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记事本”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当人们需要记录或提示备忘时,会想到使用记录本。但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则没有如此便利的书写工具。因此古人采用的记录和备忘方式,也与今人有很大的差别。

  

  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每逢朝廷举行上朝仪时,臣僚手中所持的“笏”,就具有记录和备忘录的功能。

  “笏”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源于西周时期的“圭”。圭亦称玉圭、圭璧,这是一种玉制的长条形板,上端呈圆状,下端呈方形。按照西周礼仪制度的规定,圭是帝王、诸侯在祭祀时或诸侯觐见帝王时,手中所持的“礼器”(图1右),也是帝王分封诸侯的信物。“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圭以封诸侯,故从重土。”(许慎《说文解字》)可见“圭”为两个“土”字相叠,就在于分封诸侯的形式是“分土封疆”。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下,因身份、地位的不同,帝王赐封诸侯的圭也有区别。“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命圭。”“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觐执焉,居则守之。”(《周礼·考工记·玉人》及郑玄注)这些圭的名称和大小各异,就是为了区分受封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举行祭祀、朝聘等礼仪活动时,圭实际就成为持有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自秦朝以后,“朝礼”仪式不再仅仅是臣僚觐见天子,而是君臣共商军国大事。原来“朝礼”中所持的圭,随之失去作为礼器的功能,而被象牙或竹、木制的“笏”所替代。笏,亦称朝笏,俗称手板(图2)。笏的用途,除作为上朝时显示臣僚身份外,还用于指划或记事。“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启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刘熙《释名·释书契》)“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玉藻》)若帝王有圣谕,则可以随时在笏上记录。如臣僚入朝有事上奏,还可以用于备忘录。即事先在笏上书写需上奏的事宜,届时以各提示之用。可见笏作为臣僚上朝时携带的物品,其功能和作用是记录或提示。

  笏也因官品的高下,有形制的差别。“笏,衣绯紫者以象,上诎下直;服绿者以槐木,上诎下方。其制无度,象初短而厚,俄易长阔。皇佑间,极大而差薄,其势向身微曲,谓之抱身,后复用直而中者。其木笏始亦甚厚,今则薄,又非槐。”(王得臣《麈史》)“衣绯紫”、“服绿”都是指唐朝官服的颜色。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袍,四品、五品官员穿绯色袍,六品、七品官员穿绿色袍。八品、九品官员穿青色袍。五品以上官员手持的笏为象牙制作,笏上部稍有弯曲,下部平直;六品以下官员手持的笏为槐木制作,笏的上部亦弯曲,下部呈方形。这一尽管不同品级的官员手持的笏在大小和形状上存在差异,但作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却是每位官员必备的。在以后的历史中,笏的形制又有变化,但其功能和作用始终没有改变。(图3)

  

  除用于记事和备忘外,笏也因其比较厚重,曾被用来打人。唐德宗时,原风翔陇右节度使朱洮叛唐。“太尉段秀实以笏击逆臣朱、讹不忠,反遭其祸。”(马缟《中华古今注》)

  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作为人们服饰的“绅”,有时也可以被临时用作记事。

  古时,人们穿着交领服装时,须将左右衣襟在胸前相交,再于腰际间系带,以固定衣襟,防止散开。因材料不同,带有革带、大带之分。其中大带,是丝织的腰带。系戴时,从后向前围于腰际间,然后于腹前系扣。(图4)系扣后,垂于结下的丝带就称为“绅”。“绅,大带也。”“古有革带以系配韨,而后加之大带,绅则大带之垂者也。”(许慎《说文解字》及段玉裁注)“绅”在中国古代不仅作为一种装饰,由于它是丝织物,亦可作为书写的材料。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子张就是在绅上记录下老师孔子的教诲。

  不过,绅因是古人日常的服饰,只能偶尔为应急而作为纪录之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绅”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人士的服饰和装束。因此,“绅”也与地位和权势有不解之缘。“绅士”或“士绅”,于是便成为为官者的代称。有绅和笏,而束绅者又多为文人,故“绅士”或“士绅”亦指文人学者。(图5)

  

  古代朝廷官员上朝时,必有绅和笏,故这两者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官员退朝后,笏就插在腰间的大带里。插笏于带,又称为“缙”,亦作“扌晋”。所以,“缙绅”又通常作为高官的代称。明朝以后,“缙绅”则专指曾在朝廷做官,现已退居乡间的人。(文章代码:1329)

  

  责任编辑 常汝先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