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公费医疗”等9则

古代的公费医疗

  

  古代公费医疗在体制上的支撑点,即所谓“医在王官”,就是医药行政、医疗组织和医学教育的主导权都归政府掌握。据《周礼·天官》记载,这个制度在西周就已经确立。秦汉以来,“医在王官”的制度日益完善。到了唐宋年问,已经相当成熟。唐宋规定,凡京师百署官吏、宫廷宦官宫女、南衙卫兵、各边疆民族驻京人员等,看病服药都找太医署。除了为皇帝嫔妃、诸王公主服务外,禁军官兵的医疗也归它负责。除了京官,地方官吏吃药看病也是沾惠于这个“医在王官”的体制。仍以唐宋为例,凡州府(宋时又加上“军”一级行政设置)一级,都设有地方一级的医学院,其领导和教师既是执掌地方医药行政的医官,又是学生的导师,一般多为太医署毕业的学生。地方官吏患病,就请他们治疗。县一级没有医学院校,但也有县署机关医院。比如北宋时,县一级的官医配置是每一万户一至五人,遇缺即补。国家除包干官吏的医疗之外,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还可经常获得以皇帝名义赐给的各种时令保健防疫药物。

  

  “中彩”的来历

  

  古代有一种竞赌游戏,用木头做成五个与现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们不是六个面的正方体,而是长柱体。四个侧面有彩画,两面画着雉(即野鸡),另两面画着牛。顶的一面黑色,底的一面白色。游戏时,五个骰子一起掷,如果掷出的五个骰子的画面一样,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赢钱。“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椰出了全黑,就叫“中头彩”,自然就赢最多的钱。

  

  汉代也有兵马俑

  

  与墓葬制度联系紧密的兵马俑像,是两汉时期雕塑中的重要门类。与秦代相比较,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变为写意。它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据汉代的葬制,唯有立下特等功勋的人才能享用兵马俑陪葬,而且还要得到皇帝的恩准。专家们经过计算发现,制作一套不同样的兵马俑需9组73件不同的模具。由此可见,这项工程是多么繁琐。

  

  我国最早绘出彩色地图

  

  1973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了3幅绢帛地图,其中一幅长98厘米、宽78厘米的《驻军图》用黑、红、青三色绘成。该墓所处时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成图时间在2100年前,比过去认为最古老的托勒密地图早3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地图。

  

  宾馆的起源

  

  西汉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宾馆。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来长安的西域人逐渐增多。为此,西汉朝廷就下令在长安兴建了“蛮夷邸”,供外国使节、商人和国内少数民族的代表食宿。“蛮夷邸”实际上是国家宾馆,汉代以后分别称为“西夷邸”(南北朝)、“四方馆”(隋、唐、宋)、“会同馆”(元、明、清)。各朝代的国宾馆均按宾客的国籍或不同民族分设馆舍。古代年龄用词知多少

  现代人常不喜欢说出自己的年龄,其实,古人也不爱随意说出年龄,不过原因不同,古人不愿直说是因为数字太白,毫无韵味。幼年、少年的年龄,古人喜欢用“龆龀”、“龆龄”、“髫年”、“垂髫”……“龆”和“龀”都有“齿”字偏旁,指孩童乳牙脱落换牙之时。古代孩子蓄发,“髫”是下垂的童发以代孩子。上述说法约指10岁以前。15岁的男孩叫“束发”,是把头发梳挽到头顶上了;女孩子15岁叫“及笄”,是簪的意思,即束发插上簪子。20岁男子开始戴帽子,故称“弱冠”。30岁叫“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为“知天命”,这三个说法都来自《论语》,指30可立身独当一面,40则不再迷惑,50已通晓上天安排了。

  

  内蒙古新发现不明年代长城遗址

  

  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物站提供的消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新发现一段古长城遗址,具体年代尚待考证。据介绍,这段新发现的长城遗址初步探明总长度为11千米。长城遗址历经风雨侵蚀毁损严重,外观看上去仅仅是高于地面的一段石堆。据专家介绍,这段长城古书上没有记载,具体年代还有待考证。这段长城是乌拉特前旗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是乌拉特前旗境内继赵、秦长城之外发现的第三段长城遗址。

  

  结婚穿婚纱的起源

  

  一般人认为穿婚纱的习惯可能是从英国流传开的。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郎穿长礼服,新娘穿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衫,手持白色的花束。总之,英国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其实,穿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更早。在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花冠。尔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古代帝王的“庙号”与“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时给他们的先人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生前死后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的姓名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要。所以,商朝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目的天干来称呼,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的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取消了。(文章代码:1727)

  

  责任编辑 蒲晖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