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也会靠不住

记忆既是人神经系统的一种重功能,也是人类生存进化的重要基础。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记忆很好,但是,相比于人类其他类型的记忆来,神经记忆有时是很不靠谱的。比如,DNA遗传记忆是最稳固和最强大的记忆,免疫记忆同样要比神经记忆更靠谱。

  

  性质不同的7大故障

  

  细数起来,记忆的不靠谱有7个方面,也可以称为记忆的7大故障或缺陷,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夏克特把这7种缺陷分为:健忘、分心、空白、错认、暗示、偏颇和纠缠。而这些记忆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发生,并给每个人带来或大或小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记忆的这7项故障在性质上和严重程度上并非是一样的,它们有差异和不同。健忘、分心和空白是疏忽的过错。首先,健忘是记忆的基本特征,在本质上是一种暂时性现象。因为人们能记住过去几小时干了什么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问过去6周、6个月或6年来干了什么,恐怕能记住的人很少。

  而分心是指在记忆和注意之间的交界处出现故障。分心并非是应该记住的事忘记了,而是当人们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我们应当记住的事上。这种情况要么是一开始就没有在记忆细胞上编码登记,要么是当需要的那一刻没有进行信息查询。所以,分心也会让人找不到眼镜、钥匙,甚至忘记午餐约会,因而与健忘有相似之处。

  空白是指人们在拼命回忆某些重要信息时出现的记忆阻滞现象。例如,每个人都有碰上熟人的面孔却叫不上人名的尴尬。但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相信那人的名字并没有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要不了多久,也许几小时或几天后就会突然想起来。而且,事实也正是如此。

  与健忘、分心、空白相比,错认、暗示、偏颇和纠缠这四个记忆故障则属于指令性缺陷。这四项故障所涉及的是记忆的错误或纯属多此一举的记忆。错认是把虚幻的东西误认为是真实的,或者是把朋友告诉你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记成你确实在报纸上看到的真实报道。而暗示是指某些记忆根深蒂固,当你尝试回忆往事时,会产生一些相关联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偏颇则是指在回忆过去时,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前学问和信仰的影响。人们经常有意无意地按照现在的思路和信仰编写或者杜撰从前的经历,对一些突发事件甚至自己的亲身经历都是以现在的感受而不是当时事实来叙述。纠缠其实就是人们内心认为不该记住的那些不愉快的烦心的事件却不时会出现在自己的心头,挥之不去。尤其是深更半夜从睡梦中醒来,那些生命中经历过的灰暗经历,如工作上的痛苦挫折、考试时的差强人意以及更为严重的失恋和失去亲人的所有细节都会浮现在脑海。

  

  记忆故障的表现和后果

  

  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医生丹尼尔·奥佛尔和其同事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要求67名年龄近50岁的男性回忆其高中时代的生活,要求他们回答一些很简单的问题:A,你父母鼓励你参加体育活动吗?B,宗教信仰对你有帮助吗?C,你是否因为违反纪律而受过体罚?

  这些人回答的结果让人忍俊不禁。因为,在三四十年前,这些人刚进入高中生活第一年,心理医生就这些同样的问题曾问过他们同一个人。但在近50岁后,对同样的问题,这些人的回答结果却大相径庭。不到40%的人回忆说父母曾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而在青年时代,有60%的人回答说“是”;只有25%的成年人回答说宗教信仰对他们有帮助,但在高中时代有70%的人认为有帮助;同时,只有1/3的成年人回忆说10岁之前受到过体罚,但在年轻的时候有90%的人非常确切地承认他们受到过体罚。

  健忘当然随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而成为人整体生理功能衰退的一部分。所以,一些人回忆往事时,特别是现在的口述历史成为一种学术和研究方式时,史实的真实性自然令人担心。而且,如果涉及法律,后果就比较严重。例如,在举世瞩目的克林顿绯闻案中,大陪审团把克林顿回忆初次与莱温斯基以及与弗农·乔丹约会时的情形作为判案证据,这种可信度就让人深深怀疑。因为即便你想回忆起上班第一天的情形,但随年龄增长,遗忘会让人描述出与事实有多大出入的真相就很难说了。

  伊丽莎白·罗夫托斯博士所著的《辩方证人》一书也描述了许多相同的错认情况。英国警方在一项辨认嫌疑人的演示中发现,证人认出嫌疑人的只占45%。美国利用DNA检测纠正40个错案,有90%是因为目击者认错而导致的。同时,美国另一项纠错案件中,有100例是通过DNA检测证明为冤案,其中75%是目击证人的错认而让当事人蒙冤。鉴证大师李昌钰也指出,根据他的实验和办案经验,目击证人的可信度大约只有40%。可见,错认是一种普遍现象,而DNA才是最为真实的记忆。

  

  如何对待记忆故障?

  

  既然健忘、分心、空白、错认、暗示、偏颇和纠缠这些记忆故障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而且会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需要预防和避免。那么,如何预防和避免呢?以人人都熟悉也都会犯的毛病——分心——可作说明。

  分心是在记忆信息编码过程中分散了注意力。而大多数分心都是由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走神造成的。例如。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应付第二天的关键会面,却把车和门的钥匙放到不常放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这得先认识大脑在分心时的生理基础。

  今天,大脑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观察大脑活动的种种情况。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监测到大脑注意力分散以及自觉行为状态下的大脑中的变化。研究人员对正在记忆单词的志愿者进行PET扫描。一些扫描是在那些志愿者记忆较为容易的单词,也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候所做的。而另一些扫描却是在志愿者记忆较为困难的单词,但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时进行的。结果发现,注意力严重分散时,左侧大脑额叶的活动要比注意力集中或轻度分散时要弱。这个实验结果提示,分散注意力可以阻止左侧大脑额叶下部对记忆信息进行详尽编码。当此区域不参与新信息编码的活动时,随后的回忆就要困难得多,分心的记忆缺陷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然,目前还不能从这样的实验中产生什么样的有效阻止分心的方法,而且专家认为即使有基因方面的发现,将来也可能发明对付分心的药物,但那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只有认知工程而不是基因工程才会指引人类同分心缺陷作斗争。

  例如,生活中对付分心的认知工程就有很简单的做法,这就是辅助记忆方法,如给自己找到好的线索,以作提醒。最有效的线索应满足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必须具备足够的信息,二是在行动之时管用。

  今天,很多中小学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记忆辅助方法,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学生的分心过错,如忘记写家庭作业。在亚特兰大附近有一所小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本,上面记着他们应该完成的家庭作业,每天晚上完成后都必须有家长签字,有些高中还要求学生把家长签字带到学校进行检查。调查显示,这样的提醒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分心和忘记。

  而日常生活中更不乏满足具有足够的信息和在行动之时管用的条件的记忆辅助方法,以应对分心。比如,带鸣笛的烧水壶,水开之后可以提醒你需要关火灌水。有报警装置的电熨斗也是如此,当熨斗在衣服上放置时间太长有危险时,就会自动报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所以,当我们目前并不能通过基因工程和药物解决记忆缺陷时,类似记忆辅助方法一类的认知工程是帮助我们解决记忆故障的有效措施。

  

  [责任编辑] 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