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摘

历史上的“人口普查”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人口普查”对于富国强民的好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说:“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他除实施“春日书比、夏日月程、秋日大稽,与民数得亡”的常态人口统计以外,还非常注意查明人口素质,如每个农民能够提供多少人的口粮,有专门技能的人有多少,不务正业寻欢作乐的有多少,甚至鳏夫、寡妇、病人等有多少,都要一一登记在册。与他相仿的是秦国宰相商鞅,他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他们明国情知国力,从而使齐国和秦国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报行为呢?隋初实行“输籍法”和“大索貌阅”,堂兄弟以下必须分立户籍,政府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如所报不实,责任人要受罚流放远方。其时还把户籍制和科举制结合起来,按照地域人口来分配考试名额。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康熙、雍正先后下诏把丁税并入田赋,以后增加人口永不加赋,长期因逃税而隐瞒的人口逐步报实,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总数达14341万人。

  

  国外人口普查妙招

  

  据了解,在2010年普查周期中,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人口普查,将覆盖全球99%以上的人口。

  蒙古:发放现金争取民众配合

  蒙古国为争取国民对人口普查工作的配合,决定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以非现金和现金方式向全国每位公民发放150万图格里克(约合7500元人民币),相当于蒙古国最低月薪标准的15倍。

  

  美国:GPS定位家庭住址

  

  美国的人口普查问卷上只有10个简单的问题,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短的人口普查问卷,大概花10分钟就可以填好:另外,在今年的人口普查中,美国政府还引入了高科技手段。在普查表格寄出之前,政府已经派人口普查员使用手持全球定位仪对全美家庭住址重新登记。

  

  印度:借机了解互联网普及程度

  

  截至目前,印度还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系统。此次人口普查将增加脸部和指纹数据,并以此为每位公民发放专用身份证号码。此外,印度目前拥有手机以及上网的人数量激增,政府决定把这些项目列入人口普查中,以了解全国移动电话网、互联网普及程度。

  

  “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不久前建立了一套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包括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人居环境、生态代谢网络建设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指标包括:生态用水占用率一般应低于35%: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一般应不低于建设用地的两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一般不低于10%,强热岛效应地区(温差超过2℃)面积率一般不超过10%1本地物种比例一般不低于65%等等。

  理想的人居环境包括: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城区人均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等。

  一个生态良好的城市少不了健全的代谢系统,包括本地食品生产和消费占城市总生产和消费需求的百分比不低于50%,高效率的污水处理和节水设施,70%的生活垃圾在社区就地减量化和资源化等具体指标。

  

  教师的由来

  

  古代把在学校中任职的军官称为师。西周立国后,为了加强军事力量,力求贵族子弟都成为能征善战的勇士,统治者便开始创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会贵族子弟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其次是传授贵族子弟文化知识。由于这个缘故,西周初,学校教师都由高级军官担任。这些军官在任教时,虽官职未变,但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教育的发展,文官任教逐渐增多,当教师成了一种职业。人们沿袭过去的习惯,同样称他们“师”。由于其职业主要是传授文化知识,而“教”又是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故后来人们逐渐把“教”与“师”组成一个词来使用,“教师”一词从而成为传道授业者的美称。

  

  水稻种植源于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最近在浙江龙游发现的距今9千年的青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对此又添新证。它充分证明浙江的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发祥地,而且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稻作农业文明发祥地。考古工作者还在其中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把中国稻作文明的时间表由过去河姆渡文化的7千年提前到了1万年。

  

  藏书楼为何称“阁”?

  

  古代收藏图书的房子,多称“阁”,著名的有文渊阁、天一阁等。“阁”本义指门开后插在两旁用来固定门扇的长木桩。后引申出“置放”的字义。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解释说:“凡止而不行皆谓之阁。”图书进入藏书楼,是为了保藏,处于搁置不动的状态,故此类建筑物多称为“阁”。

  

  书籍装潢溯源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人多用纸抄写书籍。抄书的人,往往费时数月以至数年才抄完一本书。可是,如果收藏得不好,书虫(蠹鱼)就会把书蛀得满是虫口,十分可恼。于是商人又发明了防治书虫的办法,把黄柏捣烂煮出汁液,染在书纸上,就可以避免书虫蛀咬。因为黄柏有治蛀虫的功能。用黄纸写经,其理亦近于避虫。古人染书是先写后染的。染书称为“人潢”(潢作染纸解)。古人抄书和染书是分工的,染书匠是专业的,但当时不叫染书匠,而称作“装潢匠”。书经装潢匠染过,都写了装潢匠的姓名,以示负责。至于把裱背说成是装潢,那是后来的事情了。(文章代码:102027)

  

  文稿 李莉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