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谣谶”

历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令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不一而足。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日:信仰使然。

  

  谣谶之信

  

  《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糜(yan)弧箕服,实亡周国。”(直译为: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述了上自公元前947年,下至公元前453年各诸侯国的历史事件。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史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云战国初期。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

  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一是相信语言的神秘力量。这一现象在中国文化中俯拾皆是,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后世“招魂”的呼唤辞、婚礼上的撒帐歌、祭灶的祷告辞等等。二是相信已知或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之上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后世“喜鹊噪好事到”的民俗认知也是这种思维的表现。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

  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土、木、金、火、水五德循环兴替,德是属性)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董仲舒治春秋公羊,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汉书》)。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诫。“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所谓谶纬,是古代谶书与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两汉谶纬之学由于皇帝的偏爱曾经盛极一时:“汉自武帝颇好方术,天下怀协道艺之士,莫不负策抿掌,顺风而届焉。后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趋时宜者,皆驰骋穿凿,争谈之也。”自魏晋而后,虽然谶纬之术屡遭禁绝,谶纬之学渐趋势微,但谶纬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却成了驱之不散的幽灵。

  

  谣谶之谣

  

  既名谣谶,有谣才有谶。何谓谣?古人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日谣”,“徒歌谓之谣”。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谣乃抒情这意之物: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除此而外,在古人的认识中,谣还有“辨妖祥”的作用。“风听胪(lu:传语)言于市,辨妖祥于谣。”意为听百姓的谈话,可以明政治得失;闻民歌童歌,可以知吉凶预兆。

  事实上,最有可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左传》杜预注更直言童谣的鉴戒作用:“童龀(chen)之子,未有念虑之感,而会成嬉戏之言,似或有凭者,其言或中或否,博览之士,能惧思之人,兼而志之,以为鉴戒,以为将来之验,有益于世教。”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戏……吉凶之应,随其象告。”意思是说,五星早出晚出或失其位次,其精华降临到大地上,化为人形。其中荧惑星(火星,之所以名“荧惑”,取“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

  《晋书·志第十八》里还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三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年间,一群小儿聚在一起嬉戏玩耍,忽然有个奇异的小儿来到中间,唱起了?三公锄,司马如”的歌,唱过之后又说“我不是人,是荧惑星”,之后,升到天上。大家再看时,他好像拖着_条白色的丝带,顷刻间就消失了。这件事过后的第4年,蜀国灭亡了;又过了6年,魏国皇帝被废;21年后,孙吴国灭。这就是“三公锄”的谶言,而最终全部归于晋国司马一家,应验了“司马如”的事实。

  

  谣谶之谶

  

  日本学者中根淑认为:“支那周宣王时童女歌,厌弧箕服,实亡周国,为童谣之起源……其歌皆咏当时事实,寄兴他物,隐晦其词,后世之人鲜能会解。故童谣云者,殆当世有心人之作,流行于世,刷至为童子之所歌者耳。”历史记述同样也印证了这一点: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

  当然,在诸多谣谶之中,也不乏后世人们穿凿附会的作品。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一解,“三户“乃指楚国屈、景、昭三大姓氏;又解,楚人怨秦,虽三户足以亡秦;三解,亡秦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三户水(今河北临漳西)一带。当然,历史最终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从内容上看,谣谶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前者如西汉威帝时的童谣:“燕燕,尾涎涎(tingting,光泽貌也);,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失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代指豪门)。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这首童谣直译为:燕儿燕儿,尾巴漂亮,假冒张公子的皇帝,时常跑来把她看望,终于从木门飞入宫殿,啄杀皇孙;皇孙已死,燕儿啄矢。童谣以燕子为题,影射了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自寒贱而这显贵,由盛而衰,到最后死亡的人生经历。赵本是宫人,得成帝宠幸后,被立为皇后,后由于赵“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被贬为庶人,自杀身亡。

  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了。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如《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述的《卜偃引童谣》(卜偃,即以“偃”为名的占卜者):“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鹑之贲贵,天策焯焯,火中成军,虢公其奔。”童谣直译为:丙子目的清晨,龙尾星被日光夺照,军服威武美好,是夺取虢国的旗号;鹑火星闪亮耀眼,天策星暗淡无光,鹑火星下勒马整旅,虢公将会逃走。童谣预言了历史上有名的“假途灭虢”的故事:晋献公为取崤函要地,以美女、骏马贿赂虞国国君。虞国国君贪图小利,一意孤行,两次借道给晋国。晋国在灭掉虢国后,移师途中把虞国也给灭了。这首童谣表面上预言了晋灭虢国的事实,但也不无晋献公借童谣为其侵略行径寻找口实的嫌疑。

  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上世纪末,在日本人五岛勉《大预言》等所谓“世纪预言”的蛊惑下,有人对“世纪末人类将遭浩劫”的预言将信将疑;今年年初以来,有人在观看了罗兰·艾默里克执导的惊悚片《2012》后,又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等等。我们不敢确定上述的疑虑与困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文章代码:101628)

  【责任编辑】王凯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