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话苏商

无论是在明清时期叱咤商界的十大商帮中,还是在今天风云再起的五大新商帮中,我们都能看到江苏商人的身影。这就是我们称之为苏商的商人群体,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从古代一路走来,审视苏商的辉煌和沉浮。

  

  邗沟兴运 吴王煎盐

  

  如果要追寻苏商的源头,必然要从那些饱含故事的名字说起,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谋臣范蠡……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大胜越国报了杀父之仇后,便北上中原与齐国争霸,为了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它利用吴国先进的开河、造船和航运技术,将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湖泊相连,使江淮之水一线贯通,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运河。《左传》记载“吴城邗、沟通江、淮”。邗即今天的江苏扬州。因该运河以邗城为起点,所以被称为“邗沟”。邗沟的开凿帮助吴国打败齐国,更重要的是它沟通了江淮之间的水上运输、促进了物资交流和商业贸易。因此,邗沟兴运可以说是苏商的起步阶段,扬州也可以视作苏商的发源地。

  就在夫差争霸中原之时,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日夜思量着复仇的计划。他采用谋臣计然的计策,将商业作为强国弱敌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国内,做到“平粜齐物关市不乏”。也就是要买卖公平、价格合理,使税收和商品都不匮乏。对吴国,则高价收购其粮草,使其国库空虚。如此,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大败吴国,报了为奴之仇。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举国欢庆之时,勾践的重臣范蠡却急流勇退。作为计然的弟子,他看到商业的重要性,于是和西施“泛舟五湖”(相传五湖即今天的太湖),以经商为生,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自号陶朱公。大史学家司马迁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他“忠以报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开启了苏商的先河。范蠡不但有经商的智慧,而且是富而有德的商人。他历次致富,却历次将财富分散给贫困和需要帮助的亲戚邻里,其智慧和德行影响了无数代苏商。

  

  江南承平 商贾如织

  

  从西汉末年开始,北方历经动荡与战乱,而江南地区则在滚滚长江的屏蔽下祥和沉稳地向前发展。汉朝灭亡后,魏蜀吴三分天下,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都非常重视发展经济。吴国主孙权充分利用吴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商业经济。他在位时期,曾多次派人北上朝鲜等地贸易,用江南的特产换取北方的马匹,供战争之需。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扬州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加上江南河流纵横、水上交通方便,为商业发达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建康(即南京)作为长江下游的经济中心,平时“贡使商旅,方舟万计”。梁朝时,城内有4个市,秦淮河北有大市和小市十余处。吴郡、余杭等地也是“商贾并凑”。贵族官僚在任期届满时带着大批货物作为“还资”,转贩各地。而许多中小地主和农民迫于土地兼并和沉重的赋税,也从事贩卖活动。商人经营的货物也包罗万象,凡奴婢、马牛、田宅皆有买卖。商税因此成为南朝收入的大宗。

  隋唐以后,“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赋之所出,江淮居多”。隋朝为了获得江南的财富,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极大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商业都会。唐前期位于长江北岸的扬州,是当时南北交通的要冲,商业十分繁荣,“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751年(天宝十年),一场大风吹翻了扬州码头上的数千艘船只,可见这里停泊的商船之多。而唐后期的扬州作为漕米、海盐、茶叶的集散地,商贾如织,“雄富冠天下”。许多大食、波斯等商人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唐代诗人们曾经用“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等诗句来形容扬州商业的盛况,时人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富商俞大娘有万石大船,水手多达数百人,船上可以长期居住,甲板上甚至有可种植的菜圃,其航行范围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年往返一次,所获利润十分可观。

  经过五代至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期,广泛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了元末明初,则出现名震全国的大苏商沈万三,其“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是当时“江南第一富家”。如今在南京城,他的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相传南京城的聚宝门(今天的中华门)也是他出资修建的。

  

  钻天洞庭 审时度势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更加发达。据说,苏松地区在明朝正德之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而四五十年后,放弃农业、经营工商业的人数增加了3倍。大量的农业、手工业产品,如粮食、生丝、蔗糖、烟草、绸缎、染料、瓷器等都涌入市场。南北两京是全国最大的都市,“四方财货骈集”,“南北商贾争赴”。苏州的绫罗纱缎“转贸四方”,自“吴阊至枫桥,列市二十里”,除有大量的绸缎之外,日用品也是应有尽有。而乾隆时期的苏州,则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区段“地值寸金”。

  洞庭商帮正是在商品经济如此繁荣的背景之下崛起的,它是太湖中洞庭东山商人和洞庭西山商人结成的商业资本集团。洞庭东、西山位于今天苏州市西南,原是太湖面积最大的两座岛屿,岛上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盛产花果等经济作物,养殖业也很发达。此外,由于东西两山位于太湖之中,环境相对独立,有如世外桃源,民风淳朴,长幼有序,一家一姓世代传承繁衍,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家族。因此,洞庭商人与著名的徽州商人一样,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其商业活动往往以家族的形式展开。洞庭东山的商人家族有王氏、翁氏、席氏、叶氏等等:西山商人家族主要有秦氏、徐氏、马氏等。

  明朝嘉靖、隆庆时期昆山名士归有光说:“洞庭商人,好为贾,往往天下所至,多有洞庭”。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也说:“洞庭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贾”,所以江湖上有“钻天洞庭”的口号。“钻天洞庭”形容洞庭商人经营范围广,商品种类众多,经商手段高明。

  总体而言,洞庭东山商人活动的范围主要在运河沿线,以经营棉布为主,重心在临清。洞庭西山商人主要活动在长江沿线,特别是荆湘一带,以经营丝绸、棉布和米粮为主,以汉口为重心。他们将苏松绸布销往长江中上游乃至内地,同时将湖广‘的米粮销往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因此当时有:“枫桥米艘日以数百皆洞庭”的说法。

  洞庭商人的商业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宗族同乡意识和家族色彩。他们以家族为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家族长期聚集在某个地方经营某种或若干种商品,经营活动的主力不是家族子弟就是乡亲邻里。同时又与其他洞庭商人家族联姻,用血缘关系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和商业活动中的信任度,保证经营的规模和资本的数量。对外,洞庭商人则利用宗族和相邻组织的力量与其他商帮展开竞争。

  洞庭商人还善于审时度势、应时而变,可以说是精而不奸。他们没有与晋商和徽商在典当业和盐业中进行竞争,而是充分利用太湖得天独厚的条件,扬长避短、以经营布帛和米粮取胜。鸦片战争之后,洞庭商人则顺应时代的变化,利用其钻天之术,将重心转移到上海,开始从事买办,经营钱庄、银行等新兴行业。可以说在明清十大商帮中,洞庭商人不是最显赫的一支,但他们却在近代成功转型,从旧式的商人转变为新时代的买办和实业家。

  他们埋头做事,低调做人,重视教育和人才,遵循“远官僚、亲商人”的古训,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实业救国”,其爱国精神仍然影响着当代的苏商。(文章代码:0924)

  

  责任编辑 王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