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动”西南:成因和警示

“一涝一条线,一旱一大片”。自古以来,干旱因其延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伴随饥荒等特点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我国,干旱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种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09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就有3个事件与干旱有关,分别是“30年罕见秋冬连旱突袭北方冬麦区”、“50年来最严重春旱困扰黑龙江、内蒙古等地”、“50年罕见秋旱灼伤南方大地”。“在2009年秋到2010年春,一场持续时间极长的干旱再次袭击了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

  

  西南旱之殇

  

  干旱灾害是中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以上。干旱的频繁发生,会造成沙尘暴肆虐、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原退化严重、天然水域缩小、河道断流、水资源锐减、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等,致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干旱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土壤和地下水的盐碱化、淡水生态系统污染加剧、动植物品种的区域性灭绝等。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去年秋天以来,由于西南气流偏弱、水汽输送少,酿成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严重旱灾。云南大部分地区干旱等级升至100年以上一遇,贵州为80年一遇,广西为50年一遇,四川的西南山地为50年一遇。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7~9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

  关于这次旱灾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高温少雨是干旱的直接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靠天吃饭和水利失修导致水资源匮乏。

  

  高温少雨是直接诱因

  

  翻开去年秋天以来的气象记录不难发现,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一直处于雨水偏少状态,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雨水最少的一次。截止3月末,云南降水只有173毫米,贵州只有175毫米,比常年降水量偏少一半以上。长时间的降水量偏少造成云南、贵州和广西西北部出现严重干旱,有些地方达到特旱等级。同时,云南等地整个冬季的平均温度为1950年以来最高。持续偏少的降水、持续偏高的温度,必然导致水分蒸发量大、土壤失墒严重等现象的出现,从而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湿两季交替明显,每年的5到9月是湿季,从10月份到来年4月是干季。一般来说,湿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所以一旦湿季的降水量不足,就容易导致整年的干旱。在去年湿季时,降水量就偏少,只是在5到7月份有少量降水,8月份以后就基本没有降水,雨季提前结束。从整个大的气候变化背景来看,从2000年年初到现在,云南、贵州等地一直处于降水偏少、温度偏高的气候背景下,最近几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只不过去年底到今年初,情况更加严重了。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的影响

  除了上面这条最重要的因素外,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也是导致西南干旱的重要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区域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尤其是2001~2006年,云南区域气温增幅达到0.64℃,升温幅度要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与此对应的是,云南区域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夏季降水明显减少。

  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全球、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与云南四季降水量的关系发现,全球、北半球平均气温升高不利于云南夏季、秋季及年降水量的增加,这与实际降水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偏冷期的秋季、夏季和年降水量比偏暖期多,而且这种差异十分明显。这些研究都充分证明,气候变暖导致云南降雨减少。

  再看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系西班牙语,意为“圣婴”。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偏东风(人们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西部年平均海温约为29℃。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太平洋西侧海温下降,东侧海温上升,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常会使全球气候“乱套”,它已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祸首”。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不可忽视。去年6月份以来,中东太平洋海水一直增温,处于厄尔尼诺状态,致使我国东部降水较多。这种海温异常使印度季风减弱,导致西南干旱发生。因为云南属于季风气候,一旦季风无法到达,就会造成干旱。加之由于高气压天气系统——“青藏高压”今年过于强大,且向下向东延伸,使孟加拉湾水汽无法输送到云南地区。云南的多山地形和“焚风效应”又加剧了干旱程度。与之相反,热带水汽明显减少,由南方进入到西南的水汽也就偏少。

  

  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水资源困乏

  

  其实,云南本来属于“水资源大省”,其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但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只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却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坝区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云南成为水资源贫乏省。

  我国西南很多地区主要以喀斯特地貌、山区为主。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相似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由于人们不断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土层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生长任何植物的石块。

  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74万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石漠化面积达10.5万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4.2%,其中云南省的石漠化面积为2.8万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在这些区域内,山坡上没有水,只在山沟里才有水,所以当旱情出现时,取水非常困难。目前云南地表水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旦石漠化加剧,地表将会彻底丧失本来就不多的储水功能,造成的结果是更多的地方开始缺水。

  尽管特殊的地貌容易让水流失,但对于云南的几条干流来说,水资源却是非常丰富的。按理说,生活在这些干流流域的居民不应该缺水,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即便是在怒江、元江、澜沧江、金沙江、南盘江等低海拔流域,依然存在严重的干旱。原来,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气候特征一“干热河谷”。这是一种由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局部小气候综合形成的产物,这种气候特征的出现,说明了地理环境条件对地方气候和水热平衡状况的剧烈影响。

  之所以叫做干热河谷,重点是在“干热”两字上。当这些地区的水汽凝结时,引起热量释放和水汽含量降低,并使空气温度增加。在地形封闭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干热影响而过度损耗,这里的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缺水使大面积的土地荒芜,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积丧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人们常常会忽略河谷地区的干热效应,而事实证明,这些地区的缺水程度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不仅如此,一旦形成了干热河谷气候,常常会伴随着另外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焚风。焚风是气流越过高山后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换句话说,当空气从海拔4000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6℃以上,凉爽的气候顿时会热起来。云南的河谷地带则具有形成焚风的有利条件。

  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即便是云南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几条干流和几大湖泊,目前的情况也不乐观。2月份以来,迪庆香格里拉境内,长江上游的金沙江许多水域的江面显著变窄,平常宽200~500米的江面目前还不到50~100米:往年深达四五十米的珠江源也因蒸发量大等原因导致水位下降,部分河段已经干涸见底。缺失了水源地的供给,干旱自然会发生。

  

  靠天吃饭和“啃”老的水利

  

  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弊端。表现在水利上,就是吃老本。云南小型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结果全省有1/4的乡镇政府驻地饮水困难。比小型水库规模还要小的一些地方水塘,不仅缺乏资金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导致在干旱袭来之时比小型水库更快枯竭。对于那些群众自发挖掘的小水窖,在没有水源补充的情况下,更是毫无抵抗旱情的能力。目前在用的大型水库、储水坝基本上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超期服役严重。库容量由于淤积而急剧减少,遇涝时分洪能力差,遇旱时储水量不足。特别是在大面积干旱到来之时更是捉襟见肘。

  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地方大量砍伐原生态林,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涵水能力大幅下降。另外,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近年来密集上马,也对流域生态带来一定破坏。

  

  玛雅文明终止的干旱警示

  

  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玛雅文明在物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很大成就。关于玛雅文明的消失,专家们有各种说法,但玛雅文明的消失,绝不可能只是一种成因的单独作用,农民起义、人口骤降、资源匮乏、地力衰竭、环境恶化、丛林侵蚀等因素都可能发生作用。

  据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促使玛雅文明没落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干旱,而且这种干旱具有某种时间规律性,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关。事实上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动幅度大约仅有1%,但却足以造成玛雅文明的心脏地带——尤卡坦半岛发生严重的干旱。从北尤卡坦奇强卡纳普湖采集而来的沉积物中,科学家发现高浓度硫酸钙沉积层周而复始地出现,硫酸钙的成因是大量的水分从地表蒸发后留下的,相隔的时间大约为200年,也就是说大约200年左右,尤卡坦半岛上会出现一次严重的干旱,这与目前已知的太阳活动的周期长度为206年非常吻合。科学家将玛雅文明的发展与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起研究比较发现,每次遇到干旱发生,玛雅社会文明的发展便有趋缓的现象。而玛雅人又是非常依赖降雨以及地表水源生活的,长期严重的干旱足以使他们的文明中断并最终灭亡。科学家使用氧的同位素和石膏作为指示气候变化的物质,“读”出了1000年前玛雅时代降雨量的变化,发现只要遇到“世纪干旱”,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玛雅人勉强撑过了前两次干旱危机,但当第三次大旱降临时,玛雅人被彻底击垮了。玛雅文明的终止应该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前车之鉴。

  (文章代码:100902)

  【责任编辑】 赵 菲

  

  相关链接1 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

  

  气象干旱就是使用气象资料、气象要素、气象变量来表述干旱的程度,主要是从引起干旱的气象条件来分析和表述干旱,主要是运用降水量、气温等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来衡量,比如持续少雨降水少,气温一直偏高会增加蒸发量,蒸发量增加也会致使当地水资源流失,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时候干旱也就发生了。对于一个地区,“旱”与“非旱”往往是针对气候平均状况而言。

  农业干旱更贴近于使用农业方面的要素来表述,与农作物、农业生产等有关,重点利用土壤相对湿度判断干旱程度。由于土壤水分亏缺而引起农作物体内水分失衡,影响作物正常发育,就产生了农业干旱。

  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并不完全对应,气象干旱的发生不必然导致农业干旱,但一般来说,农业干旱发生了一定有气象干旱的因素在内。

  农业干旱跟农作物本身有很大关系,长时间没有降水,在气象条件上已经达到了干旱的条件,但若抗旱措施较好,农作物本身有灌溉并不缺水,不能成为农业干旱,还有农作物本身若是抗旱品种,虽然已经形成气象干旱,但并不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枯萎等情况,农业干旱并不严重或是不表现为干旱。但发生了农业干旱,一般都是在发生了气象干旱的条件下。

  

  相关链接2 中国历史上的旱灾

  

  我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他文物史料中。公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曾经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要数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4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北方5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大旱不仅使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而且“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1000万以上。由于这次大旱以1877年、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又因河南、山西旱情最重,又称“晋豫奇荒”、“晋豫大饥”。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