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西班牙斗牛

“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

  ——海明威

  

  西班牙斗牛中的“牛”源自非洲野牛。以其凶猛的性格、快捷的奔走著称的非洲野牛,在漫长的岁月里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有人说:“只要西班牙民族存在一天,斗牛就不会消失”。

  

  历史

  

  西班牙人与牛的关系源于距今约3.7万年前,那时,山区的猎户经常与野牛周旋,便把最熟悉的野牛形象画在岩石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班牙人逐步了解了野牛,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在饲养野牛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一套屠宰的技巧以及带有游戏性质的狩猎活动。

  西班牙斗牛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最初起源于古代宗教活动一一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开始演变这种祭神活动。18世纪以前,斗牛基本上是显示勇士杀牛的剽悍勇猛。到了18世纪中叶,国王菲利佩(Felipen)对于这项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项容易对皇室成员造成伤害的残酷运动应该被禁止。此后这一传统贵族专利从皇宫传到民间,斗牛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民族性的娱乐体育活动,风靡全国,享誉世界。尽管从动物保护的观点上看,人们对此存在争议,但是作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传统一直保留至今。

  斗牛季节是每年的3月至10月,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每逢周四和周日各举行两场斗牛。如逢节日和国家庆典,每天都可观赏。千百年来,这种人牛之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更是现代西班牙旅游业的重要项目。

  

  斗牛场

  

  隆达斗牛场是西班牙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有200多年的历史,被斗牛士们视为“圣地”,不仅因为它的德高望重,更重要的是它屹立百年累积出的权威与地位。1784年5月11日,在一片庆贺落成的欢呼声中,斗牛场内的数排座位应声倒塌,经过抢修,隔年破天荒地二度举行开幕仪式,自此,这座容纳5000个座位的斗牛场,成了斗牛士们较劲的竞技场。西班牙现行遵奉的斗牛方式,大多诞生于这座斗牛场。斗牛场为圆形的沙地,直径约80米,四周设有绿色的挡板,供斗牛士避闪之用,挡板后面是层层的看台。

  现在,西班牙有400多个斗牛场,其中可以容纳万人以上观众的斗牛场有40余个。马德里的Las Ventas斗牛场是西班牙最大的斗牛场,古罗马式的建筑壮观堂皇,可容纳2万余人。西班牙每年斗牛次数至少在5000场以上。在西班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不斗牛的节日,没有不看斗牛的地区。在这个人口不过4000万的国家里,每年都要吸引5000万的外国游客,其中不少人是专程前来观看斗牛的。

   斗牛

  

  斗牛是血统纯正的野性动物,一般选用生性暴烈的非洲纯种公牛——非洲野牛的后裔,由特殊的驯养场负责牛种培育,经过4到5年方可用于比赛。正式比赛的斗牛体重在400~500千克之间。而见习斗牛士面对的一般是200~300千克、三岁以下的公牛。在斗牛表演中,没有被斗牛士刺死的牛最终也被引入牛栏,被他人刺死。但有些地方,这类牛被当作神牛,直至其老死安葬,它们的肉是绝对不准食用的。

  西班牙斗牛和其他牛一样都是色盲,它们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没有红色和其它鲜艳的色彩。那么,为什么斗牛士总拿一块红布呢?动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斗牛士分别持黑色、白色和绿色等布站到牛的面前,结果牛的表现如见到红色一样。诠释这个问题,需要认识眼睛的结构。在哺乳动物眼睛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视觉细胞: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两种视觉细胞通过光线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杆状细胞主管暗弱光线,锥状细胞主要接受明亮光线;牛的杆状细胞很发达,而锥状细胞的数量相当少,所以在光线很暗的情况下牛也能看见东西,即“夜视眼”。因此,牛不论看到红色还是其他颜色的布,只能感觉到色泽的浓淡不一;只有摇动的物体才能使斗牛激动,激发斗志。斗牛士手中的红色斗篷,只是为了调节斗牛比赛的气氛而已。

  

  斗士

  

  在西班牙乃至整个西语世界里,斗牛士被视为英勇无畏的男子汉,备受国人的敬仰与崇拜。西班牙斗牛士一次出场的价格大约折合人民币40万~60万元不等,他们的收入比当地歌星、影星、足球明星都高,而且名誉地位也很高,深受人们的尊重。不过,长矛手、花镖手、助手一班人马都靠主斗牛士一个人供养。这个独特的人群具备勇敢、高雅、技巧、体力、敏锐、浪漫及疯狂的灵魂,他们将技术和体力、柔美和勇猛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胡安·贝尔蒙特于1914年在西班牙的斗牛史上创造了一种惊人的斗牛术:公牛向他扑来时,他几乎纹丝不动,依然优美地挥舞红色披风,引开公牛时身体刚好擦过牛角,其惊险程度令全场观众倾倒,一夜之间成为轰动性人物,被誉为“英雄”。他的这一动作便演变成了一条勇敢无畏的规则。1919年,贝尔蒙特创造了一个赛季内出场109次的斗牛记录,他的事迹被写入文学作品和拍成电影,成为家喻户晓、街谈巷议的话题。在贝尔蒙特的鼓舞下,有不少斗牛士和他们的助手死在了牛角下。统计数字表明,自18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125名主斗牛士中有45名死在斗牛场上,死亡率达35%。

  20世纪下半叶,又有一位斗牛英雄登上了舞台,他就是至今仍然健在的科尔多贝斯。他的斗牛事业开始于1959年,1965年8月,他创造了一个月内最多杀死64头公牛的记录,获得60多万美元的奖励。

  

  过程

  

  一场斗牛由3个斗牛士出场,角斗6条公牛。每位斗牛士各有一套助手班子,包括3个花镖手和2个骑马的长矛手。表演以斗牛士入场拉开序幕,两位前导身着16世纪装束,骑马首先上场,径直跑向主席台,请求主席赐给牛栏的钥匙。尔后,乐队奏起了嘹亮的斗牛士进行曲,乐曲声中3位斗牛士各自率自己的一班人马分三列同时上场。绸制的斗牛士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耀眼。他们摆着特有的姿势绕场一周,随后来到主席面前向他鞠躬致意。等斗牛士退场后,主席反手一挥,号角吹响,告示敞开牛栏大门,斗牛飞奔而出。

  斗牛过程包括引逗、长矛穿刺、上花镖及正式斗杀四个部分。

  引逗是表演的开锣戏。由于斗牛野性始发,所以由助手负责引逗,全场飞奔,消耗锐气。几个回合过去,长矛手出场,用长矛头刺扎牛背颈部,刺破血管,放血,同时为主斗牛士开一个下剑的通道。

  长矛手之后,由花镖手徒步上场,手执一对木杆制成的、饰以花色羽毛或纸、前端带有金属利钩的花镖,孤身一人站立场中,引逗公牛发起冲击。待公牛冲上来,便迅捷将花镖刺入背颈部,如果刺中,利钩会扎在牛颈背上,也起到放血作用。

  最后,手持利剑和红布的主斗牛士上场,先表演一些显示功力的引逗及闪躲动作,如胸部闪躲,让牛直线冲向自身时,腿一侧滑,牛贴身冲过,另外还有“贝罗尼卡”动作,即以红布甩向牛的面部,以激怒公牛。贝罗尼卡原是耶稣受难时为其拂面的圣女之名,因其动作的相似性,所以命名。刺杀阶段,也是斗牛的高潮。斗牛士以一把带弯头的利剑瞄准牛的颈部,既引逗牛向他冲来,也迎牛而上,冲上前把剑刺向牛的心脏。刺杀是最富有技巧的。斗牛士须将剑与眼睛齐平,踮脚,手水平下压,发力,剑入牛身后须抖腕使剑稍微左弯,以刺破心脏,致使公牛在很短的时间内应声倒地。

  

  [责任编辑 张田勘]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