带之家”(关怀和帮助艾滋病病人的团体)做义工的赵美。

  在8个月的时间内,刘柯感觉赵美是个“知心姐姐”式的善良女人,总是耐心地给病友们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倾听他们辛酸的故事。而在赵美眼里,刘柯是一个很踏实的男人。

  两人相识的前8个月里,他们几乎没怎么说过话。其实,赵美也是HIV感染者,比刘柯大2岁。但那时刘柯一直以为赵美是健康人。而刘柯沉默寡言,在“红丝带之家”里很少与人交谈。后来,医护人员介绍他们正式认识,刘柯才知道赵美与自己一样染上了HIV。

  共同的遭遇让他们接触多了起来。以后刘柯主动追求赵美,经常给赵美打电话、发短信。刘柯除了每月定期的检查外,有事没事就跑到“红丝带之家”晃荡,接着很快就发展到接送赵美上下班。一个多月以后,他们就结婚了。

  而且,2007年,一位到广州打工的27岁女工贾雯雯,怀孕3个月后查出染上了HIV,但还是坚持生下了孩子。她是在医院专门为“艾滋妈妈”准备的手术室进行卦宫产产下了健康的孩子。

  尽管HIV感染者孕育孩子可能会有30%的几率让后代染上HIV,但是,如果科学对待,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染上HIV。例如,可以应用洗精法避免后代感染。另外,夫妻双方有HIV阳性者应进行母婴阻断。一是孕期干预,让HIV阳性孕妇服药;二是产程干预,在生产时采用剖腹产,降低婴儿感染机会;三是产后干预,哺乳期不给婴儿喂奶,并给刚出生的婴儿服药。

  

  挑战依然严峻

  

  尽管全球艾滋病出现了令人高兴的拐点,但抗艾尚未成功,任务仍然艰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警告各国政府,需要在未来数十年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存活的时间更长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治疗。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皮得·皮奥特指出,我们在过去5年取得的成绩比前20年取得的更大,但是,如果现在我们放松,也将会造成灾难,并且会毁掉我们以前的所有投资。

  例如,每年还有很多新的病人出现,而且在非洲以外的一些国家,艾滋病感染者还出现了上升趋势,如中国、德国、印度尼西亚、俄国和英国。而且,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报告所提供的艾滋病数据是源自147个国家的官方数据,在准确性上难免有所出入。因此,将来艾滋病的感染情况也许会出现波动,同时也难以预测艾滋病是否还会出现高发时期。

  例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利用最新统计方法得出的新结果是,2006年美国新感染艾滋病人数达5.63万,这与先前评估系统得出的每年4万感染者结果相比,大约高出了40%。也就是说,美国以前的艾滋病感染者被低估了。而新的统计数据是经过长达一个月的严格统计检验和科学复核才公布的,这些参与复核的专家是经过《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编委选任的。

  另外,艾滋病对穷人和富人的威胁结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无钱治疗,结果就差;后者有资金防治,结果就好。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艾滋病防疫部门负责人凯文·芬顿博士称,每年大约有1.5万到1.8万人死于艾滋病。数据显示艾滋病对美国的同性恋、双性恋和黑人群体的威胁很大。《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公布的数据证实,美国黑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比白人高7倍。美国新的统计数据表明,53%的新增感染者是同性或双性恋男人,而异性恋者占31%,吸毒者占12%。

  另一方面,在抗御艾滋病的3个问题——资金、药品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上,仍然存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缺医少药自不必说了,就连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例如,美国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经费就难以尽如人意。直到2008年7月底美国总统布什才签署了高达480亿美元的全球艾滋病预防法案。但自2001年起,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每年对艾滋病毒预防的投入只有7亿美元,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对艾滋病总投入的3%。

  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果HIV感染者和患者不能服用抗HIV的药物,他们的寿命就会减短,并有大量病人死亡。而且从越早治疗就能获得更长的寿命这个意义上看,现在人类抗御艾滋病的最大软肋是,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早期诊断,以便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

  另外,尽管HIV感染者和患者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长期服药也可能有副作用的危险和其他与服药相关的难题。例如,随着艾滋病病人预期寿命的延长,很有可能患上与衰老有关的另外一些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肾脏和肝脏疾病,以及胰岛素耐受等。不过,寿命延长与副作用相比,显然是利大于弊。

  因此,尽管今天人类抗御艾滋病有了新的成绩,艾滋病的走向出现了良好的拐点,但现在持有“抗艾已经成功”的盲目乐观的想法还为时过早。

  责任编辑 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