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媒妁

媒,谋合二姓者;妁,斟酌二姓者。也说男方的媒人叫媒,女方的媒人叫妁。媒妁合用泛指媒人。除此之外,历史上媒妁又有媒官、媒氏、媒婆、媒姥、媒妇、媒妪、媒妈妈、月老、冰人、红娘、伐柯人等诸多别称。虽然上述称呼都有“谋合二姓,以成昏媾”的职能,仔细甄别便会发现,它们又传达出不尽相同的文化信息。媒官、媒氏来自官方,代封建王朝司职男女婚配之事;媒婆、媒姥、媒妇、媒妪、媒媪、媒妈妈等出自民间,是民间社会应对男女联姻的居间者:而月老、冰人、伐柯人、红娘则源自传说或典故,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婚姻的信仰与期盼。

  

  官媒

  

  官媒,又称媒官、媒氏等,是代政府管理男女婚姻之事者。文献记述,西周时始设媒官,时称“媒氏”。他们从国家领取俸禄,执行公务。其公务范围如下:“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士。”(《周礼·地官·媒氏》)

  由此看来,周时官媒的主要职能是“掌万民之判”,即司掌国民婚姻之事,具体包括;登记新生儿生辰和姓名,督促适龄男女婚配,监督彩礼数量,主管婚姻诉讼等。到春秋战国时,官媒除了司掌青年男女婚嫁外,又增加了帮助鳏夫寡妇重建家庭的职能。“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日鳏,妇人无夫日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管子·入国篇》)

  西周官媒制度的建立,影响到传统婚姻的价值判断,也影响了传统婚姻的民俗操作程序。“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私会、相从者会被人们所不耻,即便贵为国君也难越此藩篱。“鲁桓会于赢,成婚于齐,不由媒介自成其婚,史家遂以非礼贬之。”(《东周列国志》)“然而周之俗,不自为取妻。且夫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衔(自媒自卖),弊而不售;顺而不弊者,唯媒而已矣。”(《战国策·燕策》)“媒妁之言”成为传统婚姻的要件深嵌于中国伦理中,具体实施于中国传统婚俗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过程中。

  在其后的历史延续中,历朝历代虽然没有像周时那样公开设置“媒官”,但官媒的称呼并未消失。元代,“媒妁由地方长老,保送信实妇人,充官为籍”。明清时,媒官角色发生了变异,“斩绞监候妇女,秋审解勘经过地方,俱派拨官媒伴送”。此时的官媒,主要是官衙中专门承办女犯和富家女仆婚配、兼职管押女犯的女差役。正因为传统官媒角色的缺少,才有清末康有为的谏言:“国家当设媒氏之官,选秀才年老者充之,兼司教事。其男女婚姻,皆告媒氏,自具愿书,领取凭照”。

  

  媒婆

  

  自周以后,因为官府不再设置媒官一职,与官媒相对的私媒也便应运而生。虽然其后也有媒氏等称呼出现,如“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三国曹植《美女篇》),“庆传媒氏燕先贺,喜报谈家鸟先知”(唐白居易《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此时的“媒氏”已是实际意义上的私媒,而非领取俸禄、执行公务的官媒。私媒与官媒相对,是指游走于民间社会、以撮合男女婚事为业者。民间操此业者男女皆有,但以中老年妇女为多,所以才有媒婆、媒姥、媒妇、媒妪、媒媪、媒妈妈等称呼。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善于与人交流,也方便出入他人宅院。

  媒婆的出现,既适应了人们社交范围有限的现实,又应对了“无媒不成婚”的习俗惯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之常情,而这一人之常情却又被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等传统道德所约束。此时,要想结成一桩满意的姻缘,人们往往求助于论婚男和待嫁女信息的最佳持有者——媒婆。因为有着强势的社会需要,媒婆因此也成为旧时三百六十行中重要的一个行当。

  在民间,媒婆“合二姓之好”的过程被称为“说媒”或“保媒”。“说”与“保”的过程,既是一桩姻缘缔结的过程,也是媒婆展示其能力的过程。一“说”:展现了媒婆的基本素质。她们往往聪敏练达、精于世故、能说会道。“无说不成媒”、“十个媒人九个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保”:即担保,以媒婆良好的声誉做担保,体现了媒婆的基本品质。她们一般热心助人、不辞辛苦、以撮合婚事为乐。经其说合的婚姻,如果夫妻和美、儿女盈床、家和业兴,自然会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前来求助者也多,求者越多,她们掌握的信息也就越多,说起来也就更会得心应手。民间社会不乏这样的“专家”。

  因为她们说媒要往返多次,费时费力,故谢大媒也便成为常理。如何谢法,依婚嫁双方贫富而定,酬谢不一。有酬以礼金者称“媒钱”,也称“谢媒钱”:也有酬以布帛者称“媒红”,也称“说媒红”;而酬以媒人的酒宴则称“谢媒茶”。

  当然,传统社会也不乏巧言令色、以假充真、惟利是图的媒婆,她们吃了东家吃西家,骗过张家骗李家,最后给青年男女的婚姻铸就了终生的遗憾。古典小说、戏曲对其多有讽刺:“东家走,西家走,两脚奔波气常吼;牵三带四有商量,走进人家不怕狗。前街某,后家某,家家户户皆朋友,相逢先把笑颜开,惯报新闻不待叩。说也有,话也有,指长话短舒开手;一家有事百家知,何曾留下隔宿口?要骗茶,要吃酒,脸皮三寸三分厚;若还羡他说作高,拌干涎沫七八斗。”

  

  月老

  

  官媒确立了中国媒妁的基本形制,媒婆则体现了媒妁民俗的鲜活,而月老、红娘、冰人、伐柯人等则更多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期盼与追求。

  月下老人是司职姻缘之神,简称“月下老”、“月老”,典出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唐朝韦固住店时,遇一老者月下倚袋看书。韦固问老者所看何书,老者说是婚书。又问袋中装的什么,老者说是用来系夫妻脚的红绳,并称只要用红绳系上,即使是仇家、贫贱悬殊或相隔遥远也必成姻缘。韦固于是询问自己妻子的情况,老者告诉他是店北卖菜盲妇的女儿,与盲妇一样丑,今年3岁。韦固很生气,便派家奴去刺杀丑女。家奴刺伤了丑女的眉间,与韦固一起逃走。十余年后,韦固任相州参军,被刺史相中,把女儿许配给他。妻子容貌漂亮,只是眉间总贴一花钿,才知道此女即为家奴所刺丑女,被刺史收养。此即“月下老人”的由来,也是俗语“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出处。中国不少地方建有月老祠,以解人们对“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美好姻缘的期盼。

  其他如红娘、冰人、伐柯人等皆出自典故。红娘是元杂剧《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成就了一桩千古姻缘。后人以“红娘”代指良媒。冰人语出《晋书·艺术传·索紞》:孝廉令狐策有一天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索就释梦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他为人说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人称媒人为“冰人”。伐柯人由《诗经·豳风·伐柯》而来,中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旬,后以“伐柯”指作媒,而“伐柯人”则代称媒妁。

  时至今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成封建旧习,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已成社会主流风尚。随着信息传递手段的多样化、人们社会流动范围的扩大化,与传统包办婚姻相伴而存的“媒婆”渐趋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婚介所、网上交友、联谊会等全新的男女交会形式。(文章代码:1624)

  

  责任编辑 王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