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你定制了吗?

买东西无需支竹现金,通过发送手机短信,银行会自动将应付的款项划走。手机支付作为新兴的费用结算方式,由于其方便性而日益受到移动运营商、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据了解,近年来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日韩等国85%以上的消费者使用手机支付,通过手机可以实现POS机支付,购买地铁车票,甚至已经可以进行移动ATM机取款。在我国,截至今年6月底,手机支付定制用户总量突破了1920万户。一个“刷手机”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所谓“手机支付”也称“移动支付”,简而言之,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其支付价值链主要由银行、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第三方)、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商家和用户等环节构成。目前手机支付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即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一定的信用。第二种是费用从手机用户的银行账户如银行卡或信用卡中扣除。

  其实,手机支付在中国也并非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06年,中国移动在上海就推出过基于NFC(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技术的手机刷卡试用服务,可惜的是,当时提供该服务的诺基亚“孤掌难鸣”,浦东八佰伴六楼体育专柜的POS机摆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问津,最后这次手机支付的试点只能“夭折”。

  2009年5月初,中国移动再次在上海展开用户招募,大规模推行手机支付,意在“让用户去麦当劳买汉堡不用带零钱”。未来中国移动用户只需携带更换了新型SIM卡的手机,就可在麦当劳、星巴克、地铁站实现手机支付,甚至还扩展到其他餐饮场所。而中国联通则与第三方联合研发,推出定制的刷公交卡手机,其方法是在手机内部植入NFC芯片,使用户在乘坐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时,直接用手机刷卡付费。

  手机缴费功能使手机从原来单一的通信工具衍生成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和账单栽体。手机电子账单和支付极大方便了市民“随时、随地、随身”完成账单支付的需求,也契合了当前IT前沿技术的“便捷、节约、环保”的发展趋势和服务理念。

  预计到2010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28.45亿元,手机支付用户总数将突破1.5亿人,到2010年NFC将成为手机标准配置之一,超过新手机总数的30%。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为手机支付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另外,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足也给手机支付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手机支付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信息安全、信用制度以及政策法规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尽管运营商已决心全力主推,但从用户立场看,对在短期内真正享受这一服务不抱希望。众多用户认为,交易的安全性、私密性和易用性是他们对手机支付最为关心的三大因素。

  首先,一旦手机与个人银行卡挂钩,一部手机将包含更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使得手机丢失和损坏造成的个人信息泄密概率和风险都远高于传统银行卡。当扣错钱或手机被抢、被偷时,用户利益如何保障?谁来保障?其次,手机机卡分离模式以及难以落实的手机实名制,都让手机支付用户的信用账户难以有效建立,这直接制约了整体手机支付信用制度的落实。而国内运营商不透明的收费模式和霸王条款,使其在用户心中留恶名己久,不少人都遭遇过莫名其妙的话费支出。一旦手机与银行卡挂钩,让用户更为担心无故的费用支出,也直接影响了用户对。手机支付”应用的信任。要想推广手机支付,运营商首先应重拾商誉。

  手机支付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只有不断改善整体信用环境,加强监督自律,才能真正推动这项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否则只能落得“叫好不叫座”。(文章代码:1809)

  责任编辑

  赵新宇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