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医疗的“掌上时代”

到目前为止,我们察觉身体不适,还是要去医院检查,但在科幻剧集《星际迷航》中,用一种手持的小巧装置在身上比划比划,便能做一个身体检查。假若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仪器,那就太方便了。这样的装置离我们很遥远吗?2012年1月,美国开展了一项引人关注的发明竞赛,其目的就是推动这类装置早日问世。在这项预计明年揭晓的竞赛中,参赛选手提供的装置需为手持式的,重量不超过2.25千克。它首先要能监测5种生命体征;其次,除了要能诊断包括耳道感染和肺炎在内的12种常见疾病外,还要能诊断另外12种疾病中的任意3种,如黑色素瘤、食物中毒和艾滋病等;此外,还要求这种装置在检查时尽可能不造成创伤,也不能有医生的帮助。如果目标能够顺利达成,无疑会引领医学科技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不仅能彻底变革传统卫生保健的固有模式,还能大幅度遏制医疗费用的无节制上扬。然而,要达到这些要求,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能够实现几分?未来的发展真能让人们梦想成真吗?

  悄然兴起的“掌上问诊”

  科学家们认为,制造这种装置的一些“要素”已不鲜见,例如,现有的传感器已变得灵敏、小巧而便宜,高清晰度的触屏无处不在,云计算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访问在线数据库变得越来越便捷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手机已经在“保健”方面有所作为了。有些手机能监测人的生命体征,例如,只需安装一个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这种手机便能通过摄像头监测和计算手指的脉动以测量心率。由美国Scanadu公司推出的Scout也是一款手持装置,它能监测人体的4种生命体征,方法也简单,只需将设备的传感装置对准额头就行了。

  监测生命体征只是这种设备诸多“本领”中的一种,相对来说,诊断疾病就要复杂一些,因为有时候,这种诊断需要分析体液。现在,已有研究者研制出能独立分析体液的装置,使用这种装置,人们可省去把体液样品送往实验室的麻烦。例如Scanadu公司将于今年推出的ScanaFlo就可以让手机进行尿检,从而诊断尿路感染和Ⅱ型糖尿病。另一款装置也由Scanadu公司推出,它能利用手机上的摄像头检测唾液,从而诊断是否患有脓毒性咽喉炎和流行性感冒。这两款装置都有一个很小的“免疫桨”,使用时放进体液中,假若蛋白质中存在疾病的征兆,“免疫桨”就会变色,而智能手机则会启动程序对其做出诊断。使用附带于手机上的一个“纳米针片”,人们还可以自己采集和检测血液,且并不会感到疼痛。但这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无创伤”,接下来要出现的两项技术才是当之无愧的“无创伤”诊断。

  有些疾病的预兆隐藏在人们的嗓音中。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证实,可以用嗓音分析软件诊断帕金森氏症,这种疾病会致人虚弱、颤抖和僵硬,而这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声带。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使用软件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9%。更令人振奋的是,另一组科学家还发现,这种来自嗓音的变化还能被分析软件更早地诊断出来,可以比现在通用的临床诊断提前5年。当然,嗓音分析不仅限于检查帕金森氏症,它还可以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断,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百日咳和中风等。

  另一些疾病的预兆隐藏在人们散发出的气味中。今年4月,瑞士科学家证明,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呼吸印痕”,这种印痕能够为分析软件提供线索。

  以“人工智能”为后盾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气味诊断的疾病包括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和糖尿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呼吸检测还能诊断肺癌,其准确率达到75%~80%,这和CT扫描的准确率已经不相上下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检测能在病兆出现以前便获得结论。

  可是,这种不依赖医生的“掌上问诊”会不会出现误诊呢?传统上,若使用设备出现了误诊,可以在后来的就诊中由医生予以纠正,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诊断结果为患有某种疾病的时候,假若事情正好相反,原本有病被误诊成没有病,病人通常就不愿再去医院,那可就会耽误治疗了。正是出于此种担心,人们现在还是更相信医生,医生有临床经验,会学习,会处理复杂的情况,所以,“掌上问诊”尚不会取代医生。

  即便如此,未来的“掌上问诊”仍将令人刮目相看,这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技术能处理大量数据,并通过梳理数据获得结论,它的表现甚至连人类中最聪明的个体也难以望其项背。例如,IBM公司研发的超级电脑“沃森”便是仰仗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著名电视智力竞猜节目中战胜了两名人类的竞猜高手。如果“沃森”能够变得和人一样聪明,那么不依赖医生的“掌上设备”为什么就不能像医生一样聪明呢?现在,“沃森”已经在几家美国医院里当上了“虚拟护士”,它丰富的医学知识正在发挥着作用。

  迎接保健医疗的“掌上时代”

  在未来,一个像“沃森”这样的“医生”可以很方便地访问最新的医学文献以指导它的诊断。它会比人类医生更快地更新知识,更迅速做出判断。有些时候,一次检测并不足以对症状做出诊断,这种情况需要综合和分析。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佩德罗·多明戈斯将这种情形称为“模糊证据”。也就是说,“掌上设备”需要对多次检测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于是,一种名为“贝叶斯网络”的人工智能系统便可以派上用场了。“贝叶斯网络”是一种依照“贝叶斯公式”建立起来的概率网络,擅长使用概率推理原理解决不确定和不完整的疑问。利用“贝叶斯网络”,未来的“掌上设备”能根据被检查者的症状确定有可能患上某种疾病的几率,它还能利用经验做出判断。

  尽管如此,“掌上设备”依然不能和真正的医生同日而语,因为面对一个冰冷的“盒子”毕竟和看医生是不同的。有些患者,尤其是一些长期为疾病所苦的慢性病患者,他们非常需要心理上的抚慰,在这种时候,只有活生生的人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人工智能也并非在这方面完全无所作为,例如开发使用自然语音的用户界面,这样一来,一个冰冷的“掌上设备”便可以用充满真诚和同情的语音对患者做出提示,虽然终究代替不了人,但也不失为一个权宜的办法。

  也许“掌上设备”的更令人期待的作用是,它不仅能为患者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更能节省大量用于检查和诊断的各类费用。这样一来,全社会日益不堪重负的医疗保健负担便有望得到大幅度的减轻。也许正是出于此种原因,这个能与手机融为一体新技术才备受关注,而保健医疗的“掌上时代”也就更加令人期待了。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